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來記憶中的清華園--寫在畢業之前 |
送交者: 美麗園 2006年04月19日16:16:3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我將來記憶中的清華園--寫在畢業之前
清華園是這麼一個地方: 它是個占地400公頃的龐然大物,如果你對400公頃沒有什麼概念,那麼我們還可以說,清華的校園有東西南北四面圍牆,而如果把它們排成一條直線,長度足足有10公里,也就是說,這四面圍牆把清華園圍成了一個周長約10公里的長方形。據說經常有快樂的或者鬱悶的清華學生沒事就繞着這圍牆騎車或者跑步玩,相當有情調。而在這個碩大的長方形內部,又有兩條分別貫穿南北和東西的主幹道,其中南北主幹道從清華南門起,到紫荊公寓止,東西主幹道從清華西門起,到東門主樓止,長各約兩公里。將清華的校園劃分成整整其其的四個格子。簡而言之,如果從高處俯瞰,清華園頗像一個碩大無朋的“田”字,就那麼鋪展開去。 對這麼一個龐然大物進行比較細化的描寫,就不得不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通過一些有代表意義的局部或者建築來勾勒清華園的印象了。就像我們要讓別人了解北京,是絕不可能就那麼從東到西地毯式的寫過去,或者畫出來,而必然要從一些特殊的東西寫起,比如說故宮天安們北海頤和園,比如說胡同四合院,比如說高樓大廈八車道,比如說西單王府井國貿,比如說後海三里屯……把這些側面一點點描述清楚,那麼整個鮮活的北京,便躍然紙上了。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你之前在電視或者明信片上看到過清華的二校門,或者大禮堂,又如果你曾經讀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你第一次來清華大學,卻是從清華東門走進了校園,那麼在此之前你對清華的所有想像,便不得不被擊得支離破碎了,因為不同於二校門大禮堂的典雅,也不同於近春園的古樸,清華東門內以主樓為首的建築群,包括信息樓,明理樓,逸夫樓,緯倫樓,建築館等院系樓館,清一色的都是現代主義的建築,莊嚴而大氣。包括過了主樓往北可以看到的六教,綜合體育館,東操,游泳館,紫操,紫荊公寓區,也都一樣洋溢着現代的氣息。幾乎以南北主幹道一線之隔,清華園被分為東西兩區,建築風格,花草樹木,甚至連空氣中的氣味,也隨之而迥然不同。而大體說來,尤其是經歷了零三年的非典之後,我還是對清華園的西區,喜歡更多一些,故而也願意在筆墨上有所偏重。 如果你是從清華西門進入清華園,踏上東西主幹道,那麼你所看到的卻又將是另一番景象。刨去常年不息的來來往往的車流人流不計,如果你在秋天來到這裡,便可以看到最美的東西主幹道--撲鼻的桂花香味,滿地的落葉,尤其是二校門附近鋪散着的金黃色的銀杏葉,隨風飄舞的時候,若身在其間,看着道路兩旁延伸開去的兩排銀杏樹,很容易產生進入時光隧道的夢幻般感覺--身邊來來往往的行人,似乎因為這些落葉的阻隔,而存在於另一個時空,相互可見,卻不會有所交疊。氣溫隨風流逝,這些杏葉會落盡,被掃光,但是這種奇妙的感覺,一旦產生,便不會消失,頂多生些鏽,變些顏色而已。事實上清華東門一帶也有不少的銀杏樹,卻總顯得落寞,氣勢上差得就多了。 如果你在二校門處駐足片刻之後,為遠處依稀可見的大禮堂和那片草坪所吸引,並且決定拐進去觀賞一番,那麼,我比較希望這個時候是晚春,或者夏天:雖然新水禮堂,一教二教,清華學堂這些建築,在差不多一百年前就着上了那身古老的顏色,或磚紅,或灰白,經久不褪,但是大禮堂之前,日晷之後那片草坪,卻是年復一年地,經歷着日晷上陰影的輪迴,一百年,便有一百次青,一百次黃。據說多年以前很多老校友們便是因為這草坪的青綠,而來到了清華學堂,因此多年以後,若要踏上這片草坪,我也推薦,在它是綠色的時候。相較於秋冬的黃色或者大雪覆蓋下與周圍建築融為一體的白色,這片凸顯出來的綠色,更能給人以震撼的感覺,進而深深地體會到這裡的美。 從一教二教之間的小徑穿入,走過一座小石橋,右手邊便是校長辦公所在的工字廳,一個木質的有着迴廊壁畫的小院,門口的兩座石獅,和帶銅製門環的兩扇木門,門口若放一口鼓,便似個衙門了,因此頗能給人以威嚴的感覺。而逢年過節開放的時候,走進去,若是夏天,便能感覺到它冬天的暖,若是冬天,便能感覺它夏天的涼,紅牆灰地,沒有比這更好的辦公室了。 工字廳前方是一個綠化帶,綠草滿地,樹木蒼翠,更有松鼠麻雀嬉戲其間。後方則是一潭清水,卻不是朱自清所說的那個,不過之前也的確是個荷塘,不過近年來有校友送了不少彩色鯉魚養在裡面,游來游去很是添光,只是可惜了裡面的荷花荷葉,估計不多久便連根莖都被琢光了。站在池塘邊,可以看到工字廳背後那個牌匾,水木清華,遊人多愛在此合影留念。隔着池塘,是一座小土山,種滿了花草樹木,山下沿水堆了不少假山巨石,夜深的時候,年輕的情侶,便愛在那些巨石間,跟那個碩大的朱自清先生的雕像,一起尋求浪漫。我已經說過了,朱自清寫的荷塘非此荷塘,而是彼荷塘,至於這個雕像為何放在這裡,就不得而知了,估計朱先生自己也不知,要不怎麼會擺出那麼一個艱苦的沉思狀。好在附近還有個聞一多在陪着他--池塘右側,和大禮堂之間,在一個土坡上有聞亭一座,裡面掛銅鐘一口。坡下就坐着正在抽煙的聞一多,也是個雕像。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寫的荷塘,便在離他身邊的魚塘往西不遠處,圍繞着近春園遺址的那一片水塘,便就是了。火燒圓明園的時候,這裡也被放了火,燒得只剩石頭一塊,如今被鑲在池中孤島之上,刻了幾個字,供往來學生遊人觀賞,感嘆。夏天的夜裡來到這裡,便能看到朱自清在他的散文里寫出的那番景象,只是荷塘雖還是當日的荷塘,天空卻已非當時之天空,多了些灰塵,少了些星光,而塘中的荷葉荷花,怕也是爛了又爛,生了又生了。時光就像高高低低的荷葉上的露水,倏忽之間,便不留痕跡地滑了過去。朱自清的腳印我們怕是踩不着了,心境便更無從追隨。倒是這小小一荷塘,被刻上了太多歷史的印記,一代又一代,每一行與之有關的文字,都在擴充着它的內涵。因此,如果不想讓荷塘之外的記憶來影響遊玩的興致,我們不妨冬天再來這裡,下着大雪更好,塘里結了厚厚的冰,再鋪上一層雪,除了白色還是白色,便把什麼都掩蓋住了。這時候,即若不會滑冰,到塘裡面走兩步,在雪上寫幾個大字,再打幾個滾,也是很大的快樂。 這一帶逛得差不多了,再回到東西主幹道。設若過二校門而不入,繼續往前,經過一座小橋,不多遠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左右看看,這條筆直的,寬闊的,兩旁巨樹參天的大馬路,便是清華的南北主幹道了。相較而言,尤其是在白天,我對夏天的南北主幹道更有偏愛,因為道路兩旁那些楊樹,枝椏繁茂扎堆在道路上方,一到了夏天,便把主幹道蓋得嚴嚴實實,即便外面下着大雨,裡面也只是漂着零星的水汽,至於雨停之後的滴滴嗒嗒,再配上透過葉間小孔灑下來的陽光,便又是另一番情境了。可是一旦到了冬天,樹葉被北風吹得一乾二淨,騎車在主幹道上,抬頭的時候,除了可以看到被樹枝劃破的天空,或者偶爾飛過的怪鳥,便只剩撲面而來的風沙了。不過主幹道的晚上,特別是夜深無風的時候,奶黃色的路燈一朵朵鋪撒開來,夜色便顯得柔和了。這個時候能夠獨自,或者有個伴,踏着樹影散散步,談談心,倒是非常醉人。而且一旦入了夜,季節在景物上的差異,便被黑暗抹去不少,只剩下些溫度,或者香味,而夏夜牽手乘涼,冬夜相依踏雪,便是各有韻味了。 從十字路口沿着主幹道往北走,我們還可以這樣來描述清華園。 首先它是個有很多教室的校園,除了二校門處的一教二教新水舊水,南北主幹道兩旁還分布有三教四教五教六教,其中新建的六教耗資數億,規模幾乎是其他所有教學樓的總和,深磚紅色的龐然大物,分成ABC三區,錯雜相通,像個迷宮。 其次它是個有很多食堂的校園,雖然眼看十五食堂成了超市,九食堂被關閉,八食堂成了保齡球館,但是光從這些數字來看,就知道清華的食堂之多了。如今依然開着的食堂還有7食堂,長方形總讓人看着有把它改成羽毛球館的十食堂,圓牆圓頂長了幾個貓耳裡面沒有柱子改成室內輪滑場相當合適的十四食堂,西區的其實裝不下那麼多人的萬人飲食廣場,紫荊公寓區新建的各抵得上三個普通食堂的桃李圓,紫荊園,不但補上了因改建或者關閉而降低的食堂容量,反而使得原有的食堂顯得空曠了起來。據說後勤的大媽大叔們正在考慮要給尚存的十四,十,七食堂都起上像桃李紫荊那樣美妙的名字,諸如郁章園,杞子園之類,雖然無力,我還是想表示一下反對,雖然十五,八,九不在了,但是因為十四,十,七還在,我們便能將它們記得清晰。可是倘若把十四等食堂也都改了名,怕不過幾年,還知道那十五個食堂的同學尤其是新來的學生,便寥寥無幾了,而那時候的清華學生,再想向別人說明清華食堂之多,也不再能夠拿個十四十五食堂出來便能了事,而是需把諸多食堂的名字一一背誦出來,雖然也能解決問題,卻失了簡潔之美。在我看來,這事一件極為悲哀的事。 走到南北主幹道的盡頭,便可以發現,清華園裡最多的建築,恐怕還是學生宿舍,除了30多幢老宿舍樓,光是眼前的紫荊公寓,就有本科生公寓十三幢,博士生公寓三幢,留學生公寓6幢。這些宿舍雖然進去一看就能發現很有豆腐渣的味道,但是相對老宿舍樓來說,條件還是相當好的。而且,若光從外表來看,也是整整齊齊很為壯觀的,頗有名校的風範,至少,拿出去絕對不會給清華丟人。 除了以上這些,清華園內還有超市若干,足球場四個,籃球場無數,巨大的圖書館一個,偶爾出事故的校醫院一所,煎餅攤,水果店,修車鋪若干,自行車無數,偷車賊數不清,保安以百計……也算是應有盡有了。當然,最多的還是學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數均在一萬三千以上,而其中以男學生居多。這個雖然從校園內男女廁所的比例不容易看出來,但是你只要去清華的教室,食堂,或者只需站在主幹道上看看來往的行人,甚或分析一下紫荊公寓本科生樓的男女分布情況,就會很容易得到結果:十三幢本科生樓,用來住女生的只有區區兩幢半,由此可見一斑。 最後我要用萬泉河來結束這段文字。雖然我很不願意這麼說,但是又不得不承認,萬泉河是清華的校河。萬泉萬泉,顧名思義,似乎這河水應該是來自於一萬個泉,考慮到這一萬大概是個虛數,因此,這河水應該是來自於很多眼泉,又考慮到北京這個一到春天就飛沙滿天的鬼地方大概不會有能冒水的泉(古代可能有),又根據我的觀察這個萬泉河裡面夏天通常流過發黑的淺淺臭水,冬天若沒有雪蓋着就會露出水泥砌過的河底和不勝數的垃圾,我想這裡的“泉”大概是指一些陰溝,或者下水道,或者工廠的排污口,美其名曰為“泉”,倒也是個不錯的主意。這條大陰溝從清華西門流入,沿着東西主幹道淌過那麼幾百米之後,便拐了個彎,穿過一座小橋,一路往北奔去,到校醫院附近便又改道往東,流經大禮堂後,圖書館前,之後又往北,在南北主幹道南側,過十食堂,28號樓,直抵清華最北,紫荊公寓區,再往東,過七號樓,博士生樓之後,最終從清華的東北角流出,就這麼橫穿了整個校園。因此,雖然在橫穿的同時它也污濁了清華的空氣,但是對它的校河名份,我們卻又不得不予以承認。我常常想,當年蔣南翔校長居然能夠把鐵路硬生生搬出了校園,給了清華園一條美麗的南北主幹道,和長久的寧靜,而這條萬泉河,我不奢望說,讓它改個道,但是起碼的治理,總該有吧,至少應該還清華園以純淨的香味。之所以說是“還”,是因為我想,萬泉河,一定是有過曾經的清澈的。不管怎麼說,就現在的情況來說,我們還可以這麼說清華園:它是個美麗的園子,美中不足的是那條穿過校園的“萬泉河”里的蚊子,也太多了些。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05: | 窮人的故事 | |
2005: | 笑口常開·大肚能容 | |
2004: | 兒童論壇是很不錯的 | |
2004: | 和GREEN2003:你的總結是很不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