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經——女兒的童謠 |
送交者: Conniek 2007年01月02日15:18:01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女兒小的時候,我少不了和其他媽媽大談媽媽經。呀呀學語的孩童很難區分人稱代詞“你”“我”“他”。我老公編了一首童謠: 你、我,他,是一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一個小娃娃。 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做遊戲。爸爸先說歌謠,第一次面向寶寶,第二次面向媽媽,不同的人稱不同的手勢;媽媽說歌謠,做手勢;然後寶寶說歌謠,做手勢。幾次下來,寶寶完全明白了人稱代詞的用法。 父母自編歌謠故事甚至小遊戲,應情應景,小孩自然容易理解,也常起作用。如女兒小時候洗澡的時候很不愛洗頭。我就給她編了個故事,說她的頭髮就像一個大森林,裡面住了很多小細菌。如果不洗頭,小細菌就會生很多很多,弄得寶寶痒痒臭臭的。媽媽給寶寶頭髮打了泡泡,小細菌就以為下雪了,紛紛跑出來玩。細菌媽媽忙跑出來說危險,快回家。可小細菌們就是不聽話,這時寶寶媽媽一衝水,小細菌和細菌媽媽就被衝進黑暗的下水道里去了。 女兒上幼兒園,實在是鬥爭了好一陣兒。下班回來,我和她在院子裡玩起了遊戲:她是媽媽,我是寶寶。我嗲聲嗲氣地央求她:“媽媽,你今天別上班了,在家陪我一天,好不好?”她溫柔而又爽快地回答:“好,媽媽今天不去了,在家陪寶寶。”停!我馬上修改劇本:如果這樣,媽媽工作就丟了,誰掙錢給你買好東西呀。重來,這次小媽媽耐心地說,“不行啊,媽媽得上班啊。那你得早點來接我。”“好!”“你第一個來接我。”“行!”不行,我又得修改劇本….. 一次一次,劇本修改到我想要的結果,她不斷地說服我這個“不聽話的孩子”。說服了遊戲中我的同時,她也完全明白了做媽媽的苦衷。 孩子生病,上醫院、吃藥打針都是個費勁的事兒。每次上醫院前,我得一遍又一遍講勇敢的小兔灰灰上醫院的故事。最後我家寶寶也勇敢地去了醫院:吃藥時閉着眼睛張大嘴,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打針時趴在媽媽的懷裡一動也不動,眼淚含在眼圈裡,忍着不讓掉下來。看她那副堅強樣兒,我的鼻子都酸了。 別的媽媽跟我說,你家的寶寶真懂事。我說我真的着實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啊!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