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假如莫扎特也去學物理學-關於少年班的評論
送交者: 長平 2005年09月06日17:19:23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假如莫扎特也去學物理學-關於少年班的評論

中科大少年班還要不要辦下去?因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國第一神童寧鉑最近被報道出家
為僧,這一問題再次引起媒體熱議。許多人將寧鉑出家的源頭追溯到大學少年班,抨擊
少年班的拔苗助長,而且,少年班令這些神童處於輿論焦點,成為大眾明星,不懂得 “
做普通人”,由此或產生壓力,或孤高自傲,出現心理問題。

  我倒忍不住要為少年班辯護幾句。

  首先,智力超常兒童的存在是一個客觀事實,正如低智商兒童、殘疾兒童的存在是
一個客觀事實一樣。可以辦弱智學校、盲啞學校,為什麼就不能為智力超常兒童辦一個
特殊的學校或者班級呢?這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法則。

  其次,人們對於神童的推崇,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

  魏晉時候沒有少年班,人們也在講述曹植作七步詩、王戎識苦李子的故事。十八世
紀的歐洲沒有少年班,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名聲也被口口相傳。現在媒體對於神童的報道
,一方面固然給他們增添了心理壓力,另一方面,誰又能說這些報道不是在為他們的人
生打開方便之門呢?

  再說,神童們智商高人一等,自然知道連普通人都知道的事實:他們的確與眾不同

  本來就不是普通人,幹嘛一定要自欺欺人地“做普通人”呢?

  事實上,中科大少年班的學生,大多學有所成,甚至成名成家。這倒不一定能證明
少年班的成功,因為這些學生本來就智力超常嘛。無疑,少年班為這些學生提供了更多
的機會。比如干政和謝彥波,就曾輕而易舉地獲得去普雷斯頓大學跟隨名師的機會。

  為什麼有人利用機會獲得成功,有人卻因為壓力釀成人生悲劇?問題關鍵在哪裡?
我的答案很簡單:神童未必都能當物理學家。

  寧鉑的經歷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智力超常,但他從小就對文學、圍棋,後來對
哲學、宗教感興趣,從來就對物理學沒有興趣,但大人們卻讓他去學當時被認為是正道
的物理學。我相信寧鉑在小學、中學是快樂的,因為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表
現出眾,但從大學開始,他一直在掙扎、反抗,直到最終出家。如果當初能夠讓他學習
自己喜歡的哲學或者宗教,以他超常的智力,他也許會有不俗的成就。其他神童,我也
不相信都是最喜歡物理或者自然科學,即使他們因為聰明而考分合格。但是,社會價值
觀的單一,令他們幾乎沒有選擇的自由。

  假如讓莫扎特、曹植、王戎都去學物理學,他們還一定是神童嗎?如今也有一些成
功的神童,如打
檯球的丁俊暉、指揮樂隊的舟舟,讓他們換一個行當試試如何?這麼簡單的道理,卻被
人們有意無意地忽略不提。

  被忽略的原因,乃在於成材標準和路徑的單一,在人們的觀念中已經根深蒂固。將
丁俊暉、舟舟稱為神童,還是有爭議的,就因為他們沒有通過慣常的成材路徑:高考模
式。

  如果這種觀念不得到改變,成功的標準或者說社會認同的價值觀不能多元化,那麼
一定還有更多的神童悲劇,不管那個少年班是不是繼續存在。

  長平(上海媒體從業者)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