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柯雲路: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五件事
送交者: 善良的小灰狼 2012年06月25日23:04:27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中國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五件事】1、成績考不好時,不罵我,而是在我身邊幫我找出錯的原因;2、不隨便在別人面前說我不好、不乖;3、不要求我像誰一樣學習,我有我的特點,不需要模仿別人;4、尊重我的看法,聽完我的意見再說話;5、在我面前不吵架、不撒謊。

中國孩子成功法:關於心理健康


一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嚴重


不關心子女心理健康的父母,是不稱職的父母。
 

我們講過,成功的人生,幸福美滿的人生,可以用六個字概括:成功、健康、自在。那麼,在考慮孩子的人生問題時,永遠不能忘記他的健康。

目前的社會不僅對大人,特別是對孩子,在健康問題上有片面性,比較重視生理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在少年兒童的這個年齡段,心理健康問題是比較嚴重的。

一項比較權威的調查表明,全國4—16歲的少年兒童心理和行為問題發生率高達 13.9%。有關部門的抽樣調查發現,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礙的比例為20%─30%,中學生為40%─50%。當然,對少年兒童的心理素質還有多種 測試方法,不同的測試結果表明,當前中學生心理素質合格率僅為17%,多數人心理素質不完全合格。在不完全合格的人中,很多是有心理、行為障礙的。

上海市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為15.43%。其中小學生尤為嚴重。小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為23.2%,平均四個學生中就有一個孩子心理上存在着不健康現象。最通常的表現是焦慮、憂鬱等症狀,不能夠正常地與人交往,性格孤僻,還伴有多種精神上的緊張反應。

儘管許多有識之士發出呼籲,遺憾的是,仍然未能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

 

二  心理健康發生問題的三個層次

 

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好,發生了問題,一般來說有這樣三個層次。

最嚴重的一種就是通常所說的精神失常。比如精神分裂、精神病等。這種情況在孩子中間並不多見。

第二種,用現代心理學、醫學的術語講,是不同程度的精神神經症。如強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憂鬱症、焦慮症、神經衰弱等。

舉個例子,有的小孩老擔心自己和父母的安全,害怕自己出事或者父母出事。又比如,有 的孩子老懷疑自己有這種病或那種病。有的孩子老覺得手沒洗乾淨,反覆洗,這是一種強迫觀念。很大的孩子夜晚還不敢獨自睡覺,老覺得有危險。這些都是精神上 的不健康現象,這種現象在孩子中間是比較多的。

第三種,一般的心理障礙、心理脆弱。例如學習緊張一點就出現反應,咳嗽,發燒,考試結束就好了。考試一來又開始咳嗽,劇烈咳嗽甚至嘔吐。有的孩子一到星期一就感到緊張,疲勞,到周未了就鬆弛下來。

這都反映出精神上的某些不健康。這些問題的比例有可能比公開調查得到的數據還要大一些。即使不能說是典型的神經症,如強迫症、恐怖症,也可以說是類神經症現象。至於承受能力差、脆弱等更是比較多的。

 

三  防止孩子心理不健康問題的累積與發展

 

之所以和家長們討論這個問題,是因為如果在孩子小時候不注意他的心理健康,等他長大以後,問題就會累積得比較嚴重了。當代大學生心理不健康現象及各種心理障礙的比例相當大,知識界有各種心理障礙的人也很普遍,很多人有心理障礙。所以,做家長既要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會使他們今後避免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礙。

孩子由於不能適應生活及學習的壓力,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和心理反應,像焦慮、抑鬱、憂鬱、孤僻,與同學交往困難,包括通常說的神經衰弱及由心理原因造成的官能症,像腸胃官能症、心動過速等等。很多大學生學習緊張時,會覺得身體這兒不舒服,那兒不舒服,比如胸悶、消化不良、頭痛,包括一些婦科的不良反應,好像是生理原因,其實是心理原因。這是因為各種壓力到了大學階段會累積得比較多。

希望引起家長注意的是,儘可能使孩子從小就能健康地走上未來的人生之路。

 

四  親子關係影響孩子人格


【親子關係影響孩子人格】1、父母像僕人一樣代勞孩子一切;子女人格:無法擔責、不抗壓。2、父母有絕對權威;子女人格:服從、依賴、叛逆、敵意。3、父母是孩子好朋友;子女人格:獨立、有主見、謙和、善解人意。4、暴力型專制父母,子女人格:自卑,懦弱;5、陌生少言的父母;子女性格:冷漠、消極。


造成孩子心理不健康主要是家庭原因,其中分特殊情況和普遍情況。

特殊情況有三種,一種是家庭變故,如父母離異或者父母中有一方去世,對孩子造成精神刺激和創傷。第二種,個別家長對孩子施暴、虐待。第三種,孩子遭受過外界的欺凌,比如流氓的騷擾甚至性迫害,同學中被小霸王欺負。這些都可能使孩子產生心理疾病和不健康現象。

除了這三種特殊情況外,使孩子產生心理不健康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第一,把孩子放在暖箱裡,像小皇帝一樣地溺愛

第二,一方面是溺愛,同時又表現出某種專制。愛到非常細緻、非常全面,有種種的戒律,孩子只能這樣,只能那樣;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一切都管到,缺乏民主。讓孩子在溺愛的同時又是在管制中生活。

第三,偏重智力教育,忽略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對智商不切實際的高追求、高開發。

第四,希望孩子成材,但常常期望值過高,從而對孩子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和現在普遍存在的學習負擔過重、升學競爭等結合在一起,從孩子很小時就開始了,一年又一年累積起來,孩子心理被扭曲。

第五,孩子與父母關係過於緊密,由此產生畸形的戀父或戀母情結。

按照大家還能接受的心理學知識,一般來說,女孩子容易戀父,男孩子容易戀母。在目前 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常常是母親實施教養,對孩子無微不至,在這種情況下,男孩對母親的依戀心理往往會有些畸形。經常會在街上看到三四歲的小男孩對母親呵斥 來呵斥去,就好像一個很粗暴的男性在呵斥很聽話的妻子一樣。這種情況要引起警惕。

孩子從小得不到充分的父愛和母愛是不會健康的,任何一種愛的缺乏都不能使孩子在心理上健全地發展。然而,愛超過了一定限度成為溺愛,也要產生不正常的心理變化。

有些家長很驕傲地對人講,他的兒子都七八歲、十來歲了,晚上睡不着覺還要她摟一摟才 能睡着,吃不下飯還要她餵一喂。當家長這麼講話的時候,好像很幸福,其實非常愚蠢,這是葬送孩子的一種家庭教育呀。一個男孩子十來歲了,對母親還這樣依 戀,離開母親不能吃飯,不能睡覺,這是一種病。家長怎麼不知道這一點呢?你把孩子往什麼方向培養?是往疾病上培養還是往健康上培養呢?往強者方向培養還是往弱者方向培養呢?

第六,由戀母、戀父情結引伸出來的,我們從小缺乏不同年齡段應該有的正確的性教育

中國過去是封建性的文化,改革開放以後又引進了西方的東西。對孩子的性教育到底應該採取什麼態度,整個社會到家庭都缺乏正確的觀念。很多心理的不健康,是由小時候性教育不到位造成的。一位大學生神經症非常嚴重,焦慮、抑鬱。原因是他在初中時有過手淫。因為缺乏性教育,使他產生了深刻的犯罪感。這種犯罪感一直控制着他,覺得無臉見人。以至於不敢正視任何人的眼睛,在生活中與人交往有困難。這種嚴重的心理障礙,就是因為小時候缺乏正確的性教育。

第七,家長之間不自覺地攀比,比如我的孩子穿得有沒有其他孩子漂亮,別人的孩子有了鋼琴,我是不是也給孩子買鋼琴,等等。家長的攀比常常對孩子造生額外的刺激和壓力。我的父母對我好還是別的小朋友的父母對他們好?可能我的家庭條件不如其他孩子;別的小朋友穿得比我漂亮,他有鋼琴我沒有,等等,這種刺激也會形成精神壓力。

這七個原因造成目前家庭教育中孩子心理上的不健康。

希望家長們一條一條地衡量一下,自己有沒有這種不正確、不妥當的傾向。

有些孩子已經上高中了,孩子的來信做母親的每封都要拆開來看,她覺得有這個權力。家 里的電話有分機,兒子在那邊接電話,她這邊還要用分機聽一下,孩子很逆反。我曾與一群大學生座談,其中一個孩子的父母長期從事外交工作,他從小和父母相處 的時間並不多,正是這個孩子對父母特別認同,為父母感到驕傲。所以,並不是成天把孩子拴在身邊,孩子就一定能愛自己,理解自己。

 

五  審視更深刻的思想根源

 

以上講到造成孩子心理疾病有七個方面的原因,為什麼會有這七種對孩子不良的教育方式呢?

第一,不懂得成功之外還需要健康,總覺得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行了。他們不知道,健康是孩子終生的重大問題。

第二,不懂得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樣一個綜合的結果。以為孩子長得壯,不發燒不拉肚子就完了。不知道心理健康是個關鍵性的問題。

第三,不了解子女的思想。很多報刊做過調查,其中一份調查表明,有76%的青少年認為父母不了解自己。另一份調查顯示,居然有30%的子女對父母不滿。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家長對子女並不了解。

第四,不知道把孩子摟在懷裡餵着飯、溺愛着是有害的,許多家長從來沒有這個概念,所以理直氣壯地這樣做。

第五,特別值得警惕的是,許多父母自己的人生萎縮了,對未來沒有追求了,把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以為孩子成功了,自己就能得到一份安慰。

要改變這個觀念。收縮自己的生活,認為大局已定,不會有什麼作為了,結果不但犧牲了自己,而且對孩子不利。自己的生活比較成功,同時對孩子不溺愛,並給予正確的指導,這才是最好的榜樣。希望家長們一定不要萎縮自己的人生。

第六,不僅是家長人生的萎縮,還有精神生活、感情生活的萎縮。自己的精神空虛,夫妻感情平淡,得不到滿足,所以把愛寄托在對孩子的照顧上。這樣的父母在管理孩子的時候,與其說孩子需要這樣,還不如說家長自己需要這樣。因為我沒什麼事情干,只有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才有幸福感。因為我沒有得到更好的愛情,只好用對孩子的愛來豐富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使家長們失去對孩子成長的理性判斷。

對孩子溺愛,與孩子緊緊地拴在一起,由此產生各種病態的情結是可想而知的。

第七,孩子學習也好,消費也好,家長有一種攀比心理,這種心理是一種虛榮。他並不是為了孩子好而去買這買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別人家孩子有他也要有。很多家庭買鋼琴只是個擺設,可是他寧肯犧牲其他的生活需要來購買這些。這樣做並不一定對孩子有好處。

美國一位著名的喜劇演員說過,他從學校畢業的時候,爸爸給了他一枚硬幣,讓他去買一份報紙,從第一頁一直讀到最後一頁,把廣告都讀完,然後根據報紙上的廣告去找一份工作。這位演員說,他終生感謝父親的這個安排。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做家長的虛榮,在攀比中腐蝕孩子。

第八,這一代家長可能各有自己人生的坎坷,有些在青少年時代沒上過幾年學,生活很艱苦,沒有很好地享受過,現在有了條件,希望在孩子身上得到補償。

這一切深刻的精神原因、文化原因,使得家長不知不覺地、互相攀比地、社會成為氛圍的、互相薰陶的、互相感染的、以對孩子有害的溺愛方式,只重視智商開發不重視心理素質培養,結果對孩子並不利。

希望家長們對孩子採取民主的態度,找到這樣一種感覺,在物質生活方面把我們的溺愛去掉,在孩子的生活自由度方面,對他們的自我活動、自主意識、獨立精神給予必要的尊重。真正做到不溺愛又比較民主,我們的孩子反而會發育得更好。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對這種教育會有逆反。你對孩子曾經很溺愛,有一天你發現溺愛造成了不良結果,想稍微嚴厲一下、批評一下的時候,孩子產生逆反。

從小就要對孩子有正確的教育方針。如果現在已經因為一些不妥當的教育方法產生了某些不良結果,要逐步調整。調整的時候,希望家長的決心要下得快,做法要溫和。不要說昨天還很溺愛,現在突然覺得溺愛有害,一百八十度,一下子對孩子很嚴酷,孩子接受不了。家長的決心下了,但是態度調整應該是溫和的、漸進的,給孩子一個適應的轉換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嶺霧:我是這樣和女兒明算帳的
2010: 高伐林: 一瓶牛奶的哲學
2009: 摧殘民族幼苗的預防針
2009: 六歲小兒的兩性觀
2008: 少吃滋味多, 多吃滋味少.
2008: 18歲當教授 美國天才女打破300年紀錄
2007: 我為什麼對父母感恩?
2007: 魯迅一生孝順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