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倫關係――君臣有義
在古代,「君」是指君王,「臣」是指臣民,現代社會君臣關係就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例如企業裡面有經理跟員工的關係,學校裡面有校長跟老師的關係等等。
在這些關係當中如何處好就很重要,所謂「君仁臣忠」。「仁」這個字是會意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二」,兩個人。是哪兩個人?自己跟他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所以是處處要替他人著想。君仁,是處處替下屬著想,甚至於不是只有替下屬著想,還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著想。當一個領導人有這樣的胸襟,這樣的仁厚之心,那下屬一定會很感恩他,一定會效忠他。所以「臣忠」,這個忠是忠於領導人,忠於他的本分、他的職責,忠於他的團體,這叫臣忠。君臣關係是道,仁與忠就是德。
(一)君仁
1.不聽讒言
在中國古代連家庭都有君臣關係。以前的家庭都是大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輩,就是領導者,整個家族的決策都要由他們來決定。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讀書人叫鄭濂,他們家族有上千口人,七代同堂,而且家庭和睦。與古人相比,現在是夫妻兩個帶一個孩子都不能和睦,甚至連兩個夫妻都搞不定,還會常常吵架。
千口之家能處得好,這可是大學問。明太祖非常佩服鄭濂,就請教他說:「你怎麼可以把一千個人治理得這麼好?」鄭濂回答一句話:「不聽婦言」。這句話不是駡女性,我們聽話要聽出它真正的意義在哪裡,不要只看文字表面而已。女人在古代受教育機會比較少,不接受教育就對古聖先賢的教誨,對做人的道理不懂。不懂做人的道理,眼界就會很短,心量很狹窄;就喜歡計較,使整個人心不平,流言蜚語、嫉妒紛爭,就開始出來了。
現在的「婦言」不見得是女人說出來的,男人沒真正受過做人處事的教育,也會常常跟人家計較得失,心量狹窄,這樣人的話就不能聽。所以我們要有智慧去洞察,不聽讒言,所謂「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搬弄讒言之人他的動機是要控制你,要讓你的家庭不和,讓你的團體不和。所以一個領導者要有智慧,拒絕讒言和搬弄是非者的離間。
2.公平
後來,皇帝送了兩個水梨給鄭濂,考考他怎樣將兩顆水梨分給一千個家人。鄭濂搬出兩個大水缸,裝滿水後,把大水梨一邊一個敲碎,使整個果汁滲到水缸里去,然後每一個人都分一碗梨水。這樣去持家就做到了公平。公平,人心就平;心平了之後就和,和諧安樂由之生焉。
在團體裡面太需要平等了,假如你對某個員工特別偏好,時不時就給他加薪,就給他一些獎品,其他的員工不服氣,慢慢怨氣一積累,到時候就爆發了。所以不止家庭內要平等,團體內也要平等對待。所以現在說企業裡面要有制度,做出了什麼樣的表現,我們才給予相應的獎賞,這也是建立在一個公平平等的基礎之上。
3.依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第
作為領導人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一個老師看到《弟子規》後很高興,他想我可以拿這本書好好教訓學生。他回去之後很興奮,隔天就開始像一個警察站崗一樣,看到學生哪裡錯了,馬上批評他:「不要跑,『事勿忙,忙多錯』」;「你的桌子怎麼整理的這麼差勁,『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一個多月之後,他覺得做得很辛苦,疲於奔命,卻收不到什麼效果。我就跟他溝通說,一個領導人,一個老師最重要的不是去命令學生做到,而是自己要先做到,要以身作則。他心念一轉,回去之後做法就變了,凡事先要求自己做到。所以有一天他自己整理桌子、擦桌子,當把頭抬起來一看,發現二、三個孩子也跟著他在擦,後來全班的孩子,都起而效仿一起動手擦起桌子來。他在那個時候內心很感動,覺得以身作則的力量真的很大。
後來他又帶學生去一個公園做教學考察,在這個公園裡面,他就很自然地蹲下去撿起了一個紙屑,撿了差不多二、三張。突然回頭一看,發現幾十個學生統統都在撿垃圾,他看見了這一幕眼淚都快掉下來。同時他也發現了一個真理,為人父母、為人老師、為人領導者最重要的是什麼?要以身作則,這個教育的力量、教化的力量、感化別人的力量特別大。
確實領導者一定要以身作則。孔夫子非常尊崇古聖先王,是因為古聖先王的德行是自己真正扎紮實實地做出來的。我曾經看過記載堯帝的一個故事。堯帝有一次下鄉去巡視,剛好看到兩個人犯罪正被押送。堯帝一看,馬上就跑過去問:「你們兩個犯了什麼錯?為什麼犯錯?」這兩個人就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我們已經沒有東西吃了,家裡的父母也都沒東西吃,所以我們只好去偷人家的東西。」堯帝一聽完,馬上就跟士兵說:「你把他們兩個放了,把我關起來。」士兵一聽都楞住了,怎麼可以把君王關起來?堯帝就說:「我犯了兩大過失,他們幷沒有罪。一是我沒有把子民教好,所以他們會偷人家的東西;二是我沒有德行,所以上天久旱不雨,這兩件事都是我的過失。」堯帝內心發出至誠的反省,馬上感動天地,當場雨就下起來了。
當一個領導人有這樣的一種胸襟氣度,有這樣的一種反躬自省的態度,他是全民的榜樣。他這個動作一做,全國人民馬上起而效法,瞬間整個國家的運勢就轉了,所以一個領導人能至誠的反省,時時能替子民著想,這個國家就一定會興旺。而這都是有道理可循的。在敘述商湯的一篇文章裡面記載湯王也是聖君,他就說「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老百姓如果有罪了,那不怪他們,因為我沒有教化好他們,都是我沒做好榜樣。所以君王的這種自我反省的態度,一定可以讓他的臣民非常感動。這些聖君用他的誠心能感動天地,那我們有沒有用我們的誠心感動家庭?所以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不是去要求我們的家人應該做到什麼,而是應先反省自己有沒有盡到本分。當我們有這種誠心,有這種反省的態度,連國運都可以轉了,更何況是一個家!
很多人說古代這些天降甘霖的典故,是不是神話?其實不是,為什麼這麼多感人的奇蹟,我們現在人都看不到?問題在哪裡?在於比起古聖先賢,我們的差距太大了。
古代這些聖君時時想到自己的過失,他們的德行都成為全國的模範,像周文王、周武王。很偉大的人都是把做人最根本的事情做到最好,然後感動全國人民。周文王對父親非常孝順。他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三次去向父親問安,看到父親身體很好,他內心歡喜;看到父親身體不適,他就覺得很難過。而且三餐的食物他都親自去查看。周文王是真正做到了「晨則省,昏則定」。孝是人的性德,當一個君王這樣做的時候,會觸動全國人民本善的心,就會帶動一個國家的孝道。《大學》裡面說「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個家庭的仁德之風,會帶動整個社會仁德的風氣。所以帶領一個國,帶領一個團體,一定是從自己修身,齊家做起,自然而然能治國、平天下。
《大學》云:「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領導仁德,則人民擁護,企業發達、國家興盛,而當你暴戾無道的時候,下場一定是眾叛親離。所以員工能否對領導的支援,也都取決於領導的態度和做法。
所以孟夫子對於君臣關係,有一段很精闢的教誨,孟夫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到,部屬對於領導人的態度都是取決於領導人的態度,所以一個團體帶不好,一個企業帶不好,誰要負最大的責任?領導人。所以當我們的組織,我們的企業帶不好,不能責怪部屬和員工,要先反省自己,要想到湯王那句話「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罪在自己,這是君對臣的一種態度。
4.關心員工的德行教育
有一個企業家曾經遇到一個很大的挫折,虧損了差不多七、八億。這樣的挫折幷沒有讓這個企業家灰心,員工與他一起同心同德,終於讓企業起死回生,不僅把事業拉起來,而且還做得很好。在最艱苦的時候,為什麼員工沒有離他而去,反而還肯這樣付出?
後來我們瞭解到這個企業家非常關心員工的做人教育,他用《弟子規》、《三字經》作為教材。而不是單純地培訓市場銷售技巧。作為領導者,他體會到現在的員工不懂得做人。而一個人不懂該如何做人,則人生是荊棘密布,一定會走得非常坎坷,他是把員工的成長,員工的人生幸福放在心上。正是他有這分愛護員工的仁慈之心,自然得到員工的愛戴。
每逢清明、春節這些傳統節日,這個企業家家中所有的子孫都要拜父母,感激養育之恩,是以孝治家的好家庭。當領導人有這分孝心的時候,下面的部屬會很感動,進而效法。當員工懂得孝道治家,員工的家庭也能夠和樂,而員工的家庭和樂了,員工的心態就會很祥和,工作也會做得好。
所以領導人不能只想到自己的荷包,還要念及員工的成長,員工的家庭。只要領導人有這樣的胸襟跟氣度,企業一定可以帶得很好。
(二)臣忠
1.勸諫
臣忠,是說下屬要忠於本分,忠於自己的職責,忠於他的領導者,忠於他的工作。臣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去盡心盡力,就是當領導人有過失的時候,要懂得勸誡領導人。所以在《孝經》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教誨,《孝經》提到「天子有爭臣七人」,當時候的天子只要有七個肯勸他的大臣,縱使他沒有很好的道德學問,「雖無道,不失其天下」,他的天下還可以維持下來;「諸侯有爭臣五人」,諸侯是古代帝王分封的國君,雖然無道,但是他有爭臣五人,則「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大夫是有官職的人,「大夫有爭臣三人」,只要他身邊有三個肯勸他的下屬,雖然自己道德學問不好,也不失其家,不至於把他的家族敗掉。
身旁有進忠言的下屬,這對於領導者一生事業的成敗至關重要。所以古代很多的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過失,他馬上勸誡君王。最有名的莫過於唐朝的魏徵。但勸別人能不能直言不諱?也要察言觀色,審時度勢。魏徵很有智慧,他一開始事奉唐太宗的時候就對帝王說:「我要做良臣,絕對不做忠臣。」魏徵是要透過這句話引導唐太宗思考。唐太宗很好奇地問:「為什麼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徵對唐太宗說:「忠臣都要殺頭,有的心臟還要被挖出來,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聽魏徵這麼一說,唐太宗哈哈大笑,但是在這個笑的過程裡面,唐太宗會思考:忠臣勸誡的時候被皇上殺了,這皇帝一定是暴君。假如我把忠臣殺了,我就變成暴君。所以魏徵這麼一講,是讓唐太宗明瞭要做肯納諫言的明君,也使自己和其他忠臣諫言時不必擔心性命不保。魏徵言語的智慧相當高,所以作為被領導者,講話的藝術也要不斷地去提升。
後來有一次魏徵勸唐太宗確實勸得非常激烈,唐太宗一時接受不了,氣得半死,很生氣地一路走回寢宮,邊走還邊喊:「氣死我了!氣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殺了。」這句氣話剛好被皇后聽到了,皇后看皇帝這麼氣,心想一定是魏徵勸誡唐太宗勸得太激烈了,他才氣成這樣。皇后也沒正面問皇帝到底氣什麼,反而接駕說:「恭禧皇上!賀喜皇上!」唐太宗一聽莫名其妙,我氣得半死,你還恭禧我,賀喜我?他不解地問:「你在恭禧我什麼?」皇后說:「皇上,一定有聖君出現,臣民才敢這樣直言不諱。」唐太宗本來氣得半死,一聽此話,突然就歡喜起來了。可見這個皇后勸諫帝王,保護忠臣的智慧也很高。
我們從這個故事當中可以體會到,一個皇帝也好,一個人也好,一生要能成功立業最不能缺少的是什麼?是身邊有真正能勸誡他的人,唐太宗沒有魏徵,沒有皇后,功業能做起來嗎?太難了!在魏徵去世的時候,唐太宗非常傷心,說了一段話:「以鏡自照,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的去世使唐太宗痛失一面鏡子。魏徵是我們作為被領導者非常好的榜樣。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部屬勸導領導者、勸導上司態度要柔和,「諫不入,悅復諫」,看領導人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再勸。「號泣隨,撻無怨」,縱使他不能接受,我們也沒有怨言,因為是在做該做的事,所以問心無愧。而勸諫的前提,是要領導者對我們的信任一定要夠才可以勸。
現在很多做部屬的人,他們都很怕勸長官,怕勸了之後連位子都不見了。所以人患得患失的時候,就不能夠循著理智、正氣去做事。古人說「無欲則剛」,這個「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他的心就不公正。所以現在很多公家機關的職員每天都在煩惱要跟哪一個上司,假如跟錯了,投錯上司,可能就前功盡棄,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以這樣的心境去跟領導的話,跟下來,人生會不會覺得很踏實?不會。以這樣的心境,每天不是在認真工作,而是揣摩上司的心態,他喜歡我們講什麼話,我們就去講那些拍馬屁的話;喜歡我們做哪些動作,我們就去阿諛奉承,這樣的日子累死了。
其實當需要你這樣阿諛奉承才會賞識你的上司,他能做得久嗎?所以思考要想得深,要想得遠。反而有些比較正直、直率的人,他每天只想著我做這些公家的事是對人民負責,是對國家負責,所以不管誰來當上司,我一定要盡我的本分把工作做好,也由於有這樣的態度,他的工作能力會日益提升。因為他認真工作,能力又一直提升,等到好的長官來了,他一定要用能夠把事情辦妥當、辦圓滿的職員,這個時候,機會不請就來了。所以只要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盡本分去做事,相信在我們整個人生的事業中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
2.知恩
在整個工作的過程中,相信也是有很多的上司、很多的長官對我們很照顧,很提拔。所以在工作過程遇到好的上司,不只是在工作能力上會指導我們,甚至於對我們的家庭生活都會很關心。所以一個人在整個人生工作過程中,我們要時時能念到這些曾經照顧過我們,曾經提拔過我們的領導、上司,這個恩不能忘記。
現實社會中,有一家公司開了二、三十年,剛好發生企業危機,兩、三個月,公司發不出薪資來,很多職員馬上把公司包圍起來,這個時候誰會得利益?沒有人得利益。做事逞一時的意氣,都沒有思考長遠一點,把公司一包圍起來,公司的營運就下來了,老闆更無法經營,職員本身的工作也沒有了。所以常常意氣用事,就會做出一些讓任何人都不得利益的後悔事。
其實我們思考一下,這個老闆二、三十年來要扛多少風險,要承擔多少責任,部屬有沒有想過?員工只想著我每個月領薪水就好了。可當企業發生一些經濟上的危機時,這些老闆每天要去為公司運營打算,可能所有的員工在睡大覺的時候,老闆還在為籌措資金、擺脫困境苦苦思索。所有的員工這二、三十年能夠有穩定的家庭生活,有一份功勞絕對要記在領導身上。而二、三十年的這個功勞卻因為兩、三個月薪水付不出來,就跟老闆這樣反目成仇,人確確實實不能做這種缺德的事,不能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有一句話說「勿以小嫌疏至戚,勿以新怨忘舊恩」,一個人不要因為小小的嫌隙,一個小小的摩擦,就疏遠我們最親的親人,不要因為新的一些小小的怨恨就忘記了可能幾十年的恩德。所以老闆的人生也有起起落落,當他在低潮的時候,你卻拿著刀捅他一下,這樣太沒人道了,這樣搞下去一定都搞得兩敗俱傷。
我曾經在新聞當中看到,韓國人在十多年前發生了金融風暴,那個時候東南亞非常多國家的經濟都瞬間垮下來,很多韓國的職員拿著自己家裡的錢跑去找老闆說:「老闆,你不能倒,你倒了,幾百個家庭都出現狀況,我們的錢你先拿去周轉,公司一定要營運下去。」這就是同舟共濟的態度。韓國人這種對領導的態度是跟誰學的?跟我們中國的聖賢學的。現在這一幕能不能在中國人的社會看到?現在中國人學到哪裡去了?學到西方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了,這樣下去,國家不能團結,企業不能團結,家庭也不能團結。所以我們為人部屬要理智,要能夠彼此互相團結幫助。要好好來珍惜我們的中國文化,再造更圓滿的君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