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仁”到“和”:《論語》和《道德經》 |
送交者: ucando 2008年07月03日12:50:10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從“仁”到“和”
......
《論語》和《道德經》是中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兩部著作。
1.2萬多字的《論語》歸結為兩個字,“人學”:《論語》的中心就是一個:怎麼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人怎樣才是有道德、有文化的君子?”
孔子曾為自己做如下總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對自己人生的描述,成為後世劃分人生的標準。張豈之這樣分析:“孔子十五歲就立志學習,成為君子;到四十歲才不搖擺、不動搖;‘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事物發展軌道,即規律性,這個時候才知道事情是怎樣發展的;六十歲什麼話都能聽得進去,無論批評還是表揚都覺得對自己有好處。”,“古人六十已經是高齡了,相當於現在的八、九十歲,我今年八十歲了,耳朵仍然不順,我喜歡聽好的,不喜歡聽不好的話。我達不到孔子的境界。”
儒家一個重要的價值觀是“仁”,孔子曾用四個字對學生解釋“仁”的含義:
仁者愛人。具體做法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做到這一點還不夠,真正的君子要“己欲利而利人,己欲達而達人”,你自己要站住腳必須使別人也站住腳,你自己要發達,也要讓別人把事情做成功,這是君子應有的氣度與胸懷。如果說“仁”是孔子對君子修養的一個基本要求,那麼他的進一步要求就是“和而不同”,這也是孔子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價值觀。張豈之這樣解釋:“不同的方面相互結合,叫做和;沒有其他東西結合,單一的東西就叫做同。‘和而不同’與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是一個含義,這一概念在國外受到熱烈歡迎。”
道教和儒家幾乎在同一歷史時期產生和發展。老子的著作《老子五千言》,也稱為《道德經》,裡面闡述的最重要的概念只有一個字,“道”。道,在春秋末期即指道路,引申下來就是規則、規律。天地從無到有,天地中間這一塊空間,老子為它取名為‘無’。‘無’沒有形象,不確定大小,相當於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萬物便從這不確定中慢慢產生。
老子這樣描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從這樣的推論中告訴人們,天道是自然而然的,人應該學習天道,讓生活也變得自然而然。道家的思想在後世被尊奉為智慧的最高境界,並在不斷地與儒家思想互相滲入,構成中國文化的主幹。
......
http://www.china-tribune.com/services_xx.asp?ns_ntid=37&ns_id=158
|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