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能夠與之媲美的似乎只有弘一大師「夕陽山外山」一句。
GOOGLE了一下“從頭越”似乎是指從頭開始或重新跨越。
“[題解]1935年1月6日,紅軍攻克遵義,8日克婁山關,同日召開遵義會議,改變了
左傾機會主義的領導。由於張國燾不服,私自帶走紅四方面軍;2月26日再克婁山關
時,損失頗大,長征的戰略任務受到挫折。
[注釋](1)霜晨月:西風、雁叫、霜晨同為秋天景象;疊句,類似音律之和聲。
(2)漫道:徒然說。(3)從頭越:從頭開始;隱語戰略任務受挫,從頭再作部署。”
“〔從頭越〕重新跨越。”
“ 這首詞似乎分寫兩次攻打婁山關,連郭沫若先生也產生了這樣的誤解。1962年
5月,郭沫若在《人民文學》發表《喜讀毛主席<詞六首>》,說:《婁山關》所寫
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闋寫的是紅軍長征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闋所寫的是遵
義會議之後,繼續長征,第一次跨過婁山關。毛澤東以郭沫若的口氣,對文章進行
了修改,糾正了原文的錯誤,明確指出,詞寫的是一次戰鬥,不是兩次戰鬥。文章
說:“詞是後來追寫的,那天走了一百多華里,指揮作戰,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哼
詞呢?南方有好多個省,冬天無雪,或多年無雪,而只下霜,長空有雁,曉月不甚
寒,正像北方的深秋,雲貴川諸省,就是這樣。‘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據
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
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