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繪畫 最討厭聽到的5句話 |
送交者: 善良的小灰狼 2012年12月19日22:17:09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對於兒童來說,畫畫是孩子表達自己想法和感情的一種創造性活動,他不用依靠父母幫助,可以獨立進行自我探索和創造。孩子的畫是他情緒的反應和創造力的體現。專家指出,知識可以教,但創造不能教。但偏偏有的父母在家庭教育過程中,輕易地就用幾句話扼殺了孩子畫畫的天分和興趣,而這些話都是孩子最討厭聽到的。 一句話能點亮孩子的藝術人生,一句話也能泯滅一個畫畫天才,關鍵看你怎麼說。 牆上貼滿了孩子畫的樹、房子和他最喜歡的貓,你驚嘆他如此靈性十足。但是光有感嘆還遠遠不夠。如果運用合適的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對藝術的熱 愛,他還會擁有一些重要技能,這些技能即使在入學後也十分需要。其實,學藝術不僅是技能的提高,畫畫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事情。抓住迸發火花的關鍵期,孩子將受益終生。 比如:孩子的畫與眾不同,顯露出創造力的苗頭,你可以讓他說說畫裡的故事。這樣,他還增進了與人的交流溝通能力和獨立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但是,如果你採取以下的態度對待天生的“畫家”,那麼,上面所說的一切可能不復存在了。 寶寶最討厭聽得的話一:“畫了那麼長時間,我們可以準備考級了!” 大人覺得,對畫畫投入那麼大,再加上別人都開始考級了,那就隨大流吧。但是小孩總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喜歡的每一件快樂的事,都會被大人套上 個惱人的框框。畫畫好並不是通過證書體現的。 比賽、考級都體現了大人的遊戲規則,而不是孩子意願的表達。其實寶寶學畫的意義主要是在畫外獲得的那些東西,例如:繪畫可以使人獲得內心平衡;有助於小肌肉運動的發展;可以幫助兒童培養堅韌精神等。所以,與其考級束縛,不如自由創造。 寶寶最討厭聽得的話二:“你畫的這是什麼呀?怎麼一點都不像呢?” 大人感受的世界,是現實的存在。看到了,才相信是真的,是好的。但是,小孩兒卻不同。他們在4、5歲時,認為主觀想象就是真實存在,也就是心裡 怎麼想就怎麼畫,再加上控制畫筆的能力還不夠嫻熟,所以,孩子的畫當然與大人的評判標準有差距。可是,他有畫不像的自由。因為,畫得像,並不是繪畫藝術的 最終目的。繪畫的真正意義在於滿足孩子塗鴉的欲望與本能,讓他養成獨立創造的習慣,並且勇於表達自我。 其實,真正的兒童畫不是考級的作品,更不是以大人意志為主導的畫。而是由孩子自己創意,反映孩子情緒指向的“小品”。不要去猜你孩子那辨認不清的畫是什麼。而要提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如:“你能告訴我畫裡面的小秘密嗎?”或者“你是怎樣就選擇了這些顏色了呢?”而不要以“像不像”去評判一幅畫。 如果父母太執着於繪畫結果,並對技巧過於緊張,只求畫得像,就會忽略了最珍貴的原創性(孩子天然所擁有的),也正是畢加索等繪畫大師畢生追求那種狀態。尊重孩子就別亂下結論,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是最明智的! 寶寶最討厭聽得的話三:“我現在沒有功夫聽你講你的畫。” 大人忙了一天,回家就想清靜會兒,歇一歇。然而,對於小孩兒來說,白天是滿足好奇心的、令人興奮的探索過程,回家後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於是,畫畫就成了溝通的橋梁。 5歲的浩浩剛等爸爸下班回家,就迫不及待地告訴他最近的畫。他爸爸說:“大多數畫的就是一天裡發生的小事,他很注重每一個細節,我也能夠從細節問題中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快樂與煩惱,挺好玩的。” 我有畫要說——畫作是孩子無聲的語言。當他們還無法以明確的語言表達他心中想說的或是某種委屈時,可以藉由不同的線條與色彩,以繪畫代替口語說出來。 當你的孩子開始告訴你有關他的畫的故事時,一定要全神貫注地聽。你們的對話將會拓展他的詞彙,還可以教會他按順序講述故事,這些對於今後的閱讀 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他畫了一匹馬正在田地里,可以問他馬生活在什麼地方。這將會使他想起馬圈、馬車等等,有可能還會引出一個長長的故事。孩子一點時間,就會成就一個快樂的、想法與眾不同的人。 寶寶最討厭聽得的話四:“你的畫太棒了,將來能夠成為畫家了。” 大人覺得孩子只有受到表揚才能更好地畫畫,所以,不論他畫的什麼,畫得怎麼樣,都一味地誇獎。結果適得其反,小孩覺得這類表揚給自己造成的壓力太大。實在受不了的時候,可能就開始糊弄你,比如:一天畫幾十張“一錢不值”的畫。 描述性的評論,比如:“那隻恐龍看上去真高興!”聽上去更好。其實除了當畫家,繪畫還能開發孩子更多的潛能。當孩子開始畫畫的時候,是理解因果關係的絕好時機。通過畫畫,他們還制定自己的計劃,如:“我要試着畫一頭大象”,並開始琢磨這張畫中的大量細緻問題,例如:“象有腳趾頭嗎?”之類的答案。 因為在藝術中無所謂對與錯,所以孩子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實踐,如:堅信自己的判斷力、作品的自我評價等,培養自尊心。同時,繪畫藝術還是孩子僅有的、不依靠成人的幫助的,從而進行自我探索和創造的領域之一。讓孩子在適度的評價中生活,你會發現他神奇的自我成長。 寶寶最討厭聽得的話五:“你畫的不好,我來幫你畫。” 大人認為,孩子畫的線不直,尺寸不對,所以,把着孩子的手,讓他規矩地畫完一張畫是家常便飯。小孩卻討厭這樣的做法:你限制了我的手,限制了我的腦,不讓我獨立地做事。日久天長,孩子產生了依賴性,便失去了原創的熱情,也就談不上什麼創造力了。 文文畫的小人兒頭大身子小,腿短胳膊長的。聯想到兒童遊樂場的沙畫,文文媽媽想出了一招:複印出人物的輪廓,只讓孩子往裡填色。其實這是封鎖制約孩子創造力的殘酷訓練。知識可以教,但創造不能教,創造是一種無中生有,創造是一種天生的才情。 孩子是創意大師,孩子剛開始拿起畫筆,就站在原創的高點。畫作中獨一無二的原創,都不是教出來的。大人插手,孩子縮手,成人的干涉與過度的成果導向,是對創意的破壞。 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創造者,孩子的自由情感在塗鴉中得到抒發,會成為尋求獨立及自我探索的內在動力,是自主學習的開端。同時,也會逐漸形成自信與個人獨特性。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1: | 茉莉:我們是如何把倆個女兒送進哈佛的 | |
2011: | 孫雲曉:男孩早於6歲上學是災難性選擇 | |
2010: | 幼兒園為啥要男女共廁呢? | |
2008: | 台灣有什麼寶? | |
2008: | 你的耐心將決定孩子的品格 | |
2007: | 煩請YDX轉告賀紹強 | |
2007: | 委屈求全,含淚寫寫我的婆婆 z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