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馮琦:治癒父母給我們的傷害
送交者: 馮琦 2005年10月12日11:36:0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勇氣之旅
-治癒父母給我們的傷害

馮琦 (Mona Feng)

幾天前,朋友傳來一篇文章, 超越過去——一個中國家庭的故事 (作者:潔雨, 原載http://my.cnd.org), 如此沉重的故事。如此沉重的童年。看了以後,一個念頭纏繞着我, 覺得應該寫出來,也算是對自己對旁人對社會一個wake up call。

寫本文前我用GOOGLE 搜索了一下這篇文章, 不少中文網站,BBS都有相當多的轉載和討論. 讓人深深震動: 原來有這麽多虐待孩子的中國父母!原來有這麽多從絕望中挺過來的幼小生靈,原來有這麽多相似的悲痛和傷害;原來,一個中國家庭的故事,已遠遠不只是一個中國家庭的故事。 

潔雨的這篇自述細述了作者幼年直到青春期數十年在父母家中一方面無可就藥地渴望得到父母的愛, 一方面卻一直受到親生父母的長期,持續,非人的ABUSE,BOTH verbal and physical,小小年紀的孩子,天天掙扎着是自殺還是孤獨地在恐懼中活下去,而待到她孤身海外成家立業後,又被控制欲極強,依舊執迷不悟的父母無休止地以進孝的名義提出各種自私的要求。 文章發表後, 引發了為數眾多的海外華人, 尤其是海外的知識女性的激烈反響,回憶和參與控訴, 普遍認為作者潔雨(還有幾年前李南央“我有這樣一個母親“等的文章)確實 寫出了出生於共六十年代一代人的極其類似的童年經歷和家庭問題。

潔雨女士在“超越過去”一文的前言中開門見山地寫道: “我心裡有一個黑洞,或者說一個傷疤。多年來,它揮之不去,強烈地左右着我的性格和行為,也左右着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多少次我強令它離開我,多少次我想讓過去的成為過去,但它總在我夢醒時分又悄悄回來,啃食我的心。…我深知超越的前題是面對,但傷疤揭起來是很痛的,搞不好別人還會往上面撒鹽。傷疤是丑的,露出來還會招人笑話。但我沒有別的辦法醫治它,謹以這篇小文作為我試圖超越過去的第一步吧,此文里記敘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實在我生活中發生的事。 …”潔雨說”我不是寫給爸爸媽媽看的。…我寫是為了從心理上得到安慰、平靜和癒合。,,寫出來也是為了SHARE,為了面對,並不是要控訴父母。沒有人能夠通過傷害他人來癒合自己,這個道理我是深知的。從小一直認為被虐待是自己的錯,是醜事,不願意提起。然而痛苦不會自行消失,只能越藏越痛。" 

潔雨的這篇文章在CND發表後,網上許多讀者這樣寫到:"潔雨,流着淚讀完你的故事,我不知道你如何有這樣的勇氣把這樣的過去一幕幕地寫出來,曾經多少次提筆,我不知該如何才能寫出自己的故事。我希望你心上的憂傷在你寫出來了以後可以稍稍地淡去。我最終選擇了不去面對我的父母,因為我要保護我的孩子和我自己的家庭,我們承受過了太多的悲傷,我只希望我可以把它們擋在門外,我不要愛我的丈夫和孩子們看到我舊日的淚水,和我一起再來承受。夠了,enough is enough,” “驚人的相似。我周圍的朋友,甚至萍水相逢的人都曾對我說過類似沉重的故事。”“ 潔雨寫得非常真實和深刻。她父母的表現是中國人扭曲了的人性的極端表現。我自己的父母在我童年時也曾經表現出類似的冷漠,只是他們強調那是當時政治和社會環境造成的。我得到的真愛也是從祖父祖母那裡來的。俺心中一直都有不安全感” “讀這篇文章, 就像手裡捧着一顆怦怦跳動的心。。。 每一次收縮,都將痛苦的膽汁從手心傳到心尖”,幾位在美國的女士寫到:“看了貼子, 不禁淚流滿面. 我從小到大受盡虐待, 身心受盡踐踏. 另外, 多次被 性侵犯猥褻後非但沒有得到母愛的保護, 反而受諷刺挖苦. 從此不自信, ... 很早離家自立, 自己打工念大學, 結婚, 生子, 全部靠自己一個人, 因為母親從不覺得她有什麼義務要在精神或物質上幫助我. 因為少年時受太多苦, 身體很差, 偶爾還犯憂鬱症. 可是, 至今母親不覺得我是受害者, 反而認為我該承擔不孝的罪名, 因為我不肯按照她的意思生活, 上繳工資等等"“讀了潔雨的文章,勾起了很多童年及成年後的辛酸事。至今每次父母給我打電話,都是心驚肉跳,..。” “我在讀這篇文章時真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相似的成長環境,沒有這種經歷的孩子不會體會到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的感覺” “ 潔雨的行文又一次把我帶回了童年和少年時光,有些傷害是永遠無法修復的。”
總結下來, 大家對於父母當年的行為多半歸罪於當時的歷史社會環境,對於如何對待, 大都明白家教嚴格和虐待是不同的,一個童年受到摧殘的人需要的是理解支持,而不是那些居高臨下的批評。部分選擇原諒和妥協。
另類的聲音如:” 我不認為這是環境因素,很多農村來的朋友,他們的父母日子過的更苦,可對孩子一心一意的。” “至於你(潔雨)的父母,我認為他們還不值得你原諒!這樣稀里胡塗不明不白的就原諒了他們的罪孽,是對人性惡的容忍,是不負責任的。” “我不能苟同這樣的寬容。對於像作者的父母這種執迷不悟的自私, 對兒女沒有真愛的父母,原諒,理解,甚至住在一起的關愛,實在是精力的浪費,對自己的生活的不負責。當然,原諒的好處是表面上好看,大家在一起了,大團圓了,在別人眼裡是天倫之樂了,然而在表層之下,是父母對自己虐待子女的行為得毫無知覺,是兒女在原諒和寬容的態度下仍然未癒合的傷口。”
看得出大家對於一生的創傷, 雖然是“說出來,哭出來都會好些。時間會治療一切”, 但大部分人並不快樂, 大部分人也並不釋然。
一個網友寫道:成年後她期望她媽媽為她小時候受到的屈辱和虐待道歉。因為這會有助於她自己精神上從童年的創傷里解脫出來。可是她媽媽不承認自己的過失,把責任都推到那個年代的社會上。
寫到此, 不免想起幾年前獲得OSCAR 的一部意大利電影“LIFE IS BEAUTIFUL” 講的是一位父親在被關押在納粹集中營的險惡環境中如何為了儘可能的保全孩子的童真和生命而付出的卓絕努力。 
這讓我深思一個問題:六七十年代的中國的確是極端扭曲人性時代,然而人格受侮辱,尊嚴受踐踏的不僅僅是這些父母。在外面受氣也絕不是回家虐待孩子的理由。即使是在那個年代這也是一般人懂得和認可的道理。可是為什麼這麼多的悲劇發生了?
文革時代的生存環境是殘酷的, 納粹時代的生存環境更是殘酷的,我沒有做過調查, 是否猶太人的後裔也是有這許多受父母虐待的群體現象? 是否他們成人後有所成功也並不幸福?
我沒有答案。
我們都批評中國沒有人權。好象這全是政府的錯。然而我們常忘記了我們都是在一個家庭的熔爐中鍛造出來的,而“家庭“ 不僅僅是一個有親緣關係的集合體,它是一種體系,一個由相互聯繫着的人們組成的體系, 其中每一位成員都會深刻地――而且往往是以隱密的方式, 影響着他人。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的是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與孩子一同成長發育. 在有些家庭里這些是關愛,尊重和自立的種子,在潔雨們的家庭里卻是恐懼,自責和罪惡的根源.成年以後,這些種子會發育成無形的雜草,以一種你想象不到的方式侵襲潔雨們的生活。 所有的父母也是人,都可能不時有失誤, 但當他們的負面行為成為一種持續的模式,在孩子的生活中占了統治地位, 這些父母就是傷害型的父母。 而在中國社會(也是任何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剝奪的孩子的基本人權和尊嚴幾乎是常態,有時甚至是在所謂”愛”的名義下的喜怒無常,讓孩子感到更深的畏懼。因為對家庭父母的忠誠是多數孩子生活中一種天生的難以置信的力量,他們對於失去父母家庭的愛的恐懼要大大大於為自己尋求幫助的願望,不管這個家庭是多麼污濁。

中國文化的壓制教育滲及政府家庭每個角落,“棍頭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歷來就是國人育子的國粹。時值今日,包括成功的人物中, 有幾個中國孩子將自己父母作為成長過程中領路或效仿的敬重對象?反之, 這樣的家庭里走出來的中國人們形成的中國社會,如何會對人對生命,對人的尊嚴和權利給予多少尊重呢?

寫到這裡,忍不住想起了幾年前有一個報導:一對在美讀博的年輕夫婦將出生不到兩個月的孩子請朋友幫忙帶到國內奶奶家(天津),自己在美國掙扎了5年後終於兩人都找到了工作,安定下來後便一起回國探親並準備把孩子帶回來一家人團聚。可不幸卻因為沒有滿足女方父母對錢的索取―其父母提出讓當姐姐的給弟弟一大筆錢以修房娶媳婦,後來嫌他們給的錢少並發生爭執,岳父趁晚間二人睡着後, 就用斧頭將這對夫婦倆殺了。所幸的是他們的孩子由於生病發燒, 臨上火車前被奶奶留下,逃過一劫。後來,死後女方母和女方弟還打官司要分死者的遺產,因為這對夫婦在美國有一筆人壽保險(加起來有一百萬美元左右),中國法官認為被砍死的女婿太西化拒絕老人的要求太直接,方法不合適。按中國遺產處置法,女方父母和男方父母和那個孤兒都是同屬第一繼承人,所以他們可以分得五分之二的財產。
進監獄的老頭對採訪的記者說“我不後悔。”

就在前幾天,據中國媒體報道 一個9歲的大陸女孩在眾目睽睽之下, 被其親生父親用磚頭活活砸死在光天化日之下,對待孩子的聲聲慘叫和親眼可見的掙扎, 而鄰居們聞聲見狀僅僅是把自己的窗戶關上而已。

為什麼會是這樣?我沒有答案。

我只知道, 我們永遠可以找出諸如中國的教育,現狀,制度,貧困等等種種理由來解釋, 但這仍然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我們仍然永遠不能忘了, 任何人類的文化產物都是自產自消的。
我只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父母也不例外。僅僅是把自己的窗戶關上掩耳盜鈴的鄰居們也不例外。因為,你我和你我的後代們會不可避免的,無一例外地分享着這個社會的空氣。
中國的父母可能永遠認識不到甚至不願去認識他們的過失和惡果。孩子記恨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願意面對自己。在這種情況下, 是否應當無條件的去原諒寬容那些虐待兒童的父母?
Dr. Susan Forward * 在其所著的 《Toxic Parents-Overcoming Their Hurtful Legacy and Reclaiming Your Life》一書中說”不必原諒“。 
在數十年的心理治療職業生涯中,Dr.Forward發現,許多參加治療的人雖然聲稱已經原諒了虐待和刻薄自己的父母, 但是情況往往是,“他們並沒有因為原諒感覺好受些,他們的內心依然不能坦然,各種症狀依然存在。”  她在《Toxic Parents 》中寫到:“無條件的豁免一個人應付的責任, 尤其是殘酷地虐待過一個天真孩子的人的責任這一想法不對頭。到底為什麼你要去寬恕一個使你天天膽戰心驚,反覆遭毒打,使你的童年時代與活地獄無異的父母呢?“ 這看起來雖不符合傳統的基督教的無條件的“寬容”意識。 但Dr. Susan Forward認為,無條件的豁免一個人應付的責任,實質上是另一種否認現實的形式:“如果我原諒了你,那麼大家便都可以裝出以前的事沒有那麼嚴重的樣子了”。她指出,“原諒在這裡實際上妨礙着許多受害者重新開始正常的生活。”而”原諒最危險的一點就是它會減損你擺脫壓抑已久的情感的能力:你怎麼可能承認對你已經原諒了的父母依然心存怒氣呢?”“ 心理負擔只能傾瀉到或內或外的一處:向外, 傾瀉到傷害你的人身上, 或向內, 傾瀉到你自己身上。 總得有人承受這種負擔。 所以你可以原諒父母, 但反過來最後卻更加憎恨自己,更深入地陷入憂鬱或焦慮之中。”
人們可以原諒TOXIC的父母,但這應當是在情感的大掃除結束的時候, 而不是在開始的時候. 人有權為自己的被虐待而憤怒,有權為從來也沒有得到過的父母之愛這一事實而悲傷, 有權不再為自己受到的傷害輕描淡寫或大打折扣。Dr. Susan Forward 指出“如果你單方面赫免了虐待和刻薄自己的父母,而他們還在繼續責難你,那就可能嚴重妨礙對你來說非常必要的情感康復工作”。情感和精神的寧靜是掙脫TOXIC 父母的控制的結果, 而不是無條件原諒的結果。
有網友寫道, One can not forgive without being allowed to. Otherwise it is not called forgiving, it is checking out. 如同Dr.Forward指出的那樣:被虐待孩子對父母的原諒,必須是父母通過反省和懺悔去努力爭取來的(EARN BACK),而不是兒女無條件給予的。
而反省和懺悔, 恰恰是在中國文化中成長的中國人(包括你我)尤其是我們的父母們, 最最缺乏的。
慶幸的是,許多有過相似經歷的潔雨們,已在努力走出陰影,重拾自信,為潔雨們的勇氣鼓掌,沒有勇氣,便無法治癒來自父母的傷害。
願經歷過如此不幸的潔雨們,會更懂得愛。
祝潔雨們以及我們的後代平安, 祥和, 幸福!
2005寄自加拿大 monafeng2001@yahoo.com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精進勤奮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