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裡還有一件值得一書的事是過兒童節。 每年的六月一號是所謂的“國際兒童節”。可是這是哪個“國際”呢? 我到美國後好像沒有聽說過有這麼一個“國際性”節日,不象“勞動節”、“婦女節”是真正國際性的,可能是社會主義國家才有吧。我告訴女兒這麼個“Children's Day", 她還挺羨慕,我說你在美國還不是天天在過節嗎?。還沒到過節,孩子們就早早的盼着這一天了。到了過節那天,大家都穿得乾乾淨淨,有的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中飯是專門做的節日餐,很遺憾不記得吃的是什麼了。只記得大家圍在一個巨大的拼起來的長條形餐桌上吃,歡聲笑語中完成這頓節日饗宴。最高興的事其實還在後頭呢:到放學時每人領到一個半尺見方的牛皮紙袋,裡面裝着糖果餅乾。於是我們可以帶些好吃的回家和家裡人分享節日的快樂。那份“成就感”就別提了,好像這是咱自己掙回來的似的。
上到大班時最讓人期待和興奮的是上“模擬小學”,就是說我們可以學認字,學算術了。記得當時的模擬班是在另一間布置得和小學教室一樣的房間,桌椅板凳不像幼兒園一樣擺放隨意,而是橫三張豎五張地擺得整整齊齊(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說過這種擺放限制了師生的平等交流,但在師道尊嚴的中國,這種等級的體現是一定不可少的)。前面黑板上面中間貼着毛主席像,兩邊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橫標。一進去就讓咱肅然起敬,感覺一下就長大了很多似的。第一課是教我們如何坐:上身挺直,雙手繞到椅子後面自然輕握,眼睛平視前方;如何起立:老師進來時值日生喊“起立”,於是全體起立,齊聲高喊“老師好”,待老師說“同學們好”後,值日生再叫道“坐下”。就這幾個動作,大家還練了整整一堂課,不是坐得不正,就是起立不整齊,要麼是喊“老師好”聲音拖得太長,或者坐下時劈里啪啦弄得什麼聲音都有。就這種折騰,也還讓咱興奮不已,一點不下於新兵入營房,新生入校園!
到了開始上課時,我覺得尤其高興。從小對讀書識字就有一種莫名的憧憬,這種“小學預科”的體驗便讓我非常的享受。學的好像是“日”“月”“山”“水”等幾個入門字。記得老師用幾張大卡片,正面畫的是圖,反面列出拼音和字,邊教拼音邊教字,一會兒大家一起扯開嗓子喊,一會兒叫一個小朋友站起來念,然後讓大家拿出寫字本練習寫這幾個字,同時讓一個孩子上台到黑板上去寫(我好像也上去露過一小臉)。那天回家那個高興勁就別提了,好像突然就成了大人似的,把寫的字拿給爸爸媽媽看,潛台詞無非是“我現在是小學生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