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 量子技術中美主導 日本可左右 |
送交者: 有哲 2021年03月18日11:18:23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1127 《外媒 量子技術中美主導 日本可左右》 以下為轉貼文: —————————————————————— 量子技術:中美各擅勝場 日本左右雙雄斗? www.creaders.net | 2021-03-16 08:19:17 日經中文網 |
美國的政權更迭,圍繞尖端技術的中美主導權競爭進入新局面。焦點之一是影響中長期產業競爭力和安全保障的量子技術。美國在廣泛科技領域走在世界的前端,但在量子技術領域,很難說處於優勢。對拜登政權來說,與日本的合作似乎也許會成為選擇。 “為了維持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必須進行再投資,再一次領先”,拜登政權3月3日發布的安保戰略暫行方針這樣表示,指出量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AI)將對經濟、軍事、就業和貧富差距問題廣泛產生影響,強調了美國將掌握主導權的態度。 中國也毫不讓步。3月5日在始於2021年的五年計劃中提出,將政府和社會的研發費用年平均增加7%以上,AI、半導體與量子技術被列為重點對象之一。 作為新一代計算機的量子計算機不僅將給材料、藥物開發和AI利用帶來革新,還具有使互聯網等使用的密碼失去作用的“破壞力”。只要1個國家在開發上取得成功,他國的通信安全就將受到威脅。屆時成為盾的是具備終極保密性的量子通信和密碼,中美都志在必得。 開發現狀如何呢?從事信息分析的VALUENEX分析和統計量子技術相關的公開專利發現,從量子計算機的硬件來看,以140項的IBM為代表,微軟(81項)和谷歌(65項)等美國企業排在前列。計算所需的軟件也是美國領先。 量子通信和加密的情況則有所不同。從交換光子(光的粒子)的裝置等硬件相關專利來看,華為技術(100項)排在第2位,北京郵電大學(84項)排在第4位,中國企業引人關注。在軟件領域,中國也很強。北京至上海間已鋪設通信網,可積累設備開發和運用的經驗。 自從在人造衛星發射上落後於前蘇聯的1957年“斯普特尼克危機”以來,美國一直在安保相關技術上保持優勢。但在量子時代,這種局面不適用。按各國的專利數來看,中國超過3000項,以2倍的優勢領先於美國。 中國之所以大力開發量子通信加密技術,是因為2013年的“斯諾登事件”暴露了美國的情報收集情況。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美國稱“中國顯然是想引領‘量子革命’”(新美國安全中心)。
中國優秀的年輕人才進入歐美一流大學。“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研究員佐佐木雅英指出,“這些研究人員回到國內的時間正好趕上量子技術的發展期,因此中國實現了爆發性飛躍發展”。 美國正在加緊挽回局面。據日本經濟新聞出資的Astamuse公司的數據,美國2018年對量子計算機相關研究的投資超過2億美元,達到上年的3倍。估計拜登政府會在該領域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谷歌正在開發的量子計算機 美國政府2020年提出了“量子互聯網”構想,開發競爭正在演變成一場跨越通信加密和計算機界限的總體戰。中國在穩步完善相關體制,2021年1月宣布構建了連接衛星和地面,長達4600公里的量子通信網。 日本在通信加密技術上比美國更有優勢,東芝、NEC、NTT三家企業掌握着近1成硬件專利。一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希望儘快與拜登政府展開合作”。日美聯盟有可能會左右主導權爭奪的走向。 —————————————————— 轉貼文完。 點擊: |
|
|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