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作者: 李靜明
外國人永遠也搞不懂:同樣是中文,一會兒Cantonese,一會兒Mandarin,一會兒simplified
(簡體),一會兒又traditional(繁體)另外還有漢語拼音與注音符號之分。所以他們
常常會提出這種愚蠢的問題:你們是不是生活中用Mandarin、寫簡體字;business交
往用Cantonese、寫繁體字?甚至還有人問,是不是在中國鄉下人說Mandarin,城裡
人說Cantonese?因為他們知道中國的城鄉差?是很大的。
之所以給外國人造成這樣的困惑和誤解,主要是因為我們中國人自己在語言使用上
的不統一。
以中文學校為例,就有以下幾種情形:
以台灣人為主的,採用繁體字,注音符號,豎排版,絕對的“tradition”。對於繁
體字,他們?個最有力的理由就是:繁體字保留了中國文字最大的特色--象形,是我
們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從實用的角度看,北美所能接觸到的都是繁體字。另外,
他們把繁體字稱作“正體字”,因為繁體字這一稱呼是大陸的說法,“繁”有繁瑣、
繁複的意思,傾向於貶義,而“正”則代表正統、正式、正宗,帶有褒義。這樣簡
單的一個字的變動,雙方的立場、態度盡顯其中。
繁體字先入為主,占據了所有中文學校的市場,幾十年不變,誰曾想到近幾年呼啦
啦一下來了這麼多大陸的孩子,家長們眾口一詞,堅決要求採用漢語拼音簡體字,
甚至還專門有人組織了萬人簽名活動,打出的旗幟在多倫多的街口迎風飄揚,聲勢
浩大。他們也有兩個充分的理由:簡體字和漢語拼音簡單易學,繁體字黑乎乎的一
大堆,小孩哪裡記得住?有人開玩笑說,寫個繁體“憂鬱”的“郁”字,寫完了你
肯定也變得憂鬱了。第二,文字也需要變革和發展簡單化,符號化,拼音化是文字
發展的必然。
多倫多教育局最怕“群眾的呼聲”,從去年開始,簡體字的班級如雨後春筍般地開
出來,大有與繁體字相抗衡的趨勢。
處於這兩者之間的是香港人。香港人常常是商人的作風,他們才不理會政治立場呢,
哪個有利選哪個。香港回歸了,Mandarin吃香了,那就送孩子去學吧,既然香港的
政府官員都在學。漢語拼音簡單易學,選取的符號系統又與國際接軌,那就學漢語
拼音;繁體字已經使用慣了,在北美又實用,那就接著用吧。於是乎香港家長走了
一條中間道路:漢語拼音加繁體字。
多倫多這樣三足鼎立的中文學校也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究竟誰主沉浮還很難說。已
經有一些台?的家長放手讓孩子去學漢語拼音了,因為不久前台灣官方都在討論台灣
路名上的注音符號要不要改成拼音,以方便外國遊客,與國際接軌;也有一些大陸
的家長在住家附近的繁體字班級登記,因為想通了,不管繁體字簡體字都是中國字、
中國文化,孩子坐在那兒總能學到點東西,?且還有很多字繁簡體是一樣的呢。
但這可就難為了老師們。課堂上常常會有這樣的現象:寫了一個繁體字,後面加個
括號再放一個簡體字;或者先寫一個簡體字,接?括號裡面再寫一個繁體字。不知道
這樣做是兼顧了不同背景的學生不同的要求,還是使所有的學生更加confuse?
曾經參加過一個海外中文教材的圖書展覽,有一個攤了一桌子樣書的書主是這樣吆
喝的:大家來看一看,我們的版本有簡體的,繁體的,漢語拼音的,或者注音符號
的,你可以選繁體字加漢語拼音,或者繁體字加注音符號的,也可以選簡體字加漢
語拼音哦!這樣令人眼花撩亂的Chinese,外國人怎麼搞得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