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出生率,平均壽命,生活水平和社會結構
送交者: jingchen 2018年08月10日07:19:02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出生率,平均壽命,生活水平和社會結構

 

生態學理論對動物的生育率和其它幾個基本因素的關係,象個體壽命,資源消耗,有系統的了解。這些知識都適用於人類社會。同時,我們對人口的分布和生育率有極其詳盡的統計。從純研究角度,人口學相對簡單。但是,人口學問題牽涉到各個集團之間巨大的利益分配,使得客觀的研究非常困難。由於利益集團的限制,生物學和經濟現象中的普遍規律,在社會理論的分析中,倍受排斥。很多社會科學中的研究,忽略了人是動物這個基本事實。

 

我們以經濟政策和出生率的關係為例。大家都明白高稅收,高房價對生育率壓抑巨大,但高稅收,高房價是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學術界的支出大部分源於政府收入,所以,大部分研究人員不願意強調高稅收,高房價對生育率的壓倒性影響,反而把精力集中在所謂的鼓勵生育的政策上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用於鼓勵生育的資源,都出自民眾,經過多個過程,中間消耗巨大。鼓勵生育的政策,不如減輕民眾的稅收和其它負擔有效。但是,鼓勵生育的政策,體現了政府的政績,是政府更願意採納的。從研究者的角度,鼓勵生育的政策可以千變萬化,給研究人員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和經費。如果政府不干預人口出生的過程,人口學家的工作機會將減少很多。因此,人口學家,以及大多數研究人員,都提倡政府積極干預社會。而政府功能的增強,必然增加稅收,降低出生率。

 

我們將討論中國人口和社會的遠景,然後考慮出生率和平均壽命,生活水平及社會結構的關係。

 

中國人口和社會的遠景

 

中國實行限制生育的政策, 已經半個多世紀了。即使將來取消限制生育的政策,由於高稅收,高房價,生育率也很難上升。但這種遠景並沒有引起足夠人的注意。

 

有人認為, 等中國人少了, 人口政策放鬆了,生育率自然上升. 這些人似乎沒有看到,那些低生育率的社會,有很多鼓勵生育的政策, 也沒有什麼效果. 一個社會資源的分配,是由社會內部成員的權力決定的. 在一個低生育率的社會, 老人的比例很高, 資源的分配自然傾向老人. 而且年輕人,中年人會變老, 老人 不會變成年輕人, 所以老人希望得到的資源, 中年人一般不會反對, 而年輕人希望得到的資源, 很難得到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支持. 隨着時間的推移, 年輕人能夠得到的資源, 包括養育孩子的資源, 越來越少, 而年輕人的社會負擔越來越重, 使得年輕人的生育願望持續低落. 所以在生育率長期低落, 已經造成人口老化的國家, 生育率很難再回升到替代率. 當然大家都明白長期低生育率對一個國家災難性的影響, 政府常常出台一些鼓勵生育的政策,以表明政府對國家遠景負責任的態度, 但這些政策不可能超越權力對資源分配的制約,結果大部分是杯水車薪, 無濟於事. 

在國內, 隨着年輕人的比例逐漸降低, 他們的社會地位也逐漸降低. 現在有一個流行的詞語叫啃老族, 如果少數人啃老, 可能是這些人自己的原因, 但啃老族成為一個社會現象, 則表明年輕一代整體的無奈.還有一個流行的詞語叫拼爹, 這也表明年輕人個人的努力已經變得微不足道. 將來年輕人的比例會更低, 他們的生活也會更困難,如果年輕人自己養不活自己, 怎麼指望他們養孩子呢? 

提倡限制生育的人往往指出,人口數量不是社會強大的決定因素。確實如此,人口結構往往是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假設有兩組人,第一組是一胎制的社會,有一百六十個老年人,八十個中年人,四十個年輕人,第二組是人口快速增長的社會,有十個老年人,二十個中年人,四十個年輕人, 哪一組人更有競爭力?第一組的人比第二組的人多四倍,但大多數是老人,很少人會認為第一組人更有競爭力,也就是說,人口數量不是社會強大的決定因素。是否第一組和第二組有相同的競爭力呢?畢竟兩組有同樣數量的年輕人. 也不是,在第一組中,老年人占大多數,老年人的問題和利益是這個社會的主要考慮,他們更多關心的是短期的穩定和生活的安逸;而在第二組中,年輕人占大多數,父祖的成功給了他們自信,他們也需要為更多的後代爭取足夠的資源,所以他們具有強烈的開拓和進取精神,更多考慮子孫後代的遠景。限制生育的政策, 不僅僅減少了人口數量, 更破壞了人口結構, 降低了人口素質. 

人類的歷史, 就是高生育率社會不斷取代低生育率社會的過程. 幾百年前, 歐洲移民登上美洲大陸, 他們的平均生育率在十左右. 幾代人的時間, 歐洲移民就取代了本土印地安人. 今天的歐洲人養尊處優, 不肯生養, 也會在幾代人的時間, 被多子多孫的穆斯林移民取代. 中國目前的一胎政策, 就是把中國人推到被取代的位置. 有的人覺得中國人多, 不可能被取代, 當年美洲大陸有上億印地安人, 才幾個歐洲移民?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社會, 一旦其生育率長期低迷, 它的衰亡就為期不遠了. 當日本在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經濟突飛猛進的時候, 很多人讚美日本企業追求完美的精神,政府和企業精誠合作的系統,很少人注意到日本的生育率在六十年代末已經跌到替代率以下. 直到最近十幾年, 經濟持續不景氣, 主流媒體才發現, 日本年輕勞力不斷減少,老齡化日趨嚴重,但至今沒有任何人,任何組織能夠逆轉生育率低迷和經濟持續不景的惡性循環.

 

出生率和平均壽命的關係

 

不斷有研究人員聲稱,隨着醫療科學的進展,將來人類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一百歲,兩百歲,甚至永遠活下去。最有代表性的是庫茨魏爾的觀點,他認為,人類可以利用納米機器人進入人體,十幾年內,技術的進步使得納米機器人可以摧毀病原體,清除雜物,糾正DNA錯誤,逆轉衰老過程,使人得以永生。


我們來看看汽車的壽命。從個體而言,一輛汽車,通過不斷更換零件,可以用一千年,但是越到後來,維護成本越高,假如一輛舊車的維護成本高於購買新車,大多數人會選擇購買新車。儘管個體而言,汽車壽命可以無限延長,但汽車的平均壽命,很難超過三十年。


生態學中有一條規律,壽命越長的動物,往往出生率越低,這可以用資源的分配來理解,花在自己身上的資源越多,壽命就越長,同時花在下一代身上的資源越少,出生率越低。如果平均出生率低於二,這個社群一定會消亡的。


我們來看一下平均壽命最高的20個國家,除了以色列,其他國家的出生率都低於二,也就是說,這些高平均壽命的社會是逐漸衰亡的社會。目前最高平均壽命的國家,其平均壽命低於85歲。如果一個平均壽命85歲的社會,由於花太多資源維護老年人的生活,青年人的資源少了,出生率只有1.5,而另一個平均壽命75歲的社會,由於分配給青年人的資源多,出生率為2.5,長此以往,平均壽命為75歲的社會會取代平均壽命為85歲的社會。這就是為什麼生物的平均壽命不會無限延長.


由此推斷,將來整個人類的平均壽命,不管醫療科學如何進步,上限不會高於85歲。那些平均生育率已經低於二的社會,如果仍然耗費資源來提高平均壽命,只能加速這些社會的衰亡。

 

出生率和生活水平的關係

 

出生率和生活水平也有類似的關係。生態學中有一條規律,動物越大,往往出生率越低,花在每個後代的資源越多,個體越大,很難讓很多的後代分享資源,出生率越低。漢語裡,有一個很直觀的詞語表達了出生率和生活水平的關係: 華而不實。

 

華是開花的意思, 實是結果的意思. 華而不實, 就是光開花,不結果. 說一個人華而不實, 他會很不高興. 但我們花很多精力在工作,社交上,花很多錢買房買車, 卻不願生孩子, 這是不是一種華而不實的生活? 政府拼命追求GDP 的增長, 如果某個季度GDP下降,方方面面都很緊張,想方設法使GDP重新增長,然而生育率長期低迷卻少有實質性的行動,有的政府,甚至限制生育來促進經濟發展,這是不是華而不實的政策?


當植物完成了授粉以後,就卸下了美麗然而昂貴的花朵,專注培養下一代,是謂春華秋實。人們求偶的時候,自然會全力展現自己的風采。當我們求得佳偶歸,是否也能一樣遠離繁華,浮華的昂貴生活,過着樸實,充實的生活,這是人生的春華秋實。

 

出生率和社會結構的關係

 

政府機構, 和任何別的機構一樣,希望增加自己的收入.政府最重要的收入是稅收,所以政府會盡一切方法增加稅收來源.讓我們比較一下傳統家庭和現代家庭的稅收.一個傳統家庭,太太在家操持家務,工作很辛苦,但沒有現金收入,不需要繳稅.而現代家庭,太太大多在外工作,有現金收入,需要繳稅.

 

我們設想一下,兩家人,張家和李家,在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稅收狀況.在傳統社會,張太太自己帶孩子,自己給全家做飯,李太太自己帶孩子,自己給全家做飯,兩人都不需要交稅.在現代社會,張太太 開了一家餐館, 李太太開了一家幼兒園. 張家把孩子送到李氏幼兒園,要交學費, 李家到張氏餐館吃飯,要交飯錢.企業要交營業稅,顧客要交銷售稅.一個社會金錢交易越多,政府的稅收也越高.所以,政府會採取很多措施使太太走出家庭,到外面工作. 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弱化家庭的關係.

 

過去,離婚在大部分地方是很難的. 太太可以放心在家生養孩子. 而現代社會離婚很容易,太太們不得不在外面找一份有薪水的工作,以防止家庭的變故,很多人乾脆就不結婚了.職業女性的大量增加,極大的增加了社會的現金流量,增加了政府的稅收.但生兒育女本身就比全職工作還忙,當一個女人不得不外出打工,只能減少孩子的數量.在一個強勢政府,弱勢家庭的社會,生育率必然低下,儘管這個政府可能也鼓勵生育.

 

在一個子女眾多,家庭關繫緊密的社會,家庭在大多數事情上自給自足,對外部產品和服務的依賴程度低,政府的收稅能力低,干預人們生活的能力也低.一旦一個社會的生育率低到一定程度,家庭規模縮小,對外部產品和服務的依賴程度增加,隨着商品活動的增加,政府的收稅能力增強,干預人們生活的能力隨之增強,導致家庭和社區功能進一步弱化,生育率進一步降低.一個民族和國家,一旦陷入低生育率,強勢政府的惡性循環,很難逃脫衰亡的命運.

 

在當前強勢政府, 弱勢家庭的環境下, 作為普通人, 我們能做些什麼呢?最重要的,每個家庭,夫妻兩人,一個人在外打工就夠了.我們每生產一百元的產品,大約有六十元以各種稅收和費用的方式給了政府,企業利潤二十元,到自己手裡的大約只有二十元.也就是說,我們辛辛苦苦的勞作,大約百分之二十幫到了自己的家.如果我們在家裡打理,我們的辛勞,百分之百是為自己家付出.這就是為什麼傳統社會,一家能養四,五個孩子, 而現代社會, 一家只能負擔一,兩個孩子. 很多人說,男人靠不住,還是自己有份工作安全。是的,男人可能靠不住,但世界上任何高回報的投資,都有高風險。西方國家為什麼這麼死氣沉沉,就是因為風險太低,於是人們坐過山車,外出探險,因為日常生活中,風險實在太少。與其象沒頭蒼蠅一樣,到處在外面尋找風險,還不如在家裡承擔風險。

 

目前, 大多數關注人口問題的文章, 寄希望於政府的作為. 但政府愈強勢, 稅收越高 ,處於育齡的夫婦的負擔就越重,就越沒有能力生孩子.一個人如果真正關心人口問題,就應該把重心由政府轉向家庭和社區,特別是應該從自己做起,多生幾個孩子,或者出力幫子女和朋友多生幾個孩子. 從理論角度,把重心由政府轉向家庭和社區,降低了固定成本,而低固定成本的生物和社會系統,生育率都較高。

 

 

人口學研究,社會生物學與社會

上面的分析,從生態學角度很容易理解。那為什麼人口學的研究這麼艱難?這要從當前的社會環境考慮。

 

1859年11月24號,英國出版了一本書,當天搶售一空。這是一本什麼暢銷書?這本書的書名叫《物種起源》,是一本生物書。一本生物書, 怎麼會引起社會這麼大興趣?當時大英帝國人口迅速增加,領土迅速擴張,所到之處,英國人就占了當地人的土地,有時還把當地人給滅了。這些事情聽起來好像不總是很光彩。《物種起源》告訴大家,競爭和自然選擇是改善物種的唯一方法。所以,英國人和歐洲人的全球擴張,不是為了一己之私, 而是為了改善整個人類。順便說一句,達爾文,《物種起源》的作者, 有十個孩子。


一百多年後, 在1960, 1970年代, 有幾個研究人員把自然選擇的概念建立在基因的基礎上,從而使進化論的概念更加清晰, 這門新學科叫做社會生物學。但這門新學科並沒有象自然選擇理論出現那樣受到大眾的歡迎, 相反,社會生物學經常被斥為社會達爾文主義,頻遭抗議。


為什麼一百多年前,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被主流社會熱情擁抱, 而一百多年後,進一步闡述自然選擇理論的社會生物學卻為主流社會所排斥?這主要是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一百多年前,歐洲人的生育率極高,人口急劇膨脹, 自然選擇理論給了他們道德制高點,因而受到熱烈追捧。一百多年後,主流社會的生育率跌到替代水平之下。 一個把自然選擇講得更清晰的理論, 讓主流社會極為尷尬。所以,社會科學理論的研究者,對社會生物學極為抵制,誰敢把自然選擇的思想應用到人類社會, 就會被扣上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帽子。


半個世紀過去了, 社會生物學作為一個單獨的研究領域, 成果纍纍, 但是早期研究者希望改變社會科學基礎的目標, 仍然遙遙無期。 過去幾個年代, 西方主流社會的生育率持續低迷, 而穆斯林的人口快速增加, 自然選擇這個詞, 在西方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也變得越來越敏感。科學研究是社會的一部分,它的狀態和發展, 與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同樣一個民族, 當它的生育率很高,  對新思想會非常寬容, 而人口老化後, 思想也變得僵化.


結束語:大道至簡


家裡面,重要的,經常需要的東西,會放在很容易看到的地方,以便隨時拿到,不常用的東西,會存在比較偏遠的倉庫里。


腦子裡面,重要的,經常需要的信息,會放在很容易提取的地方,以便隨時得到,不常用的信息,會存在比較偏遠的地方。


大道,就是重要的道理,必然會在腦子裡很容易得到的地方,必然是以最簡單的形式表達,必然不需要複雜的解釋,推理。換言之,大道至簡!


所有的生物,必須有後代,才能代代相傳。生兒育女,就是最重要的大道。這是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明白的。根本不需要人口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還有各種學家的指點。但為什麼這個世界上居然有政府強力限制生育,還有這麼多專家,學者,洋洋灑灑著作等身,來證明限制生育的合理性?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社會,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社會。


越是複雜的社會,人和人之間的利益越不一致。政府希望子民花更多時間為官僚積累更多的財富,而不是分散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孩子數量的急劇下降,即將轉化為勞動力數量的急劇下降,政府的政策開始放鬆,但在一胎化的社會,大部分家庭夫妻倆都工作,覺得很難要兩個孩子,於是希望政府制訂相關政策,減輕生孩子職工的負擔。複雜的政府政策,會奏效嗎?


西方國家有極其複雜,極其慷慨的各種生育政策,西方國家也是生育率最低的地方。為什麼?羊毛出在羊身上,政策越複雜,越"完善",中間的消耗就越多,年輕人得到的資源就越少。


大道至簡。簡單的生活,是社會永保青春的保證,任何尋求政府政策的保護,最終會被複雜的政府所束縛,所窒息。


縱觀歷史長河,沒有一個低生育率的種群,能夠長久成功,所有成功的種群,都源於高生育率。這本是極簡單的道理,被很多專家研究得越來越複雜。如果你想生孩子,就生下來再說,不要那麼多深思熟慮,那麼多深謀遠慮,那麼多高瞻遠矚。很多人都在深謀遠慮中耗掉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