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儒 |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4月28日15:27:5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小篆:儒,從人從需;本義作「學者之稱」解。學者乃有道之士,故從「人」。又「需」字,為需要義,學者乃人群中所最需要者。故「儒」從「需」聲。又【揚子法言】說「通天、地、人曰儒」。 其義有: 1.研究道學及有道德之人。如
【周禮 天官】「四曰儒,以道得民」。 2.孔子之道。如 【漢書 藝文志】「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 3.儒者的,有儒者氣質的。如:儒臣、儒將 4.儒雅。氣度雍容,學問深湛之謂。 5.柔也。 6.順也。 儒學,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治國的經綸,是立身處世典範。其重要代表典籍就是「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惟近百年來,因為國家動盪,文化遭到空前的破壞,對許多現代人言:儒學的認知不僅模糊,甚至是一無所知! 而儒學的教育就是倫常,何謂倫常?就是五倫,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五門倫理,這五種關係與每個人皆息息相關,一倫不好都會牽動其餘四倫;故從堯舜時代治理天下,即從教化倫常開始。因為倫常是自然之道,其倫理是維繫社會安定的力量,是國家富強之基。吾人從造字的深義中可以明白,原來「儒」是「人之需」啊! 因為儒家教學宗旨就是讓我們學「道」,明白「道」是宇宙整體自然的規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五倫,至於怎樣落實?就是行「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古云:「背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無論任何時代,「倫常」永為人類所必需,「道德」永為行為的標準。中國綿延五千年而代代承傳者莫不奠定於此。所以,身為華夏子孫,我們焉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不明白聖賢所教為何呢?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