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父母不要隨便給孩子扣帽子
送交者: 香焦葉 2012年08月29日22:46:2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文/龍鳳胎老爸原創,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學好,而且最好優秀於別人,他們覺得這是為孩子好,殊不知,如果在這過程中,不能清醒認識到自身教育並做出反省,往往成了父母的“自以為是”,對管教孩子有害無益,雖然出發點雖然沒有錯,但在教育過程中,卻往往會出現不尊重孩子成長規律,而違背教育原則的事情發生,而如果這樣,不但教育效果不好,還會惡化親子關係,到頭來,父母會感覺頭痛,覺得自己一番“苦心”無用武之地,管孩子咋就那麼難呢?

  其實,我現在也有一番“苦心”沒得到好報,那就是,我希望小容小韜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卻見效甚微,如果孩子“不懂禮貌”,甚至有些“榆木疙瘩”的感覺,你會着急嗎?

  說來簡單,就是打招呼的問題。兩人從不到兩歲上幼兒園,還不會說話時,我就開始教兩人“見了老師要問好,然後回家時要跟老師說‘再見’!”,這個規矩呢,兩人很小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領會到了,不會說話時,也會擺着小手來表示“再見”了。可是,兩人對此並不在意,經常需要我提醒,甚至一直到現在四歲,還經常顯得那麼“不懂事”,那就是不喜歡主動打招呼,甚至每次放學回家,老師都要主動跟兩人說,“小容小韜再見!”,可即使這樣的熱情,都提名道姓了,兩人都懶得應對。

  唉,咋這麼“沒禮貌”呢?

  但我一般不會把這頂“沒禮貌”的帽子往兩人頭上扣,或者說,“你們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或者“你們這樣真沒禮貌!”然後就強制糾正過來。我覺得小容小韜這樣的表現,不是因為不懂事,只是不想而已。我們都喜歡孩子懂事有禮貌,頭腦靈活,待人周到,大家也看到了嘛,研究都調查顯示,一個人的成功,智力方面的因素只占10%,占90%的其它兩大方面是情商和努力。有禮貌應該屬於情商範疇吧?你看看,社會上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待人接物多圓滑呀,有強大的社會關係網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可是,就小容小韜這個樣子,還社會關係呢,連最起碼的“再見”都懶得說。

  我不往兩人扣帽子,是不想給兩人一些空洞的壓力,一是希望兩人有一天能自己認識到,跟別人保持互動或者友好有多麼重要,相處是一門學問,人在社會上,早晚都會有自己和別人的相處方式。二是我不喜歡用我所認為的待人方式去影響孩子,應該怎樣做,我其實已經很清楚的告訴兩人了,那麼怎樣去實施,那是兩人需要去克服並實現的事情了。三是亂扣帽子其實是對孩子的不信任或是不了解,你知道嗎?父母的很多鞭策和鼓勵有時候並不能給孩子帶來力量,效果可能經常相反,你越鼓勵,孩子越退縮,因為你的態度已經在表明,孩子,你自己根本不行!

  所以,適當的鼓勵有必要,孩子明白了,就不需要說太多了,說太多就表明父母對孩子的表現已經不淡定了,而孩子能很明白的就能洞穿父母的心理,那就是,父母的話充滿希望,其實是對我很失望了。

  那天,我陪兩人在青草河公園散步,碰見一退休老同事,因為以前在一個辦公室,所以非常熱情的聊了一會兒,老同事自然非常喜歡小容小韜,龍鳳胎嘛,就算不是熟人,也喜歡看一看。可是,兩人很淡定的站在那裡,對老同事的熱情皺着眉,簡直一幅不耐煩的樣子。出乎意料的是,同事一轉身,小韜就跟我說, “爸爸,我沒叫她‘奶奶‘!”。我吃了一驚,呀,小韜怎麼知道我希望他叫老同事“奶奶”呢?關於這一點禮貌,我以前只告訴兩人兩件事,一是見到老師熟人要問好,走時說再見;二是見到爸爸媽媽的同事,男的叫叔叔,女的叫阿姨,老的叫爺爺或奶奶,這是最起碼的禮貌。原來,我說的這兩點兩人早就領悟了,只是行動上沒有表現出來而已。不但如此,雖然沒表現出來,但兩人對我心裡對他們的期望真是瞭如指掌呀,否則,小韜怎麼會這樣準確的跟我說“我沒叫她‘奶奶’”呢? 我在想,很多父母覺得他們了解孩子,而事實是,孩子更了解父母,他們知道父母要對他們說的話,他們知道父母對他們的期望還有父母將以何種態度來對待他們。

  所以,扣帽子有用嗎?比如如果小韜沒叫老同事“奶奶”,我便給孩子們扣上“沒禮貌”的帽子,雖然是想讓他們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但對孩子來說,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和不信任呀,而事實是,孩子們的心裡都透亮着呢,他們知道什麼是“有禮貌”,並且一直自己在監視自己的行動呢。如果父母不適當的激勵反而就是一種反感了。

  那我們父母應該做的是什麼?

  一是提醒。

  不管是什麼原因,是害怕還是不習慣,或者是忘記,最起碼的禮貌應該保持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即使兩人不情願,我也會具體到行動上告訴兩人, “快跟老師說‘再見’!”或者當別人主動跟兩人打招呼,我會提醒兩人說,“你們要回應‘你好’,明白嗎?”,原則上的東西我就不講了,比如要懂禮貌呀,做好孩子呀什麼的,具體的行動比這些空空的話語有用多了,至少它能讓孩子明白應該怎樣去做。

  二是溝通。

  比如小韜剛才跟我說“我沒叫她‘奶奶’!”時,我就故作驚訝的問,“對啊,你怎麼沒叫她‘奶奶’呢?”小韜說,“因為我害怕。”唉,害怕什麼呀。不過,也可以理解,對於不熟悉的人,小容小韜是很戒備的。或許熟悉後,會主動叫“奶奶”吧?這時候就可以順勢鼓勵一下了,“那你以後再見到她,叫“奶奶”好嗎?”,小韜有些猶豫,但還是努力點了點頭。

  三是幫助孩子去實現。

  教育孩子時,要具體事例具體說,這樣才更有指導性,孩子也更易於去實現。就像我們誇獎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或者“你真勇敢!”,或者 “你真漂亮!”等等,這都是一些空話,或許在我們大人心裡,我們知道這些話的標準,但對孩子來說,是空的,他們不知道“好孩子”具體表現在哪,比如很多孩子認為只要做父母喜歡的事就是“好孩子”,而失去了對事情本來就應該具有的態度。要避免這一點,誇獎時就要具體到一件事情上,比如小容小韜爭玩具,我勸小韜先讓給小容,小韜最終同意後,我會說,“小韜讓小容先玩,真是好孩子!”這就表明,小韜因做這件事而是“好孩子”,跟聽爸爸的話是兩碼事。或者我要求小容戴上發卡,我會說,“小容戴上這個發卡真漂亮!”那小容就會很明白的把“發卡”和“漂亮”聯繫到一塊兒。如果不是具體事情具體說,只經常說,“你真一個好孩子!”“你真懂事!”等等,那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孩子對這些評論會慢慢失去喜悅,並懶得理會了。

  所以,如果要幫助孩子實現,不管這頂帽子好或壞,都不要隨便扣,根據事情實話實說就好了。

  其實,關於“禮貌”這件事兒,小容小韜已經進步好多了。兩人不是那種嘴巴很乖,很會說的人,或許每個孩子有什麼特點,小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來了。但我們也應該相信學習的作用,還有引導的力量,關於如何做才更有“禮貌”並適合自己的行為方式,相信小容小韜會自己慢慢去體會並實現的。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美國公立小學募捐活動繁多令人頭疼
2011: 探望新生兒適合送什麼禮物
2010: 文童原創:火災突然發生時,該怎麼辦?
2010: 媽媽怎樣引導男孩競爭?
2009: 妙明真心:寶貝設計的馬車
2009: 爸爸講故事之唐老鴨的故事
2008: 自己千方百計留在美國卻鼓動賀回國的人
2008: 從孩子個人成長的角度說,美國還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