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紅牆: 溫馨的家庭,成長的少年
送交者: 紅牆 2005年09月01日11:18:55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There is a picture posted there and I don't know how to post it here.

紅牆論壇 http://www.enlight-tech.com/bbs/red/


送交者: 紅牆 於 2005-09-01 23:11:11

溫馨的家庭,成長的少年

紅牆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了五位年輕的客人,年齡從14歲到18歲,
他們是高中10年級到12年級的學生。他們中有的出生在美國,在
美國長大;有的出生在中國後來跟爸爸媽媽到美國的;他們中間
最晚到美國的已經17歲,也有在美國長到13歲又跟爸爸媽媽海歸
回中國的。。。今天他們志願坐在大家,150多位聽眾的前面,
跟所有的爸爸媽媽和同齡的青少年們共同探討一些有關家庭教育
的問題。”

上周末,八月二十七日,新州父母子女教育俱樂部與多維時報聯
合舉辦了《華人子女教育研討會》。會議中有一個魚缸式論壇,
孩子們是主角。這是我對孩子們的介紹。會議之後,許多家長紛
紛給我打聽:你從哪裡找到這些孩子的,他們怎麼這麼優秀?這
麼成熟?一句話,孩子很棒!

這些孩子可都是teenage!

青少年是人生中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如果說,嬰兒是嫩嫩地軟
軟地花朵,微笑着散發着溫暖的味道;那麼青少年應該是“野
草”,在家庭的花園裡突然“肆意”成長起來--他們不太在乎父
母的愛護了,不那麼聽話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時常有點自以為
是),情緒劇烈地變化,高興起來手舞足蹈,為一點小事兒悲痛
萬分,動輒跟父母頂嘴。。。父母突然被“鬧”得莫名其妙:這
孩子從前也不這樣啊,到底怎麼回事兒?!

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青少年的坦誠交待:

第一:溫馨家庭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丁丁小時候成長在一個單親的家庭,她笑呵呵地說:與母親進行
了長期的激烈的抗爭,現在越來越體諒理解母親,特別樂意與母
親聊天談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跟母親說。母親也越來越“思想
解放”,成了自己最知心的朋友。丁丁16歲自己飄洋過海去了澳
洲,一年半之後,來到美國。這個思想成熟,開朗自信,走南闖
北,見多識廣的女孩子在台前侃侃而談,信息量很大,幾乎囊括
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

溫馨和睦是最理想的狀態,現實中的家庭卻千姿百態。每個孩子
都應該有自己的天堂,那就是父母對他們的愛。如果父母,無論
是單親還是雙親,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他/她的關懷是最重要
的。孩子小的時候,也許並不太明白父母的關懷關愛對他們人生
的影響,但父母的關懷關愛常常是孩子的人生底色。

(然而,到底怎樣的愛才是孩子最最需要的?多少的愛是正好,
才是不多不少?多了,是溺愛,很可能讓孩子自私自利,不知進
取;少了,是無情,很可能讓孩子自暴自棄,性情暴躁。)

孩子與父母爭爭吵吵並不可怕, 有時候爭吵能幫助孩子長大。
王敏民教授在“溫馨家庭對子女教育的影響”中提到:溫馨的家
庭並不是不吵架的家庭,吵架的家庭不一定不溫馨。世界上很少
有不吵架的家庭。吵架,沒有仇恨和刻意的傷害的吵架,應該是
日常生活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 丁丁就是一個例子。當年,母
親為了讓她參加奧林比克數學競賽,每天做無數令人頭大的數學
題,以至於丁丁忍無可忍當着母親和客人的面把數學練習冊撕了
粉碎,拋撒滿屋來抗議。如今6年過去了,丁丁卻感激那一段經
歷。她說:每個人都需要衝刺一下子。。。那就是我的衝刺。我
很感激那段“慘無人道”的日子,後來讓我在20000人中殺進前
100名。不過人不能總是衝刺,這是丁丁與父母分享的她的心得
體會。如果老是沒完沒了讓孩子努力啊努力啊,天天努力,分分
秒秒的努力,孩子的效率一定不會好。孩子衝刺一下,放鬆一
下,關鍵的時候衝刺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放鬆了,養成了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壞習慣,不能全力
以赴地“衝刺”怎麼辦?是不是還是平時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更重
要?)

第二:孩子的適應力是很強的

3 年前的夏天,張星雲隨母親回國探親。張星雲的父親在中國創
業,事業繁忙。母親隨即決定留在中國,助先生一臂之力。父母
對張星雲說:你在中國上學吧。張星雲腦袋嗡了一下子:什麼!
你們沒開玩笑吧?

事隔三年,張星雲在台上,還笑說:沒有想到,自己稀里糊塗就
“海龜”了。16 歲的張星雲今年夏天回美將在蒙特里爾高中上
11年級。出生在美國,在美國長大的他,帶着在美國華夏中文學
校的學的那點中文,來到北京的一所普通中學,插班讀書。在回
國的第一年,他的語文考試從來沒有及格過。

他說:痛苦啊!無論我怎麼努力。那時候,真有點打退堂鼓了。
但父母說:不能就這麼放棄。已經回來了,就要盡最大的努力。
你跟人家學了七八年語文的學生比,當然會困難,再努力一年
吧。

張星雲很感激父母對他的支持,鼓勵,和堅持。一年以後,張星
雲不僅語文及格,而且能名列班級前茅。二年之後,他以自己的
實力參加了北京市通考,考上了清華附中,並活躍在清華附中的
各項課外活動中。本來在中國已經如魚得水了,得!父母又決定
讓他回美國上11年級,申請美國大學。

有了這麼一番經歷,張星雲顯得比同齡的孩子要成熟。他覺得回
國的這三年讓他受益匪淺,是很難忘的人生經歷。面對他一無所
知的美國高中,他決定再從頭做起。

對比中國美國父母對子女的教育,他覺得中國的獨生子女太多,
父母對孩子太溺愛,不太好。他認為他的父母結合了中美雙方的
優點,既有嚴格的管教,又有發出內心的關懷,沒什麼可挑剔
的。唯一的遺憾是從前不太理解父母,自己不太懂事,沒有做得
更好。。。

會議上無數的父母拿羨慕的眼光看着張星雲的母親。能得到一位
青少年的全盤承認,這樣的父母世上少有。張星雲的母親對於孩
子的教育談到她的想法:我覺得孩子不能太順了,尤其對咱們這
樣的家庭。孩子經歷一段時間的挫折和困難,可能幫助他們的成
熟和成長。張星雲在中國學校的第一年確實很困難,我們很理
解,沒有給他什麼壓力,而是鼓勵他堅持下去,結果他走了出
來。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走出來。我們也聽說很多的“小海
龜”無法跟上中國普通學校的課文,而只能到國際學校去上學。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走一樣的道路,除了家長的教育,孩子的
承受能力和感受能力也不一樣。。。)

第三:溝通與信任

黃曉迪剛剛過了18歲的生日,是愛迪生斯蒂文中學一名優秀的學
生。12年級的他即將報考大學,現在的他正在積極準備,考過了
SAT,考過了SAT II, 考過了三門AP 課,正在琢磨大學作文呢。

他本來的題目是講“父母對子女最理想的教育方式”,他覺得最
重要只要有兩點:第一,要信任;第二,要溝通。

有家長站起來說:孩子15歲就談什么女朋友了,還出去吃飯。人
家根本不跟我談,我怎麼信任啊?

專家說:信任需要溝通。溝通需要從小打好基礎。如果在12、13
歲之前,父母已經跟孩子很難溝通了,那就放棄吧。只要默默地
給孩子需要關懷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去前
進。如果小的時候溝通挺不錯的,突然覺得孩子難纏起來,那是
因為孩子進入了青少年反叛期。這時候,父母要特別的耐心。有
一位家長說:跟孩子聊天,我要帶着口香糖。為什麼?一旦跟孩
子談不攏,我趕緊吃口香糖,讓自己住嘴,別說話了!這樣的母
親,也許不是完美的母親,但一定是孩子最歡迎和敬重的母親!

家長們就青少年的交往問題提了很多的問題。黃曉迪就親身經歷
解釋說:我談女朋友,覺得受益匪淺,因為女朋友讓我學習更努
力。家長們要了解孩子們交得都是什麼樣的朋友,而孩子也應該
幫助父母了解自己的朋友是什麼樣的人。

(其實,人們常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青少年是什麼樣的
人,便會找什麼樣的朋友玩。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朋友們基本上
是類什麼人,但千萬不要太挑剔孩子的朋友。。。人無完人,孩
子也是一樣,別指望孩子去找一個品格高尚成績優秀十全十美的
朋友玩,那樣的孩子不存在。)

第四:父母到底要管孩子管到多細的地步?

14歲的Katherine Tsoi是十年級的學生,生在美國,長在美國,
父母是台灣移民。中國父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孩子不是管得
太少,還是管得太多太細。美國的父母大概很少查問高中生每天
的作業,而中國的父母則會在飯桌上問:放學之後,你都幹什麼
了?數學作業完成了沒有?英文呢?

Katherine Tsoi說,父母是應該了解高中生的課程,選修了什麼
課。如果願意,也可以了解課程大綱。但再細的事情就不要管
了。千萬不要每天晚上都追問:作業是什麼?做完沒有?很讓青
少年煩心,也不能真正幫助孩子多少。

這個時期的孩子應該懂得一些事情是要自己做好的,而不是做給
父母看的。父母至少應該逐步地減少這樣的詢問,高中四年是讓
孩子準備自立獨立的四年。不至於孩子上了大學,父母還會追
問:你今天的作業是什麼,做沒有做臧傘?

關於青少年的朋友,青少年的考大學等問題,中國父母也應該多
以商量的口氣與孩子溝通,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姿態:不行,你怎
麼能交這樣的朋友呢?你怎麼能上哪個學校?!

說到底,還是一個溝通和信任的問題。

第五:請把我們當作大人對待

到了這個年齡,就要走向大人的世界。父母,請你們第一個把我
們當作“大人”看。而這,常常對最難的。

同樣來自愛迪生斯蒂文中學的趙京娜最有感觸。上了高中,趙京
娜覺得自己長大了不少。父母有時討論工作中的一些問題,趙京
娜也很想參與,哪怕是旁聽。

這是很現實的一個鏡頭。父母常常會對孩子揮手:去去,你們摻
合什麼,一邊做作業去!

父母最需要明白的是:孩子不從你的這個了解,就必須從別人那
里了解“大人世界”。與其如此,不如從自己開始,一邊給孩子
講講“大人世界”的事情,一邊點評一些事情,教育孩子一些道
理,這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成長過程!

第六:專家們認為: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要先改變
自己。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但是,我們也知道另
外的一個說法,那就是本性難移。這是我給當時聽眾的一個問
題:身為父母,你們怎麼看待教育自 己的過程,又是怎麼去做
的?

我用網友老陳皮的回答做一個總結:

子女教育涵蓋很多方面,但基本面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一般來
講就是你自己理解的 並為社會所接受的人。教育孩子,當然不
是只說不練,而是言傳身教。這裡的挑戰 是,你想要孩子做到
的,你自己是不是做得到。做為成年人,你有很多固定成形的
東西,好的,不好的,往往是沒孩子以前意識不到,有了孩子才
意識得到。弄順了, 你還覺得你的孩子挺好教育的。好多人說
教育孩子是對自己的再教育,這話挺對的, 至少也是一種復
習。孩子就象一面鏡子,你在教育他們的時候你看到了你自己,
你 在告訴他們該什麼不該什麼的時候,你也是在告訴你自己,
其實很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後都會或多或少有所變化,做父母也有
個認識過程。對於那些有責任心有一定知 識層面的父母來說,
做些改變並不難。而在教育和改變自己的過程中,你又獲得了
很多快樂。當然那些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人,就有困難。比如我們
小時候常能見到的 那種護犢子家長,她就是不能吃虧,她的孩
子就是這樣接受了不能吃虧教育,自己 不寬容的人很難想到去
教育自己的孩子寬容,這就是本性難移,不在教育範圍內。

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個溫馨的家庭,形式上可能多種多樣,但
一定會有跟孩子一起成長的父和母,可能少不了衝突和爭吵,但
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溝通和信任很重要!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關於怎樣作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