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職場中得到的育兒啟發 |
送交者: 香焦葉 2011年01月20日22:08:47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1) 讓孩子從小會作人 初入澳洲職場時,我對處理人際關係信心滿滿。咱是讀着《三國演義》、伴着激烈競爭長大的,澳洲人是心無旁騖、無憂無慮玩大的,作事作人咱一定不輸他們。可真深入群眾後,我有點傻眼。那些二十郎當歲的澳洲人咋就那麼會作人呢?一份報告即使明顯是你出了錯,他們也一定會婉轉地說:“也許是我誤解了什麼,你看,這個數據我搞不懂。” 不曾飽經世故的澳洲年輕人為什麼這麼會作人?這個問題,我前幾天找到了答案。 同事珍妮前些天把9歲的女兒路西和女兒同學瑪麗接到公司來玩,同事讓兩個小傢伙共同創作一幅 畫——《悉尼的聖誕節》(這幅畫是要參加社區的美術比賽的)。下邊的對話是我無意中聽到的。 路西說:“我們的畫要和別人不一樣才能得獎。” (嘿,一下子就看到問題實質了) 瑪麗說:“我想過了,我們畫悉尼歌劇院,它是白的,我們就把天空畫成紅的,這樣好看。 路西說:“對不起,可能是我誤解你了……(這話聽起來真耳熟),我想天空當然應該是藍的。“ 瑪麗說:“你說得對,但紅色配白色更漂亮,這可使我們的畫更引人注目。不過如果你喜歡藍色,我 們也可以畫藍色的天空,但是……“ 聽到這裡,我突然有個頓悟,我們大多是成年以後才開始有意識地學着與人相處,他們 卻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雖然我們也會常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學校也會安排 一些團隊作業,但,我們往往只重視玩和作業本身,其實懂得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觀 點,同時又顧及別人的感受才是讓她受益終身的“技能“。 (2) 與其苦學樂器不如掌握雙母語 進來,海外的華裔孩子也興起了學鋼琴。我是覺得如果孩子有興趣學我一定支持,如果她意願不強烈,我寧願讓她用學鋼琴的時間去學中文。雙母語絕對會使她受益終生。 我一位朋友所在的澳洲銀行招聘,條件就是中、英文純熟。還有一家知名大公司招一名會計,條件竟是了解亞洲文化,身在澳洲職場,我深知澳洲企業對中英文熟練的人才的需求是在與日俱增。其實,就算拋開功利考慮,一個人如果擁有雙母語,可以自由遊走於兩種文化間,該是多麼愜意的事。 你可以欣賞原汁原味的中英文小說、電影,可以同時擁有兩個圈子的朋友,更不用說外出旅遊帶來的便利。 鋼琴麼,只要他能有基本的音樂修養,能彈些簡單的曲子就足夠了,而要達到這個要求,實在也不用從娃娃苦練。(我一個好朋友就是從中學開始有一搭無一搭學的。其實,我不反對孩子從小學些能啟發創意的技能,像畫畫) (3) 良性攀比 一談到“攀比“,人們的反應總是兩極,要麼,因為孩子不如別人而罵人,要麼,乾脆不比。我覺得良性攀比還是必須的。還回頭來說路西和瑪麗。一次,瑪麗的畫得獎了,路西的沒有,俺同事珍妮就幫孩子詳細的從色彩、構圖等角度比較了她和瑪麗的畫的差距,比完了還說:”寶貝,這沒什麼難的,你也能做到。“ 無獨有偶,這句話我在澳洲職場也聽到過。一次,老闆暗示我和另外一個澳洲同事逐漸取代某人,我聽後覺得不可能,理由是:“那傢伙和銀行的關係我們比不了,他能拿到的貸款我們拿不到。“ 澳洲女同事卻信心滿滿地說:”你一定能行。“接着就給我詳細分析了我和那人的優缺點,結論是,“只要把銀行產品搞熟,她能作的你都能作”。事實證明她是對的。 拉雜寫點從澳洲職場中得到的育兒啟發,拋磚引玉吧!(引磚也行呀) ( 青草令)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0: | 為什麼國外教育的孩子比我們的孩子更成 | |
2010: | 從今天起,做一個低俗的人 | |
2009: | 在怯場的背後--- 也說在中國人中普遍存 | |
2009: | 繼續探討中國文化 | |
2008: | 媽咪好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