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看《圖圖的故事》動畫片,總是不斷地樂得笑出聲來。爸爸媽媽聽了,也不由地替她高興。
女兒八歲了,對物質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每次滿足了她的要求,她就很開心。而要求被拒絕了,她就不快樂。次數多了,快樂與否與物質滿足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慢慢地讓爸爸媽媽開始有點頭疼。
諸葛孔明在給孩子的家書中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現在的小孩子生活條件好,物質欲強,很難理解“儉”的意思,所以在德行的培養上,父母總感束手無策。與實際行動脫了節,就算熟讀“一針一線,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唯儉”,還是顯得無力。
這樣想,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卻有“錯誤在於孩子,需要父母糾正”的潛意思。而這潛意思,正好給了父母錯誤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後人理解是父母對子女應該嚴厲的意思。這其實是曲解,因為這句的下句是:“教不嚴,師之惰”。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嚴厲應該是老師的做法,而不是父母的做法。父母的做法在前面的句子裡面有清楚的交待:“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說得更加直接一點就是“身教勝於言教”,孩子的言行之所以令父母不滿意,其實是父母自己沒做好,讓孩子“習”去了。歸咎於孩子,父母失德更甚,孩子何其冤枉也。可惜的是如今的父母自己物慾強烈,卻希望孩子品德出眾,實在有如鏡中摘花,水底撈月,可嘆。
“外求不得,反求諸己。”孩子教育上,也是如此。古人早把問題的癥結和解決問題的原則告訴我們了,可惜我們太驕傲了。
寫此文以自勉,並與童壇諸友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