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教孩子每日一詩:《早秋山居》(溫庭筠)
送交者: 他方荷葉 2005年11月05日11:30:40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早秋山居》 

(唐)溫庭筠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
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干聞鹿行。
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詩意略說】

  溫庭筠,字飛卿,晚唐詩人。他的詩歌辭藻華麗,詞屬花間詞派,大都流於艷
麗;然而,在含蓄婉約中,亦含蘊著濃厚的情感。

  這首五言律詩旨在描寫早秋山居生活的情趣。前三聯藉由觸覺、視覺、聽覺等
感官摹寫的方式,呈現出秋日山中天氣寒涼、花木凋零的景象,並透過果落猿過、
葉干鹿行,刻劃出山林的幽深靜謐。尾聯由景入情,描寫沖淡的琴聲與夜晚的泉音
相伴,清音盈耳,洗淨了心靈的塵垢。

  最後兩句在時間上做了快速的轉移,由日的光明到夜的清幽,外在環境的幽靜
使詩人能夠反觀自己的內心,悠揚的琴聲在空蕩的山谷中迴響,更令人卸下平日的
包袱,所有的欲望、執著、妄念都在此刻消散無存。此時詩人擁有的是一顆閒適、
澹然、無所爭的心,彷佛回到初出生時的單純、乾淨。

  整首詩寫的是山居生活的清幽,以及由紛擾的俗世回歸到自然山水中,一種寧
靜淡泊的生命態度。


【有無相生】

  在「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兩句中,展示了有無的非絕對性。樹葉凋零了,
本該是「無」乃至於「死」;詩人接著寫窗戶有陽光閃耀,這又屬於「有」,從無
到有,有無變成了不是那麼的絕對。再者,日的形象給人光明、希望、生命力充沛
的感受,正好與樹凋做了強烈的對比,同時也化解了生與死的對立。

  池水滿了,乍看之下屬於有,然而,水的自性就是要流動,不流動的水只是一
灘死水,無法將自性完整展露出來,因此水無聲又暗寓著空無。總之,這兩句詩點
出有無其實並不是絕對的,同時也消弭了有無的對立性。

  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都是瞬息間的變化,這正說明了現象界的有、無都不是恆
久存在的,所以無須執著於任何一邊,而應以平等的心面對萬事萬物。正如人的一
生,總是在起落中循環,有起必有落,落時無須過分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因為生
命有時常會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外或驚喜呢!


【思與境偕】

  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見詩人善於捕捉自然界的律動,樹凋、果落、猿過、
鹿行,自然界的萬物,有其生存的律則,無時無刻不在運行,詩人生活在其中,沒
有破壞自然的規則,而能與萬物和諧共存,表現出人與自然間良好的互動,以及對
自然的嚮往。

  事實上,自然界的山、樹、池、果、葉都有各自的自性,所謂物各自然,萬物
依照自身的本性生長,山林就是一個和諧完滿、不需外求、自性圓融的宇宙。佛性
存在於一花、一葉,存在於萬事萬物中,藉由對大自然的觀照,參禪的學人增進了
對佛性的了悟。透過觀照冥想,在寧靜、平淡的景色中,體會無心淡泊的禪趣,或
者藉助幽靜的山水,體悟宇宙的空寂與永恆;自然是禪師們最樂於徜徉的道場。

  在詩中,詩人對靜有極為深細的描寫,詩人能夠聽到果落、鹿行的聲音,正因
為山居生活寧靜到了極致,而這些聲響也襯托出寧靜的境界。其實,大自然的一切
運動最終都是導向靜穆,一種空寂的境地;置身其中,最後必然會由環境的清幽,
返回到內心的清靜。

  獨自一個人的夜晚,世界、身心如此平和寧靜,用心觀照自己的內心,世俗惱
人的千機萬慮漸次消除;山居生活的空寂清靜,詩人恬淡自適的心境,彷佛都寄託
在似有若無的琴音、泉聲里。(鄭汶河、陳清俊)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又是一年秋意濃
2004: 親愛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