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迪: 如何看待我們的父母? |
送交者: ISF 2006年08月06日11:42:18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110558
這幾天,罈子從潔雨的文章,議論為人父母之道,子女的孝道,讓我感慨良多,不吐不快。身為子女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我們的父母?特別是那些所謂有缺陷的父母? 潔雨的故事在當時的社會很常見, 她提到的事情很多我們也經歷過, 這在當時不是個別現象, 那時候差不多每天都有很多類似,有些可能還更嚴重的事情發生。 如何解讀我們的父母當年的行為? 我想,首先有必要了解那一段歷史,知道在那個年代,那個社會發生過什麼事情。然後在這個背景下認識人們的所作所為,才是客觀地反映行為的本質。 在中國過去的兩千多年,人們的傳統道德觀一直以孔孟之道為本。到了近代, 中國落後了, 遭受西方列強蹂躪,凌辱, 令國人反思, 尋求強國之路。“五四”時期,新青年提出“打倒孔家店”,學習德先生,賽先生(即西方的民主與科學)。“五,四”運動後,孔孟之道才不再為統治者立為治國之本。四九年以後, 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成為立國之本, 崇尚的是階級鬥爭,暴力革命,批判人性論。六六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 這種思潮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那時提出的口號是“造反有理!”“徹底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世界!” 所謂舊世界,就是封資修: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封建主義的;西方的文化(古典的和現代的)都是資產階級的;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的文化(即使在五十年代是正確, 可接受, 學習的東西) 也是修正主義的, 要全部給予否定,批判。自此, 人類文明的結晶, 包括中國的傳統道德文化, 幾乎被破壞殆盡。毛澤東說: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不是做文章, 不是繪畫繡花, 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逼,文質彬彬 , 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愛是什麼?“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也沒有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們只能提熱愛毛主席,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集體,愛只能階級友愛, 只有無產階級的愛。什麼"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 河深海深不如黨的恩情深"。 愛情,親情,父慈子孝都是四舊, 應該批倒斗臭。。。。。。 父母那一代人就是生活,成長在一個這樣的時代裡,決定了他們不得不承受如今我們不用承受的負擔和苦難。在那個“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 天天講”的年月,人性失落,人與人之間已沒有友誼可言。為派性夫妻反目,離婚,為出身,為革命前途子女與父母劃清界線,揭發父母,把父母揪上批鬥台,。。。。。。父母們除了上班,還要整天面對各種政治運動、階級鬥爭,周一~周六晚沒完沒了的政治學習,批鬥會,有些人回到家還要防範親人、鄰居的監視、揭發,他們心力交瘁。另一方面,物質匱乏,終日為溫飽而掙扎。父母們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含辛茹苦地養育孩子,真是不容易!如此惡劣,粗糙的環境,造就了粗糙的生活,粗糙的感情,我們實在不能奢求每個父母能做到有風花雪月的情致,春雨潤物的聲音去教育兒女。 其次, “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一直是國人祖祖輩輩教育子女的信條。在這樣的社會裡,從為人子女的挨打受罵到為人父母后重蹈復轍,一代代周而復始, 人們對此熟視無睹,逆來順受,認為那是天經地義,是愛孩子的組成部分。時至今日,這些還是部分父母信奉的育子哲學。而我們現在跳出了那個社會, 接觸了一些新的觀念,傳統的中國文化和西方現代文化有了參照比較, 自然而然會引發我們從新的角度去審視這些傳統教條,而產生不同與我們父母的結論。 還有, 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一個人的受教育水平和知識水平決定的,而這種認知能力又決定了一個人對其子女的教育能力。在中國廣大的農村,邊遠地區,有多少孩子沒有上學讀書的機會啊?貧窮是一個主要因素,但一些父母由於本身是文盲,對教育認識的短視更是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終生幸福。多少農村的孩子沒有來得及完成初等教育的訓練就早早走向社會謀生,尤其是女孩子,很多隻念完小學就退學打工。並非每一個人都有我們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父母的客觀的支持,我們是不可能完成我們的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的本科教育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自然也就談不上後來的什麼碩士,博士教育了。相比之下,我們真是幸運的一群人。我們不能要求我們的的父母,能具有象我們這樣在學校里度過了近二十年春秋的人的認知水平。 客觀地說, 父母不欠我們什麼 !沒有父母, 哪裡有我們?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人,讓我們完成了高等教育,為我們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作為子女的就應該懷有知恩感恩之心,承然,父母可能有很多做得不對的地方。我們自身並不完善, 何以要求我們的父母完美? 很認同這樣的話:消除骨肉間隔閡的最佳途徑,就是以寬容的態度去理解對方。只有了解並認可了他人的苦難,才會以一種豁達的心態去看待自己所經受的苦難。 親情不光是愛,也是道德與責任,做父母的有做父母的責任,做兒女有做兒女的責任。即使是父母沒有盡責,也不能成為我們不盡兒女責任的理由! 人都是由近推遠的,先親其親人,愛其親人,然後才能推至他人。這世界上給我們最大恩惠的便是我們的父母,知恩圖報是為人子女應有的道德與責任。不知愛父母,遑論愛國愛他人?!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