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有點兒反常,上周兒子有點兒上火,嗓子都啞了。我給喝了祛火的沖劑,同時調整了飲食,到周六的時候基本好的差不多了。周六下午LG接的兒子,囑咐他不要給亂買東西,可是等我看到兒子的時候,他正拿着一包薯條在吃。
我心裡這火呀蹭一下就躥上來了,見我表情不悅,某人強辯是兒子非要買的。平時我極少給兒子吃垃圾食品,何況現在嗓子啞剛剛好轉,再給他來這麼一包薯片不是火上澆油嗎。
有時候感覺教育孩子真的好累,不但要和孩子鬥智鬥勇,還要和家庭眾成員講理講情,就好比是一個人與一家人的戰爭!
比如吃飯:和孩子講好的原則是,餐前不要吃零食,吃飯的時候好好吃飯。如不吃,過了飯點就沒飯吃。平時基本上能遵守,可是姥姥在這兒的時候,這些原則就成了擺設。餐前基本上在吃零食,飯點兒基本上不吃飯,飯後基本上在加餐。你堅持原則,老人家心疼孫子,不是跟你吹鬍子瞪眼就是搞地下工作。小傢伙見風使舵,有了撐腰的還管你這3721的原則呀。
比如睡前刷牙:費了各種心思,孩子終於知道了睡前要刷牙,否則對牙齒不好。可是偶爾讓LG管次孩子,人家一句“今天不刷了,明天刷也一樣。”,讓孩子好不容易養成的習慣就此打斷。
比如作息,比如購物,比如……等等,每件有原則的事情,儘管之前我會和家人溝通,他們也都認可,可是一到了關鍵時刻都會在各種各樣的理由下妥協。他們會說“只一次,下不為例。”,可到了下一次依舊會重複上一次的故事。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庭眾成員的意見分歧會有的,可以私下裡討論、商量,最終達成一致的意見。在孩子面前,如果產生分歧,容易讓孩子無所適從,或是見風使舵兩面討好,養成不好的習慣。
在講好的原則問題上,父母雙方(包括參與其中的其它家庭成員)要互相配合,不應在任何條件下做出妥協。一次的妥協換來的可能是前功盡棄,也會讓孩子找到有機可乘的機會。
總之,教育孩子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配合才能完成的事情。
(竹林聽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