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為文天祥一哭
送交者: 未知 2005年04月06日14:42:02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為文天祥一哭

作者:未知

  前言:即將要到1月9日了。這是個很普通很平凡的日子。在文天祥,卻是忌日。711年前的這天,文天祥在元都燕京的柴市受刑,走完了他的一生,留下《衣帶贊》:“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篇文章13年前發表在《文博研究》上,了無新意。之所以兜出來舊酒作新售、當帖子,一則到這時候,總想說點什麼,又說不出,只好改動一下標題就拿出來,聊作祭奠。二則近兩年社會上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奇談怪論,有人竟拋出“岳飛文天祥不是民族英雄”、“把文天祥作為民族英雄會影響民族團結”等荒誕論調。  一葉障目不禁忿然曰:嗬,嗬,是何言?是何言!評價歷史人物,要看當時社會給定的條件下他能做什麼,這是最基本的唯物史觀。連這個準則都撇開了,註定只能信口雌黃。把崇高當靶心,把正義當笑料,是當前不少年輕學者(尤其是那些隸屬教育行政管理的所謂專家)得以“豎子成名”的終南捷徑,其價值觀迷亂如此!  但願我的這篇文章不會壞了諸位節前愉快的心情。  公元1283年1月9日,偉大的民族英雄、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從容就義,走完了他大節凜然的一生。其壯烈驚天地,泣鬼神,人們深深地為他的“浩然正氣”所感染。早在獄中時,大江南北便傳誦着他悲壯雄渾的詩詞,都想目睹文天祥的凜凜風采。文天祥就義後,人們更是悲不自禁、失聲痛哭,這其間有三篇著名的祭文,把當時的哀痛氣氛推到高潮。  王炎午首作《望祭文丞相文》。王炎午(1252—1324),字鼎翁,江西安福人。文天祥贛州起兵勤王時,王炎午就滿懷一腔報國熱血,杖謁軍門,從此做了文天祥勤王軍中的幕僚。文天祥廣東潮陽被執後,押解燕京,王炎午就曾作《生祭文丞相文》,從贛州至南昌沿途張貼,以生祭的方式勸文天祥速死,以全其節。王炎午的行為代表了當時南方廣大群眾的一致心情,這篇祭文對當時的震動也很大。然而,王炎午顯然是錯誤地理解了文天祥。事實上,文天祥被押解到江西時就決心開始絕食,並且“為詩文遣人持歸以告父墓”,希望船到吉安時就瞑目長逝,首邱家鄉,而此時文天祥並沒有看到王炎午寫的《生祭文》,只是因為送信的人沒有如期送達遺書,而船又提前過了吉安,文天祥求死不能,這才恢復了飲食,為的是“將有為也”。這些情況王炎午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了。  三年之後,文天祥終於殺身取義,壯烈殉節。王炎午感慨而又悲痛地說:“丞相既得死矣,嗚呼痛哉!謹此致奠,再致一言。”文天祥就義時,王炎午還在流落途中,因遙對北方,作《望祭文丞相文》:“嗚呼!扶顛持危,文山諸葛,相國相同,而公死節;倡義舉勇,文山張巡,殺身不異,而公秉鈞。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秉氣捐軀,壯士其或。久而不易,雪霜松柏。嗟哉文山,山高仗深,唯回者天,不負者心……今夕今夕,斗轉河斜,中有光芒,非公也耶!”  把文天祥與諸葛、張巡相併提,又指出文天祥超出於其上,“名相烈士,合為一傳,三千年間,人不兩見”。王炎午對文天祥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英雄氣慨作了高度的概括和評價,而“雪霜松柏”,“難回者天,不負者心”則把文天祥的優秀品質寫了出來。這篇祭文洗鍊凝重,氣勢磅礴,對仗排列的句式使祭文鏗鏘有力,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有力地推動了當時形成的愛國主義思想浪潮,同時也體現出王炎午本人悲壯激切的忠貞氣節。  汪元量(生卒不詳),字大有,號水雲,浙江杭州人,善撫琴,是南實著名的器樂演奏家。公元1276年,元兵攻陷臨安,擄恭帝度宗及謝太后北去,汪元量隨行留燕,從此哀怨悽惻充注於琴聲。文天祥在獄中時,汪元量經常來獄中探望,兩人或飲酒慨嘆,或撫琴吟詩,甚為相得。1280年中秋夜,汪元量挾琴以往,惋然而作,文天祥就着汪的琴聲,借杜甫的詩句寫了《胡笳曲十八拍》,表達了兩人亡國無家的悲憤心情。  文天祥死後,汪元量作《浮丘道人招魂歌》(文天祥在獄中曾自號浮丘道人),以吟唱的形式表達自己對文天祥的哀思。《招魂歌》共九段,茲錄一歌與八歌,以見其所理解的文天祥: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終。齒氈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蒼穹。睢陽臨難氣塞充,大呼南八男兒忠。我公就義何從容,名垂竹帛生英雄。嗚呼一歌兮歌無窮,魂招不來何所從?”  “有詩有詩《吟嘯集》,紙上飛蛇噴香汁。杜陵寶唾手親拾,滄海同明老珠泣。天地長留國風什,鬼神呵護六丁立。我公筆勢人莫及,每一呻吟淚痕濕。嗚呼八歌兮歌轉急,魂招不來風習習!”  《招魂歌》從文天祥寫到文天祥的母、弟、妹、妻、子,再寫到文天祥的詩和卿相官職,感情誠摯,催人淚下。如果不是對文天祥的品格和詩文十分了解,是寫不出這麼感人的詩句來的。“寸心耿耿摩蒼穹”,“紙上飛蛇噴香汁”,文天祥當之無愧。  謝翱的《西台慟哭記》是一篇悲痛至深的祭文。謝翱(1249—1295),福建浦城人,字皋羽,是文天祥的好友,又是文天祥軍中的幕僚。文天祥開赴福建南平時,謝翱布衣從戎,兩人朝夕相處,共商軍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277年,謝翱與文天祥悽慘相別於漳水,不意竟成永別,從此謝翱寄情山水,縱跡吳越,徘徊躑躅,觸景傷情,寫了大量沉鬱的詩詞,語多隱詞,以寄寓其對宋亡的悲憤和對友人文天祥的懷念。他在《晞髮集》中寫道:“余恨死無以見公,而獨記別時語,每一動念,則於夢中尋之。或山水池榭,山崗草木,與所別處,及其時適相類者,則徘徊顧盼,悲不敢泣。”  三年之後,謝翱過蘇州,“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過四年謝翱“復哭于越台”,又過五年,謝翱再哭文天祥於嚴子陵釣台,其情深切淒涼,令人潸然淚下。他是這樣哭祭的:  “先是一日,與友甲、乙約,越宿而集……謁子陵祠……登西台,設主於荒亭隅,再拜跪狀,祝畢,號而慟者三。復再拜,起。……復東望,泣拜不已。有雲自西南來……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石如意擊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極?暮歸來兮關水黑,化為朱鳥兮有蜀焉食?歌闋,竹石俱碎……”  在荒涼的西台上,設位祭奠,泣拜不已,這時候午雨剛止,有低雲自西南方吹來,鬱郁漭漭,更加重了一種悲涼哀痛的畫面!此時的謝翱哽咽無語,淚下如雨,已艱於復起了。這是無祭文的祭奠,無言的慟哭。  此祭文作於1290年,其時宋亡已十二年,文天祥死後八年。八年之後,尚有人作如此之慟哭,這在歷史上也是少有的,這種哀榮也恐怕只有文天祥一人享有過。  民族英雄文天祥名垂千古,光耀史冊,千百年來,一直為後人所推崇和敬仰,成為仁人志士愛國憂民的光輝典範。他的“浩然正氣”以及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永不衰竭的精神財富和力量源泉。而這三篇感人肺腑的著名祭文,連同它們的作者王炎午、汪元量、謝翱也為後人所傳誦和讚揚。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綁匪比親媽更親?(ZT)
2004: 其實每個人自己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