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出國探親的老人:少操閒心偷點懶,輕鬆當個好奶奶 |
送交者: 依山流影 2011年04月27日18:21:4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少操閒心偷點懶,輕松當個好奶奶 ――教你幾手探親老人帶孩子的“歪門邪道” 絕大多數出國探親的老人都擔着幫助子女看孩子的重任。雖然幫了孩子的大忙,又可以享受許多親情團聚的樂趣,但是說實話,帶孩子不僅很累人,而且有時很“煩人”,對大多已經年過花甲甚至古稀、尤其是一些病殘力衰和獨來獨往的老人,大多都有力不從心而又無可奈何的感覺。但是重任在肩,扛不了也得扛,還要在孩子面前裝英雄,稱好漢:爸媽我身體好着呢,帶個把孩子累不着;還有一條重要的,老人們來到一個新的國家,生活環境變了,育嬰理念變了,帶孩子的具體要求和方式方法也與國內有很大差別,如果還拿國內那老一套帶孩子,有時不僅事與願違,落下費力不討好的埋怨,甚至還會違反旅居國的法律,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 基於這些,収集整理了一些可能有益於了解美國國情、便於入鄉隨俗、順應自己心力、帶好孩子的經驗,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開篇先來說幾個似乎有點“荒唐”的話題―― 一,儘量不抱或少抱孩子。 抱孩子是國內帶孩子必不可少的事兒。根據經驗,抱孩子有兩大功能,一是哄得孩子不哭不鬧,二是可以增強親情關係,好些做父母、當爺爺奶奶的,隔會兒不抱孩子,還心痒痒手痒痒呢。 可是到了美國,情況有變:美國不興抱孩子。筆者親眼見過一些美國老人,不僅自己不大抱孩子,還叮囑兒子媳婦少抱孩子。還有一位幫助美國人看孩子的老人說,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託我幫他帶帶孩子。開始送孩子來時,總是叮囑我,孩子放到地上自己爬着玩就行了,千萬別抱啊。老太太說,開始我以為人家是怕我累着,或者說的客套話,我覺得帶孩子不抱孩子,這會屈着孩子,所以每次孩子哭了就抱起來哄哄。結果叫孩子父母看見了,再一次地向我提出要求,叫我不要抱孩子。弄的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了。之後注意了,孩子餵飽了,喝足了,就按照他爸媽的囑咐,往床上、地毯上或草坪上一放,我在一旁看着,注意孩子的安全。孩子哭就讓他哭幾聲。後來漸漸地習慣了,孩子自個兒玩的好着呢。 為什麼美國孩子不興抱?有兩個原因:一是大人忙,沒有時間抱;二是從小就培養孩子自立自強的能力,而且這個原因是主要的。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我想還有兩個好處,別累着,別摔着孩子。 二,不要端着飯碗追孩子餵飯。 在國內,大人端着飯碗追着孩子餵飯的事多的去了,一些探親老人不經意中把這個作法帶到囯外來了,原因是怕孩子餓着,目的是想讓孩子多吃點東西。心是好的,效果不好,叫別人見了笑話不說,更有可能養成孩子水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毛病,像國內有些富二代、富三代那樣,上大學了,還要帶個保姆。 記得有位朋友在談論中美兩國飲食文化差異時說,一個重要的差異表現在孩子吃飯上:一個喂,一個不餵――中國,想盡方法讓孩子多吃點、吃好點;美國,不興這個,我把吃的喝的准備好了,你愛吃什麼吃什麼,愛吃多少吃多少,自己選,自己拿,自己吃。 開始我也有些擔心,這太放任了,孩子不吃怎麼辦?弄的滿臉滿身滿桌滿地的飯萊怎麼辦?遲遲不敢放手。實踐證明,這些顧慮是多餘的。兩個小外孫女,自主自立性很強,稍微大一些,也就是一歲左右吧,不僅不讓你餵,吃飯時你想坐在旁邊看着,都連聲地喊“No,No,No”。無論拿碗、拿早點,也愛自己動手,大人幫她倒點牛奶就了。不想吃、吃不飽的事也有,但無需擔心,肚子餓了,她們會主動說,“姥姥姥爺,我餓了。”或者自己不聲不響地找點東西吃開了。吃飯時杯盤狼藉的現象更難以避免,我們不着急,不指責,當成飯桌一景,說說笑笑中,幫她們一步一步地改進提高,用了不長時間,滿身滿桌飯水的現象也秘不見了。 我們更看重,孩子在“自食其力”過程中収獲的那些無形碩果――自立自強的意識 ,自立自強的能力,自立自強的信心 ,相信這些無價之寶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不用餵飯,少勞神也少費勁了,可以也很必要圍繞飯桌做點別的事情,如:摸清孩子的飲食愛好,給孩子多備一些愛吃又有營養的食品;拾遺補缺,勸說孩子多吃點蔬菜水果,不吃(幾乎不太可能)少吃一些垃圾食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安全,不要讓孩子吃劣質、過期、太燙或太涼的東西,等等。 還有類似好些事情,都可以讓孩子慢慢學着自己做,大人既省了力氣,又能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理能力。比如: 三,讓孩子學着自己穿衣服。 比如Y先生家的兩個孩子,早先給他們穿衣服時,這個睡眼惺忪地不讓穿,那個嫌大人拿的衣服不對眼,大人慢聲細語的勸說,着急生氣的吆喝,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 後來,不滿三歲的老大提出要自己穿衣服。並且從此之後,他都是自己挑衣服,自己穿衣服。開始是顯得笨而八嘰的,衣服穿倒了,扣子扣錯了,左腳的鞋子穿到右腳上,右腳的鞋子穿到在腳上……可是時間不長,不僅衣服穿的規規正正,衣服的樣式、圖案、色調都挑的很協調,就連腳上的鞋子襪子也都協調配套。 老二呢,看着姐姐這樣做,跟也着學了起來,自己早早地挑衣服、穿衣服。大人要想幫幫忙,人家還連聲甚至沒好氣地說:“不要!” 要知道,兩個孩子的衣服都很多,掛滿了衣服間,各另還有好幾箱,大人想給找件衣服都很費勁,可人家這麼小的孩子,有時叫大人抱着,有時乾脆自己搬個小椅子站上,一件一件地翻找,沒有絲毫不耐煩的樣子。自己找衣服、穿衣服的過程,不僅讓孩子穿的稱心如意,還培養了他們的耐性與審美能力。從大人的角度,又少操多少心費了多少力呀。 四,不要摟着孩子睡覺。 中國人愛摟孩子睡覺,覺得那是親,那是愛,大人孩子也都睡的安生踏實。 這個拿到美國也行不通。美囯人認為,摟着孩子睡覺容易壓着孩子,而且確也發生過壓傷壓死孩子的事故;摟着孩子睡覺,也容養成孩子的依親心理,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所以孕婦住院生孩子時,醫生會再三叮囑:不要摟孩子睡覺;孩子定期體檢時,醫生還會檢查你:摟孩子睡覺了沒有? 在美國住久了的父母,大多在妊娠期間,就把孩子單睡的小床買好了,把孩子的溫馨小屋布置好了,孩子生下來就讓孩子自己睡。在一家大學的學生家庭公寓居住時,見着一對年輕夫婦,生了孩子,寧可把書籍、電腦搬到外頭,也要把書房改成孩子的臥室;出門時,就把孩子放到一隻嬰兒籃里提着,很少見他們抱過孩子。 孩子生下就自己睡,有的比較順利,有的則是難度很大,不僅孩子哭鬧的很厲害,大人也跟着心疼難受,弄得全家人都睡不好。按照美國人的經驗,“哭就讓他哭會兒,不大緊的”,可是中國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下不了那個狠心,孩子哭鬧了,趕緊跑過去又是抱又是哄,有的乾脆;“別分了,摟着吧。”也有不少人摸出一些經驗,有的分成“分窩一分床一分屋”三步走:有的三步併作兩步行:先陪孩子睡一陣子,等孩子睡着了,習慣了再離開他們。總之,許多父母、爺爺奶奶,在這上頭沒少費心思、動腦子,沒少費勁兒。負有帶孩任務的朋友,不妨也動動腦筋,看看還有別的什麼好招兒,儘量別走回頭路。 還要羅嗦兩句:孩子自己睡,床也很有講究,或者有護欄,或者落地鋪,或者床腿做低些,千萬不要摔着孩子了。有的在孩子屋與大人房之間聯個錄音傳聲器,孩子有點動靜,大人就馬上就能知道,省得分睡後牽腸掛肚的。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0: | 李永: 我所知道的王立山醫生 -談華人醫 | |
2009: | 教小孩認字的好卡片(flash) | |
2009: | 幸福人生講座(十二):女兒也不能寵 b | |
2007: | 關於婚姻話題的結語 | |
2007: | 婚姻如房子不是破車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