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學1而時2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6,不亦君子乎?”
【注釋】1.學:謂學習,但不是指狹義的學生的學習,而是指人從一出生就開始的對環境的學習,呀呀學語,學步,學吃,學會對環境的適應等等。
2.時:《史記·呂太后本紀》:“時與出遊獵。”意謂經常、常常的意思。
3.習:《易·坤·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易·坎·辭》:“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易·兌·象》:“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既知其以生有習,然後民特從命也。”盧辯註:“生,謂性也;習。調也。”這裡用為調節之意。
4.說:(yue悅)《詩·召南·草蟲》:“我心則說。”《詩·北風·靜女》:“說懌女美。”《詩•鄘風•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說於桑田。”這裡用為喜悅之意。
5.朋:《易·解·九四》:“解而拇,朋至,期孚。”《廣雅·釋詁三》:“朋,類也。”《正字通·月部》:“朋,宮中同類亦曰朋。”《徐霞客遊記·楚游日記》:“其中怪石層朋,采艷奪眺。”這裡用為“同類”之意。
6.慍:(yun.韻)《詩·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慍於群小。”這裡用為惱怒、怨恨之意。
【譯文】孔子說:“學習而又經常調節自己,不就是很喜悅嗎!有同類思想感情的人從遠方來到這裡,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不理解我,而我也不惱怒、不怨恨,難道我就不象一個君子嗎!”
【說明】按照宋儒的解釋,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學習而且還要不斷地去溫習、練習,唉喲,真是太累了!這種逆反心理一出現,也就不想學習了。因此,現代很多人反對孔子,老八股,腐朽!其實,孔子的本意並不是如此。這個“習”字,只是後來有人用它作為溫習、練習的意思,其實並不是這樣。“習”為調節之意,這在《易經》坎卦中已經使用了。《坎·辭》:“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主要描述的是農業水利灌溉工程的問題,其關鍵在於水量的“調節”。既不要加深水庫,亦不要加高堤壩;對於“調節”,要人們有誠信,而計度人們的思想的目的,則是在於掌握人們的思想動態,是要人們相信統治者的言說,尊崇統治者的言說,從而使水利灌溉工程能夠順利地建設成功。能夠充分地利用水資源,則是農業生產的最大保證。《兌·象》亦是講水利工程的,也講到“習”。《坤·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中也講到“習”,亦是調節之意。孔子的意思是,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調節自己,不也是很喜悅嗎!這實際上就是現代的心理學所強調的心理健康!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每天根據新情況學習以及調節、調整自己的心態,哪有不喜悅、不愉快呢?太陽在運轉,地球也在運轉,人世間瞬息萬變,凡事都在變化,都在發展,每天都有新的東西出生、問世,在改變着我們的生活,我們不學習行嗎?我們不調節、調整自己的心態行嗎?因此,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調節過程,由不懂到懂,由不明白到明白,懂之前的心態與懂之後的心態就不一樣了,採取的行為方式也就不一樣了。所以,根據實際情況調節了心態,選擇了新的行為方式,就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一個心懷坦蕩蕩的人,他每天都是愉快的。深刻地領會、理解孔子的這句話,也就能做好一個人了。
現代心理學家把人際交往看作交流、溝通的過程。認為人際交往具有3種基本功能。①信息溝通功能:交往是人們傳送、接受信息的過程。在交往當中,人們不僅傳、受信息,而且也在形成着信息。例如通過交往,人們了解對方的觀點、立場,並形成關於對方的估計。交往可以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的進程和動態,是研究人的認識過程時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②調節溝通功能:藉助於交往,人不僅可以調節自身的活動,而且也可以調節別人的活動,同時並接受來自別人的調節影響。在交往過程中,人可以影響夥伴活動的所有構成要素,如動機、目的、規劃、決策、動作的完成和監督等。在交往過程中,也實現着活動的相互推動和校正。在群體中,成員活動間的相互調節是使群體形成為共同活動的複合主體的重要因素,並形成着共同活動的特徵,如活動的共同風格、動作的同步化等。③情緒溝通功能:交往是人的情緒狀態的重要決定因素。人的整個情緒領域都是在人們交往的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這些條件決定着情緒的強度水平,情緒的緩和也是在這些條件下實現的。生活經驗表明,人們往往都是為着改變自己的情緒狀態才產生進行交往的需要的。
人是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雖然有相同的外表,形貌,但從思想上來說,沒有絕對相同的思想感情。人們往往是對某一件事有相同的看法和認識,但其它方面卻就會不一樣了。古往今來,人們對“愛情”就一直沒有說清楚,對“美”也沒有說清楚,對“是非曲直”也是沒有說清楚。所以,一旦有一個與你有同類思想的人前來,你當然就會很快樂了。既然有同類的思想感情,那麼,研究、討論起問題來,也就會很輕鬆了。按照宋儒的解釋,有朋友自遠方來,就會快樂。當你作了一件你認為是正確的事,你的一個朋友不遠萬里從美國跑來罵你一台,你會快樂嗎?“朋友”這個詞在現代是泛指,凡是認識並比較熟悉了,就可以稱之為朋友,如酒肉朋友等。在先秦時期,一般熟人就泛稱鄉黨。每個人對人對事的思想見解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只有同類思想的人才稱為“朋”,能互助合作的就稱為“友”。
接下來就講到“懷才不遇”的問題了。如果是一個心理很健康的人,滿腹經綸而沒有派上用場,他不會“慍”,也就是不會惱怒,不會怨恨當官的不用他。因為他知道這裡面的種種原因,他調節自己的心態,順時應勢,不怨天尤人。而若是一個心態不正常的人,他若是肚子裡有點知識,便巴不得到處賣弄、炫耀,若有人不用他的那點知識,他便會惱羞成怒,就會怨天尤人,凡事都怪別人,自己一點沒錯。所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也就是個君子了。
總結這一節,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在很早的時候便知道了心理問題,要保持心理健康;經常調節之,調節什麼呢?當然是調節自己的心、身,使自己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孔子生在魯國,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一生不得志。但他終生致力於整理文獻和從事教育,且“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且“人不知己不慍”,可見他的心理是非常健康的。因為也只有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君子,成為一個聖人。接下來兩句,其重點也在心理健康,有同類思想感情的朋友來了很高興,別人不知道我的所思所想,沒關係,我也很高興。這個“不慍”,實際上也是一種快樂。《論語》為什麼把這三句話排在最前面,是很有用心的。只有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才能往下繼續學習。只有調節好自己的心態,才能適應這個社會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