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兒子的性取向 |
送交者: iljc 2004年01月28日18:57:39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濕豆芽與熱油鍋系列—注意兒子的性取向 -------------------------------------------------------------------------------- 無聲的怒吼
Nicolosi博士提到有一個有同性戀傾向的男子告訴他在邁入青春期時一次與父親互動的經驗。他的母親一天到晚嘮叨不已,常為他的健康、外表、舉止、安全憂心忡忡;而父親卻忽略他,或是滿口臟話的罵他。有天他出門上學時,媽媽提醒兒子多帶件毛衣與一雙襪子,放在背包里,說道﹕「你知道媽媽常為你擔心,今天可能會下雨。」爸爸大吼著﹕「如果他不知道照顧自己,這小兔崽子不值得你操心!」他忍不住怒從中來,喊道﹕「爸,別對媽媽這樣大吼大叫。」父親由臥室里沖出來,對他大吼﹕「你以為你是什麼東西啊?」接著,父親伸出小手指,指著兒子的臉,「你只有這麼大,別以為你可以跟我辯!」父親的話使他怕得直打哆嗦。 權威的錯用 像這樣的父親雖屬少數,但他們動不動就處罰兒子,甚至相當殘忍。因為他們需要兒子停留在那個脆弱、無助的角色,以致於可以反映出自己的權威,像這種父親的兒子們就很難明了身為男性的意義。雖然母親要保護兒子,但父親卻不容許母親這樣做;同時還貶低兒子,讓兒子無法進入男性的世界。雖然這只是一個特例,但大多數的兒子在青少年期若有一些同性戀的傾向,很有可能是因他們的父親在兒子小時,就在情感上與兒子撇清,與兒子沒有什麼交流,對他們的成長不感興趣,就算兒子向父親報告自己的狀況,父親不會給孩子正面的鼓勵,跟這些現象有蠻大的關系。 在青春期的孩子除了要與內在澎湃不已的荷爾蒙抗衡之外,有少數的一群孩子對於自己的性取向是同性戀亦或是異性戀,深覺困擾。這些掙扎令當事人不敢啟齒,再加上一些心理衛生專業人員對這個議題有極端不同的看法,更使得當事人甚或家人覺得求告無門。他們在性取向方面的議題可能在青春期之前就已經萌芽了;只不過進入青春期時,這方面的議題會更強烈的困擾他們。對同性的迷戀導致他們有深度的羞恥感與不適感,在異性戀的環境中覺得自己彷佛失落了;然而荷爾蒙好似八匹大馬把他拉往不同的方向。 做父母的要不是只專注於不准他們有這類行為,自己卻不了解這個議題;就是父母之間彼此指責,說是對方的錯,造成孩子今天是這樣的現象。 親子溝通的技巧 其實最理想的處理方式在於父母親先學會增進親子關系的技巧,在孩子尚未邁入青春期時知道如何辨別警訊,及早關心青少年在性上面的困擾。先快快的聽、多多的聽,等到孩子全部傾吐之後,再問問題。有全面的了解之後,再與心理衛生專業人員探討,一起商量對策。可惜的是大多數父母反應太快,他們強烈負面的反應使得孩子立刻成為縮頭烏龜、閉嘴葫蘆,問題非但無法解決,父母也無法明白來龍去脈。孩子根據父母的反應認為他們不了解自己的掙扎,當孩子沒有溝通的意願時,再怎麼小的問題都會變得非常棘手。 當然,做父母的有些時候因為孩子隱藏得好,所以沒什麼疑心,或是因為自己對這方面沒有認識,而無從疑心。再者,接受兒子是同性戀的可能性會過於痛苦,使得他們就算孩子顯出同性戀的傾向,自己也視而不見。 角色的全程參與 以往心理學的研究將重心放在母親角色的重要性上,相當忽略父親的角色。然而這些年來,父親角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重視。研究的結果咸認﹕若是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經常參與孩子的活動,處處顯出對孩子的關心,他們通常學業成績會比較好些,同時在行為上也比較少有問題。父親是家庭的領導,也是家庭的守護者,更應是孩子的好榜樣。 與其等到兒子在性取向上出現隱憂,何不如因自己及時的參與,帶給兒子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參考書目 A Parent’s Guide to Preventing Homosexuality J. Nicolosi & L.A. Nicolosi, Intervarsity Press, 2002 張憶家博士現於加州大都會州立醫院擔任臨床心理輔導,並在洛杉磯開設心理醫療門裕槍橐觥⒓彝ァ⒂H子、憂郁、焦慮等問題進行心理諮詢。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