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望子成人 (3)
送交者: lifter 2003年12月17日07:58:1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望子成人(連載)(附圖片1張)

[美籍華人]陳寶鎧

  學習的動力
  如果對全中國的家長作一個調查,問他們在孩子教育方面最關心的問題是什
麼,我相信答案之一肯定是:怎樣使孩子努力學習。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整
個社會為了提高孩子學習的動力,已經使用了無數的方法。從家長承諾的獎賞,
到學校的評比、住宿制,生活在當代中國的孩子,身上每一個學習動力點可能都
被觸動到了,以致於在很大程度上,這些觸點的感覺可能已經開始麻木。
  那麼,能否把孩子不喜歡作的事變成他們喜歡作的事,從而儘量減少學習中
的無可奈何呢?根據我對兒子和其他人的觀察,我覺得完全可能。我發現,如果
學習變成有趣的東西,阻力就轉變成動力。小孩子對有趣的東西有一種激情,英
語裡叫“PASSION”。它是比熱情更強烈、更持久、更着迷的狀態。讓我告訴你
一個真實的故事,看看“PASSION”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昊兒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班裡有個同學叫埃德溫是個比較安靜的孩子。根據
老師的說法,他是個C類的學生(A為優秀,B為良好,C是一般)。埃德溫的父母
工作很忙,他經常自己在家。有一次,昊兒從埃德溫那裡借來一個電子遊戲。從
CD來看,那是個日本遊戲。但是,這個CD跟着一本英文使用手冊,有近百頁厚。
打開使用手冊,我吃了一驚,因為手冊的內容是密密麻麻手寫的,工整的英文。
且不說美國已很少見手寫,且不說內容有多麼複雜,就是要抄一遍這本手冊也是
很頭痛的。我問昊兒這是誰寫的,他說是埃德溫寫的。我問是從日文翻譯過來的
嗎?他說埃德溫不懂日文,他是根據遊戲的具體內容自己邊玩邊寫出來的。我被
深深地震動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寫遊戲使用手冊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更不要說你要寫的是從遊戲裡歸納出來的規則。這裡面包含着埃德溫的多少聰
明才智與意志力量!
  有這種精神,埃德溫可以輕易地在全校拿到任何第一。而C類學生對他來說
真是一個假相。那麼,為什麼埃德溫小小的年紀能夠做出這麼複雜、艱難的事情
呢?因為他喜歡,他有一種PASSION。對於某件事情有這種激情的人,做事情本
身就是一個極大的愉快,越累越高興。比方說喜歡釣魚的人,不管風吹雨打,站
在水邊那樣執著、堅定。這在不喜歡釣魚的人來看,無疑是一種自找苦吃的行為
,可是對喜歡釣魚的人來說,真是樂趣無窮。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無數這種以苦
為樂的例子。
  當然,問題在於:許多人,尤其在家長的眼中,年輕的一代,恰恰對於他們
在這世界上安心立命所必需的學習題目,語文也好,數學也好,自然科學也好,
卻沒有一點興趣,沒有一點兒PASSION。
  那麼,為什麼埃德溫對遊戲而不是對學習有更大的興趣呢?我想我也許可以
從昊兒身上看出點什麼。
  我們在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曾經錄過他學習時候的一段情景。當時隨便錄,孩
子還光着膀子。多年以後翻出來看,卻發現了很有趣的現象。孩子當時喜歡數學
不喜歡中文的情景在錄像中一下就看出來了。其實,剛來美國時,儘管他只有四
歲,中文說得卻很好。他在一位台灣來的教授家裡做客時,向一幫孩子講他在錄
音機里聽到的故事。大家都很驚奇,他怎麼能把那麼多複雜的成語說得清清楚楚
。他表情生動,煞有介事的樣子把一大堆年齡差別很大的孩子弄得安安靜靜。我
相信如果沒有來美國,他的中文一定非常好。可奇怪的是,來美之後,開始我們
根本沒有時間教他中文。等生活安定下來,周末也有了中文學校時,他卻不喜歡
學中文了。
  實際上不僅他不喜歡,我們所認識的所有中國家庭的孩子好像都不喜歡學中
文。按昊兒的學習能力,我不得不考慮,不喜歡的原因可能不僅是孩子自身的問
題,更與其他原因有關。
  我首先向其他孩子打聽他們為什麼不喜歡。有個孩子告訴我,中文課本沒意
思,我很驚奇。我知道這些課本是國內專家專為海外華人家庭子女編寫的。跟我
小時候學的政治性課本相比,這課本簡直是有趣極了。我發現孔融讓梨的故事還
在這課本里,心想這可是既有思想性,又有藝術性的作品。於是,我問這些孩子
,孔融讓梨可讓你們有感想?
  有個孩子雙肩一聳,兩手一攤,說“SO WHAT?”那意思是說:“孔融讓梨
,這有什麼呢?”另一個孩子說,我乾脆不吃那梨就好了。一個小傢伙插嘴說,
“NOT FAIR”(這不公平),年齡小的就應該吃小的嗎?
  孩子們不喜歡中文學習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些課文的課外作業里幾乎總有一
些背課文、抄課文的內容。由於中文教育的特殊性,抄寫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
。中文的寫,是通過不斷地練習,使手養成協調寫字的技能。英文只有26個字母
的組合,美國學校英文學習里幾乎從來沒有抄課文這一說。至於背課文,美國學
校里好像也很少見。我個人體會,背誦會提高語言學習水平,尤其很多書面表達
方式,平日口語說不到,必要的背誦確實是有用的。但是,對這些不太經常用到
中文的孩子來說,把背誦讓他們摸不着頭腦的中文課文當成學習中文的主要方式
,真是起了讓他們“膩歪”中文學習的效果。
  結果,幾年後昊兒的中文大退步,說話全是倒裝句。有一次,全家帶着外公
外婆去釣螃蟹,他想告訴外公不能捉6英寸以下的螃蟹,因為那樣做是違法的。
可是,他不知道“違法”這個詞用中文怎麼說,只好發明了自己的說法:他告訴
外公,捉6寸以下的螃蟹,是走跟法律相反的方向。外公後來想想這話就笑,從
此就有了一個習慣,經常向昊兒打聽跟法律方向有關的問題。
  一直到進入華盛頓大學以後,由於大學畢業要求一門外語,中文學習才又提
到日程上來。他開始想學法文。我建議他學中文,告訴他中文有幾千年的書可以
讀,又給他講了點詩經、三國之類的內容。他似乎感了點興趣。我又跟他說,他
學中文可以沾點光,因為他的中文已經有了些基礎。還不錯,他聽取了我們的建
議。
  沒想到,一點兒光也沒沾到。大學一年級中文學的全部是繁體字。這是他從
來都沒有學到,而我們也忘光了的字體。另外,如果學生是來自華人家庭,學生
必須到一個專門的“文化遺產”班去學,那裡課程的速度又比普通班級加快了許
多。
  但是,令我們大為吃驚的是,他竟然特別喜歡起中文的學習來。此前我們總
是想方設法誘導他說中文、用中文,而他總是不情願,有時說詞忘記了,有時故
意說得沒頭沒腦。自從在大學裡學習中文後,他好像變了個人,每天放學回來,
都要興高采烈地告訴我們,今天又學了什麼中文新字新詞。他還總是想方設法地
在日常生活里用上這些新字。我們問他為什麼喜歡中文了,他說學中文很有用,
也很有意思。我們發現,他的中文書原來是圍繞生活的各種實際題目來編排的,
就像我們中國人學英文差不多,例如問路、買東西、約會等等。不過,我發現內
容編排得有趣,生動多了。許多對話讓人忍俊不禁。由於讀者對象是成年大學生
,有幾點內容對昊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稍微超前了一點,但我不得不佩服:編者
用簡單中文能夠表達出來的幽默對學生的興趣是那麼重要。
  學習的方法也多種多樣,也背誦一點簡單的課文。昊兒尤其喜歡一位教中文
的老師,是一位學習中國古典文學的博士生,叫韓森。韓森曾在北京、台灣學過
中文、生活過。他教學生怎樣用中文說髒話、唱京劇。儘管他是個地道的白人,
可他說的一些中文詞,我也沒聽說過,例如韓森老師告訴學生在台灣,什麼是“
星期五俱樂部的男人”等等。
  我從兒子身上又看到了學習的PASSION。他以前總怕用中文講話,怕講錯了
被人笑話。此時卻到處用中文,到處試用新詞,一點兒不怕被笑話。有一次,他
想用中文跟我們家新認識的一位剛從中國來的朋友接茬談話。按美國人交往的習
慣,他想誇獎一下那人的眼鏡。於是他說:“你今天穿的眼鏡很好看。”那人一
愣,接着跟周圍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有人糾正說:“眼鏡不叫‘穿’,叫‘戴
’。”昊兒一點不尷尬,很認真地說:“謝謝,我應該說,你眼鏡今天戴得很好
看。”大家又笑起來。有人說:“你應該說,你今天戴的眼鏡很好看。”他想了
想,說:“對,我是想說你的眼鏡好。”
  還有一次,他在課堂上剛學完怎樣問候別人的課文。周末,我們跟國內的外
公外婆通電話,他直接就把學來的句子用上了。他說:“外公,你這幾天怎麼樣
呀?”這完全是課文里的一個句子,換了一下人物稱呼。外公根本不會料到昊兒
會這樣問候他,一愣,說:“我沒怎樣呀,你為什麼問我怎麼樣?你是什麼意思
?”聽到外公莫明其妙的語氣,我們全都哈哈大笑。
  昊兒從來沒有聽過京劇。有一天卻突然對京劇花旦的尖嗓音產生了興趣。原
來他的韓森老師在課堂上唱了一段京劇的花旦腔給學生欣賞,於是學生們都認為
這就是中國的京劇。而他也開始每天在家裡尖着嗓子喊上一段。
  學年結束的時候,他考得最好,而我們最能感受到他的進步了。他不僅不再
說倒裝句了,有時故意把“了、過、着”等表示時態的助詞說得有聲有調,來顯
示他對時態動詞的準確把握。他給我們寫過一張繁體字的便條。那漂亮的字體使
我們很難相信那是他寫出來的。連我這學過古代漢語的人也無法記住這麼多的繁
體漢字。他還得意地用一個“”字考倒了許多人。
  他學中文的過程,前後態度、熱情、差別如此之大,讓我相信:不同的教材
內容,不同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形成肯定有巨大影響。而我同時看到
,興趣的作用有多大。(連載三)
圖片:
  昊兒的“PASSION”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0518 №c〕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