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有時侯帶他們出門他們還不樂意,只好賄賂他們,說好每次出去可以買一件玩具或一本書。
那個時候,孩子更喜歡書,總是挑選書店而不是玩具店。可能也是因為每次去書店我們總會替他們買些其他的書。買書的原則很簡單,他們先挑想要的書,其中我們覺得好的書(比如有教育意義啊,其實主要是我們覺得質量好的書)就算是我們買的。他們每人可以選一本我們覺得不怎麼樣(暗地裡希望他們不看)的書,就算他們自己買的。所以,每次去書店,最後都是一大堆書,大家都很高興。
有時也去玩具店,每人一件玩具。孩子小,我們沒有價格的限制,隨他們挑。看他們挑東西還是滿有意思的,因為沒有價格的概念,他們顯然只是專心挑自己喜歡的。有時候,他們會為兩個玩具到底挑哪個而猶豫半天,這種時候對我們來說就算福音了,他爸總是細心記好,然後轉身暗地裡買下來,下一次他們過生日或過節,就多一個驚喜。孩子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不是昂貴的東西,那麼些時候,只有一次,一個孩子要了一個巨大無比的玩具,我還記得是99元,其餘的時候他們挑的都是10塊錢左右的東西。
看孩子買東西,就想,我們大人買東西,有多少成份是自己真的喜歡,又有多少成分是因為價格的緣故。如果能和孩子一樣只憑自己的喜好挑選東西,不知我們會挑選一些什麼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