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劉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張欣武 劉衛華
說來您可能不信,這一章的開場白我們反覆重寫了十幾稿,仍然不能滿意。
因為我們一提“成功”,人們就會聯想起婷兒被哈佛等4所名牌大學錄取的事,甚至誤認為我們把考上名校當作育兒的終極目的。為了避免誤解,還是直接解釋幾句吧。
其實,我們培養婷兒的目的,是想讓她成長為“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
幸福生活的人”。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裡,我們曾三次提到這一終極目標(見初版第21、51、69頁,增訂本第25、55、72頁)。每次提到這個目標,都是因為生活面臨重大改變(婷兒誕生、父母離異、回到單親之家),需要再次確認這一目標。但就像一粒瓜籽無法和一個西瓜爭奪注意力一樣,一個抽象的培養目標,也敵不過活生生的求學經歷。加上婷兒的成長故事又是講到上哈佛為止,有人忽略了我們看重的培養目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們眼裡,求學成功只是整體素質培養的成果之一。婷兒人格的健全和成熟則是比名校錄取通知書更讓我們重視的培養成果。因為名校也有勸退、犯罪、自殺的學生,而一個整體素質優秀的孩子卻會主動避開許多人生陷阱,孩子離陷阱越遠,離成功就越近。
題外話就說到這兒吧。本章旨在回答不少讀者提到的三個問題:一是婷兒怎樣看待求學成功和人生成功?二是哈佛看重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麼?三是我們有意培養了哪些堪稱“成功基礎”的個人素質?希望我們的所思所想,對您有一點參考價值。
什麼是劉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自從婷兒被哈佛等4所美國名校錄取,就常有人把她的名字和“成功”聯在一起。有人說考上名校就是成功!有人說考上名校算什麼成功?也有人說現在成功不等於將來成功……婷兒說:“上哈佛只是考上了一所好大學而已,離成功還差得遠呢!”這是她2000年大一暑假時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李櫻子的話。婷兒很清楚,“求學成功只是達成了一個階段性目標,人生的路還長着呢!”回想起婷兒接到錄取通知書後的種種表現,我們相信她說的是心裡話。1999年4月8日,婷兒收到哈佛錄取通知書的第二天,便向學校遞交了“退出高考申請報告”。校方立即向成都市教委請示匯報,市教委中學處的官員隨即把消息透露給了《成都商報》的記者,並建議他們報道。採訪是在學校進行的,婷兒沒覺得和以前的校園採訪有什麼不同,周末回家也忘了告訴我們。等12日的頭版頭條一出,我們的驚訝可想而知——我們原計劃讓婷兒悄悄地走,我們安安靜靜地寫書,這下計劃全打亂了!還沒回過神兒來呢,學校領導就來了電話,通知我們明天和婷兒及一位校長一起到報社接熱線電話。我們再三推辭,可領導說校方已經答應了報社,希望家長用行動報答學校……我們只好同意了,但要求校方幫忙推掉此後的所有採訪和邀請。婷兒知道後,連說:“謝謝爸爸媽媽!”後來又向多次幫她“擋駕”的老師和校領導們表達了謝意和歉意(“擋駕”可是件費口舌又得罪人的事)。我們及時提醒婷兒:會不會被讚譽和名聲沖昏頭腦?婷兒卻調皮地笑着說:“你看你看,對我沒有信心了吧!”但我們仍要仔細觀察,看婷兒是否會得意忘形停滯不前?——觀察的結果令人滿意,婷兒和過去一樣“重實力、輕虛榮”,她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到新起點帶來的新挑戰上了。在準備赴美那幾個月的忙碌里,除了去湖北和姥姥告別,婷兒的興趣主要集中在三件事情上:一是跑了好幾家快餐店去學着找工作,後來在“德客士”當上臨時工,交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在企劃組幹得很投入;二是為適應全英語教學做準備,婷兒的辦法是自學訪美時帶回來的高中化學教材,婷兒很欣賞其探索式的課程設計,常有驚喜的發現要講給我們聽;三是為適應美式作業做準備,婷兒請學校的英國外教出了10道論文題目來做練習,道道題目都大得“嚇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國攻打伊拉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雖說因為當時缺乏搜集資料的起碼條件和時間,只能理理思路列列提綱,但新奇的命題常把大人也吸引過來參加討論。另外,還要看其他書;會一些朋友;跑很多商店去準備行裝;不再住校後還要承擔部分家務活;每天還要專門想想:今天為爸爸媽媽做點什麼?哪怕是倒杯開水,遞雙拖鞋……一個剛滿18歲的孩子,面對足以把她淹沒的讚譽和關注,能夠如此淡靜,不失本色,讓我們深感欣慰。有記者問婷兒為什麼不覺得驕傲?婷兒說:“因為從小養成了把已有的成績歸零的習慣。”仔細想想婷兒走過的路,的確是在不斷地“把已有的成績歸零”。這也是婷兒能腳踏實地快速前進的原因之一。這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個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傳家寶。婷兒繼承了它,真讓人高興。《哈佛女孩劉亦婷》出版後,引起了人們對婷兒的更多關注。婷兒仍是寵辱不驚,仍是一顆平常心。大二期間,有篇自由撰稿人的文章到處刊載,內容連抄帶編,標題極其誇張,不是“讓哈佛震驚的中國女孩”,就是“中國女孩讓哈佛震驚”。婷兒知道後又好氣又好笑地說:“哈佛不會為任何人感到震驚,除非你幹了什麼壞事!在哈佛,成功就像家常便飯,一點都不稀奇。”在哈佛,婷兒一直保持低調。儘管哈佛圖書館2001年就收藏了我們的書,但婷兒從不和人談起這些。2001年暑假,哈佛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教授到中國訪問時聽說了這本書,恰好他隨後就到婷兒參與籌辦的“第10屆亞洲與國際關係研討會”擔任講演嘉賓,在新加坡認識了婷兒,校方這才有人知道了她的“秘密”。開學後,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多次指導婷兒所在的學生社團,發現婷兒的夥伴們都不知道她是中國暢銷書的主人公,他還誇獎婷兒,說她謙虛。直到2002年4月《紐約時報》報道了我們的書,才有更多的同學知道了這個背景。2002年暑假,婷兒返校前途經廣州、深圳,應邀參加和讀者直接交流的活動(她把這看作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廣州日報》的記者李桂文採訪時問婷兒:“你說過上哈佛離成功還差得遠呢,那你心目中的成功又是怎樣的呢?”說實話,婷兒和我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它不符合我們家的思考習慣。我們家的習慣是:近期目標要實,實到每一步怎麼走,以確保完成任務;遠期目標要虛,虛到只剩個大方向,以容納各種變數。記者問的顯然是婷兒不去多想的遠期目標,我們也猜不到她會怎麼回答。當時,婷兒認真想了想才說:“成功並不是一個人獲得的名利可以定義的,我心目中的成功就是造福全人類,如果不行就造福自己的國家,再不行那就造福自己的家庭吧。”呵呵,這就是婷兒心目中的成功,真高興她有如此豁達的人生觀——既志存高遠,又不鑽牛角尖!不論以後順與不順、成就如何,只要盡力而為了,就可以問心無愧。這也是我們對女兒的真心期盼。
哈佛看重的“優秀素質”究竟是什麼?
張欣武 劉衛華
有人說,劉亦婷的父母不可能從小就瞄準哈佛要求的“優秀素質”培養孩子,然後等着 哈佛來驗收。這話說得很對。這種常見的殊途同歸的現象,恰好說明了素質培養是有規律可 循的。
在婷兒17歲之前,我們只是在按自己的研究心得優化對婷兒的教育,根本沒考慮過高中 階段申請全獎留美讀本科,更不知道哈佛對學生有什麼要求。如果不是拉瑞提出本科留美的
建議,如果《哈佛女孩劉亦婷》裡提到過的劉瑩(以前誤譯為“劉穎”了)不對婷兒說:“ 不報哈佛,你會後悔的。”婷兒也不會鼓起勇氣向哈佛衝刺。高二暑假時,我們看到婷兒在 劉瑩指導下選定的目標大學清單,簡直難以判定它是狂妄還是合適?只能憑着對劉瑩的信任 支持婷兒的選擇。等看了哈佛等名校陸續寄來的一大堆申請表格之後,我們心裡才踏實了。
我們發現,在招生方法上,中美兩國大學是完全不同的,可在人的發展潛力的考查上, 中美兩國社會重視的東西卻基本相同。看看“校方報告”中“附加的個性評價(additional general ratings)”所涉及的15個方面,您就會發現,哈佛關注的這些東西,中國人一點 都不陌生:
1.Intellectual curiosity 好奇心(或求知慾)
2.Intellectual creativity創造性(或創造力)
3.Academic achievement學業成績
4.Academic promise學業前景
5.Leadership領導能力
6.Sense of responsibility責任感
7.Self-confidence自信心
8.Warmth of personality為人的熱忱
9.Sense of humor幽默感
10.Concern for others關心他人
11.Energy 活力
12.Maturity成熟
13.Initiative 主動性
14.Reaction to setbacks對挫折的反應
15.Respect accorded by faculty受老師們的重視程度
從其他美國名校“附加的個性評價”來看,各校關注的東西都大同小異,有些學校只列 出12個方面,有些學校更重視“獨立性、自律能力、對他人的影響力”等。從媒體對2002年 7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的報道來看,牛津、哈佛、斯坦福、清華、浙大、 南開等8位中外名校校長談到如何評估一流學生時,基本上也沒脫離這十幾個方面。美國名 校精心設計的全套申請程序,包括用表格考察的方方面面、入圍後的面談和最後投票表決, 也是為了用各種方法從各個角度來評估申請者:此人各方面的狀況和發展潛力如何?在同校 同屆同地域的學生中有多突出?在優秀程度不相上下的競爭者中是否仍然突出?以此發現校 方最想要的學生。如果是外國學生,還要看你是否聽得懂英語授課?托福成績600分以上就 被認為是“聽得懂”了,因此,單憑托福高分是很難被名校選中的。因為評估的思路和方法 差不多,所以每年都有一批拔尖的學生被幾所名校同時錄取。上述資料(包括哈佛等學校的 全套本科申請表格)現在都可在網上查閱或下載。
讀者不難看出,名校一致看重的那些方面,樣樣都直擊人的素質。所謂“人的素質”, 按人民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蕭鳴政教授的定義,就是:“個體實施社會行為的 基本條件和潛在能力”。說得再通俗一點,人的素質就是“立足社會的基本條件和潛在能力 ”,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東西。凡是愛動腦筋的人,都能認識到:哪些個人素質有助於生存 和發展?並把自己領悟的人生經驗傳授給孩子。如果家庭教育得當,學校也夠水準,孩子發 展得出類拔萃便很自然。比如說,婷兒的高中同學個個都很優秀。這樣成長起來的高素質孩 子中國每年都有一大批……只不過,和13億人口一比,這樣的高素質孩子仍然是“稀有金屬 ”。
我們夫婦長期從事“琢磨人”的工作(文藝創作和編輯),對各種類型的人和研究人的 書都看得多,也想得多。加上希望孩子幸福和希望中國多出人才的宿願,我們一直把研究育 兒方法當作自己的“業餘科研項目”,經過22年的努力,也取得了預期的成果:培養了一個 健康發展的好孩子;寫出了一本素質培養紀實的書;歸納了一套“0—18歲整體素質培養法 ”(詳見本書第三章《優秀素質體系,怎樣從無到有?》)。哈佛等名校對婷兒和其他中國 學生個人素質的欣賞,其實是驗證了一個道理——只要按成長規律培養孩子,就能取得殊途 同歸的效果。
我們有意培養的“十大必備素質”
張欣武 劉衛華
孩子成功的標準是什麼?我們的主張是:在健康合法的前提下,有能力實現自己的心願 。可誰知道小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心願呢?童心多變沒法猜呀!關愛孩子的父母只能全面激 發孩子的各項潛能,有意培養起“優秀+配套”的整體素質,讓孩子有足夠的實力逐步選擇 自己最想走的路。
我們培養的整體素質與美國名校看重的能力和素質有不少重合之處,但又不盡相同。因
為招生考查具有某種“驗收成果,選拔人才”的意味,我們培養孩子則是從零開始,讓各種 能力和好品質“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弱到強”,需要更多“基本建設”性質的內容。
我們所說的“優秀+配套”的整體素質,可以分解為相輔相成的十個方面。為了易懂易 記,我們把這十大素質編成了“優秀素質30字訣”:
身體好,頭腦靈,性格優,興趣多,情感美,
知識廣,品德正,能力強,後勁足,發揮佳。
前5項是0—6歲培養重點,後5項是6—18歲培養重點(前期培養不足的,需在後期彌補 調整)。我們認為,只要擁有這十大素質,孩子就擁有了成功的基礎。現將這十大素質的內 涵及其培養途徑簡介如下:
身體好:肢體靈活,精力充沛,免疫力強,很少生病等——培養途徑:優生優育、科學 的生活方式、營養保健、體育鍛煉等。
頭腦靈:反應靈敏,觀察細緻,理解準確,記憶清晰,聯想豐富,表達流暢,思維活躍 ,思考深入,善於綜合,善於質疑,善於創新等——培養途徑:1.適度胎教;2.早期開發多 元智能;3.從小見多識廣;4.勤學習勤實踐;5.單項智能訓練及綜合訓練等。
性格優:開朗快樂,積極進取,誠實自信,勤勞獨立,善良勇敢,負責守信,意志堅強 ,心態寬容,剛柔並濟,動靜有序等——培養途徑:1.嬰兒期及時而親切的照料,形成良好 的親子依戀,為心理健康奠定基礎;2.條件反射成行為,行為訓練成習慣,習慣積累成性格 ;3.環境耳濡目染,長輩言傳身教等。
興趣多: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愛觀察,愛提問,愛學習,愛嘗試,愛思考,愛操作 ,愛挑戰,愛創新等——培養途徑:豐富的信息刺激;大人的情緒感染和賞識激勵;愛與成 功的快樂體驗;造福社會的強烈動機等。
情感美:愛自然,愛家鄉,愛祖國;愛藝術,愛創造,愛生命;愛親友,愛和平,愛人 類等——培養途徑:情緒感染、感情交流、行為體驗、藝術實踐、審美鑑賞、賞識激勵等。
知識廣:基礎寬厚,結構合理;文理皆優,一專多能;適應面寬,綜合性強等——培養 途徑:閱讀起步早,動手實踐多;博覽群書+學業訓練+大量實驗+社會實踐(含遊歷)等 。
品德正:懂法守法,不走邪路;尊重規則,崇尚雙贏;理想遠大,道德高尚;關心弱小 ,保護環境;熱愛團隊,親和力強;自尊自愛,敬業守信等——培養途徑:遵守約定,體驗 獎懲,賞識激勵;講故事、樹榜樣、分析案例;講解和學習法律法規等。
能力強:擁有相對完備的能力體系。1.適應能力類:模仿能力,自理能力,自律能力, 自學能力,反省能力,應試能力,抗干擾能力,拒誘惑能力,自立能力,交際能力,團隊協 作能力等;2.創新能力類: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判斷能力,聯想發揮能力,組 織領導能力,整體規劃能力,自我調整能力,主動行動能力,深入研究能力等——培養途徑 :明確目標,反覆實踐;化整為零,缺啥補啥;專項訓練,化難為易;經常總結,賞識激勵 等。
後勁足:視野開闊,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意志堅定,會自我管理,善於計劃,善於行 動,能自主發展,可持續發展等——培養途徑:重視整體素質培養,獲得強大的自主發展內 驅力;經常尋找現有素質體系的“短板”(薄弱環節),揚長補短,提高整體水平,增強發 展後勁。
發揮佳:1.競技狀態良好:心理平衡,樂觀自信,精神飽滿,水平穩定;2.能在涉足其 間的實踐活動中正常發揮,如:學習、競賽、應試、研究、創造、製作、發明、發現、管理 、策劃、推廣、營銷、領導、組織等;3.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具體體現在:積極補充和更新 知識;自我完善道德;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善於利用資源和挖掘資源;善於集思廣益不斷創 新;事業發達,婚姻美滿,家庭和睦,子女優秀等——培養途徑:1.熟能生巧,藝高人膽大 ;2.勤於實踐,敢於拼搏;3.習慣於主動出擊;4.不自滿,不停步;5.重視情感教育和教子 方法等。
婷兒0—18歲的素質培養,大體就是從上述十個方面進行的。
2001年10月,在為接受《文匯報》記者鈕繹的採訪“什麼才是素質教育”做準備時,我 們查到一條資料:1990年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中外學者為21世 紀的人才設計了由七個方面組成的素質結構:
一、積極進取,具有開拓精神;二、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質和對人類的責任感;三、在劇 烈的變化和競爭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四、有寬厚、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五、學會 學習,適應科學技術領域的綜合化;六、有個性,有多種多樣特長;七、具有同他人合作和 進行國際交往的能力。
我們認為,專家提出的素質結構,代表着社會對21世紀人才的新要求。我們的整體素質 培養法(將在下一章詳細介紹),是滿足時代需要的一種途徑——不是惟一的途徑,但是有 效的途徑之一。我們堅信:素質教育是有規律可循的,只要按規律辦事,就可以殊途同歸。
我們的思路和四個基本方法
張欣武 劉衛華
家庭是孩子的人生起點,也是優秀素質體系的培養基地。在0—18歲的成長過程中,家 庭通常不會像幼兒園和學校那樣定期更換,而且具有“早期介入、全程跟隨、單獨教練、重 點培養”等諸多便利。父母(或代行父母職責的人,下同)只要滿懷愛心、耐心和信心,適 時當好孩子的“導師、夥伴、啦啦隊”,就能順利培養出有助於成功(指實現正當心願)的 優秀素質體系。
至於能優秀到什麼程度,決定因素並不在於天賦高低,而在於孩子成長的小環境和大環 境。因為正常人的天賦潛能在早期不存在夠不夠用的問題,只存在被閒置、遞減、浪費的問 題——有關研究認為,人腦尚有90%的潛能可挖;人類對大腦皮層的利用率只有1/5,這些 數據是否準確尚待研究,但人的潛能未被充分利用卻是公認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去計較天 賦的高低呢?希望我們的“整體素質培養法”,能讓更多孩子的成長小環境得到改善,順利 成長為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幸福生活的人。
我們的思路和四個基本方法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婷兒的成長過程和我們的育兒思路,可以濃縮成下面這句話:
從0歲開始,全面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素質。
這裡所說的“整體素質”,就是第二章里介紹過的“十大必備素質”:身體好,頭腦靈 ,性格優,興趣多,情感美,知識廣,品德正,能力強,後勁足,發揮佳。我們看重的優秀 素質體系,就由這相輔相成的十個方面所構成。
整體素質是否優秀,有一個簡單的評估方法:如果孩子的基本素質優秀、配套,就會同 時凸顯出三個鮮明特徵:能適應,有理想,會創新。(“創新”的含義詳見第四章《怎樣培 養創造力?》)
眾所周知,能適應就能生存,有理想就有動力,會創新就會發展。我們的整體素質培養 法,特別重視從無到有、一點一滴地培養出讓孩子“能適應,有理想,會創新”的各種優秀 素質。
整體素質培養最好從0歲開始。因為0—6歲既是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性格形成的 奠基時期。孩子在這個階段的可塑性特別強,只要引導得法,大人花較少的氣力就能為6—1 8歲的後繼教育(家庭+學校)打下一個好基礎。如果大人的教育理念一致,又能堅持不懈 ,很容易培養出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早慧孩子。這一點,正在實施早教的父母和眾多早教機 構都深有體會——這些21世紀的早慧兒童們,從成長環境中得到的良性刺激比婷兒更多,智 力也發展得比婷兒當年更快。
需要提醒讀者的是,早期教育並不具備一勞永逸的功能。如果後繼教育的性格培養和學 業訓練跟不上,早期發展的智力優勢也可能在初中前後逐漸消失(有不少讀者來信惋惜自己 的這種經歷)。古代“神童”方仲永“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就是這個原因。為了防止早 慧兒童變成“現代版的方仲永”,我們特別重視性格培養和學習能力一起抓,把孩子“好奇 、愛玩、好勝”的天性,升華為好學上進的動力和能力,形成可靠的發展後勁(詳見本章的 《優化三大天性,培養成才的內驅力》)。
遺憾自己錯過了早期教育的孩子,也不必灰心。只要早期生活在人類社會之中,必然會 享有自覺或不自覺的早期教育。即使某些潛能開發不足,也可設法彌補。因為人類既存在“ 潛能遞減”現象,也存在強大的主觀能動性;既可以通過強化訓練改善大腦功能,更可以通 過頑強的意志改變行為方式。雖說“補短教育”的成本(時間、精力、經費)比早期教育要 高,但效果也十分顯著。別說是錯過了早期教育的孩子,就是染上了某些惡習的孩子,只要 萌發了強烈持久的改進願望,也能提高或彌補自己缺失的一些素質。成敗的關鍵就在於:是 不是找准了自己的“短板”?能不能堅決而有效地跟惰性與慣性抗爭?只要能堅持不懈地改 進,就有可能後來居上,積小勝為大勝。
在《哈佛女孩劉亦婷——素質培養紀實》裡,我們寫了很多具體的培養過程和操作方法 ,歸納起來,都可以追溯到四個基本方法上,即:“順應天性,積極引導,個性化培養,自 主發展”。這四個基本方法互相聯繫又各有側重,它們的含義分別是:
順應天性——
按成長規律培養孩子;用愛贏得孩子信任;用理性完善天性。
積極引導——
全面激發有益興趣;主動預防人生缺憾;高效利用教育資源。
個性化培養——
三管齊下,促成最有發展潛力的個性;承認差別,因材施教。
自主發展——
養成良好習慣,從自理走向自立;培養獨立能力,從自學走向自強。
下面依次介紹我們實施這四個基本培養方法的心得體會,供讀者參考。
基本方法之一:我們怎樣做到“順應天性”?
張欣武 劉衛華
“順應天性”的核心,是順應人類的成長規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用相應的方法培養孩 子。
在操作方法上,一是要認真讀書,認識了解人類天性和成長規律,用專家科研成果和前 人的經驗教訓指導育兒實踐;二是要優先培植親情,用愛贏得孩子的信任,獲得順利施教的 前提;三是要完善利弊共存的天性,把孩子“好奇、愛玩、好勝”的原始本能優化為成才
的 內驅力。
“順應天性”之一:
對我們啟發較大的三類書
為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避免走彎路,我們認真讀了很多書,努力汲取東西方教育思 想的精華;了解現當代心理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的科研成果;關注人類對自身的認識有哪些 新發現;分析導致人生成敗的各種原因,從中透視“人類有哪些天性?人的成長有哪些客觀 規律需要遵循?”
在這個過程中,對我們啟發較大的有以下三類書:
A:介紹科學育兒方法的書——如前蘇聯的《教育子女的藝術》,日本的《早期教育和天 才》(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裡,我們誤把書名中的“和”字寫成了“與”字,特此更正並 深感抱歉)、《從0歲開始的教育》等等。前者讓我們認識到父母理性的育兒心態對子女成 長的積極影響。後兩者讓我們認識到兒童潛能遞減法則、嬰幼兒大腦的可塑性,及人類在嬰 兒期的特殊認知方式和早教方法。早教先驅主張把“全面發展、培養健全人格”放在首位, 引起了我們的強烈共鳴。
這方面的研讀心得,在婷兒0—6歲的培養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理論指導作用。我們據此 確立了長遠的培養目標——“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幸福生活”,並對婷兒進行 了從0歲開始的早期教育——通過“刺激五官,促進大腦發育”及養成各種良好習慣,重點 培養“身體好、頭腦靈、性格優、興趣多、情感美”這五大素質,為學校和家庭的後繼教育 打下良好基礎。這部分內容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裡介紹得比較詳細,在此不再贅述。
B:古人總結育兒經驗和做人經驗的書——如中國傳統的家教典籍《顏氏家訓》、《朱子 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菜根譚》等等。這些古籍的精華部分對優良性格和高尚品 質的形成有很多精闢的見解,與美國的《EQ之門:怎樣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提供的現代觀念 和培養方法有很多異曲同工之處。這些古籍中的封建糟粕需要批判和剔除,也可用於了解中 國人特有的一些弱點和局限性。
這方面的研讀心得對婷兒的社會化進程意義較大,有助於培養“性格優、品德正、能力 強、後勁足、發揮佳”這五大素質。這些內容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裡多處提及,在本章的 《婷兒怎樣實現“自主發展”》一節里有更具體的介紹。此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是我們對婷兒進行個性化培養的理論依據,這一點,在本章的《我們怎樣實施個性化培養》 一節里也會有更具體的介紹,容後再述。
C:從心理學、社會學和生物學角度研究人類的書——由於興趣和職業的原因,我們家 的心理學和社會學著作較多,有些是研究大腦的工作機制的;有些是研究嬰幼兒心理和青春 期心理的;有些是研究女性心理、老年心理、社會心理、婚戀心理、犯罪心理的;還有些是 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這些書大都不是為育兒而買而讀的,但對我們認識人的天性和成長規 律都有所幫助。英國的生物人類學名著《裸猿》,則讓我們對人類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此書通過比較人類行為與動物行為的異同,如覓食、擇偶、育兒、探 索、修飾、睡眠、爭鬥等,在很多方面揭示了人類紛繁複雜的本性(《裸猿》原著1967年出 版,我們看的是1987年出版的中文刪節本)。此外,在互聯網接通之前,我們經常從《科學 畫報》雜誌和《參考消息》報上了解相關科研領域的新進展,有些育兒方法的靈感就來自專 家們辛勤研究的新成果。
這方面的研讀心得,有助於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性和預見性,使我們在培養婷兒的過程 中很少走彎路,並順利渡過了嬰兒逆反期和青春逆反期。我們和婷兒討論問題時,常從心理 學、社會學或人類本性的角度進行分析,引導婷兒透過事物的表象審視其實質,培養科學理 性的思維方式和獨立思考能力。這些內容在本章的《婷兒怎樣實現“自主發展”》一節里有 更具體的介紹。
除了讀書學習,我們還觀察記錄孩子的表現,對照有關的檢測資料,以便對孩子的自然 發育進程心中有數。父母知道孩子此時此刻做得到什麼,做不到什麼,就不容易犯操之過急 的錯誤。我們使用的檢測資料主要是《丹佛小兒智能發育測量表》(很多讀者來信索要此表 ,現作為本書附錄之一提供給大家)。此表是丹佛學者在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格塞爾(Gesell A.L 1880—1961)與同事合作的《嬰幼兒發展量表》的基礎上簡化而成的,詳細說明請見 《附錄一》。
無庸諱言,在了解人的天性和成長規律方面,我們只能盡力而為,做不到盡善盡美。因 為人類對自身的認識還很有限,我們也不可能讀到所有該讀的書。但想到德國牧師卡爾?威 特嘗試進行早期教育的時候,達爾文的進化論都尚未問世,老卡爾連“猴子變人”的常識都 不具備,不也把孩子培養得那麼出色嗎?相比之下,我們擁有的教育資源就多多了(現在的 父母們擁有的教育資源則更多)。我們相信,只要對孩子滿懷愛心、耐心和信心,堅持“順 應天性、因勢利導”,就能培養出整體素質優秀的孩子。
(順便說一下,由於我們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裡轉述了《早期教育和天才》裡介紹的 德文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隨後便有人偽造了一本中文假譯著《卡爾?威特的教育》, “譯者”署名為劉恆新,京華社出版。這本假譯著大量剽竊《早期教育和天才》,並成段抄 襲《哈佛女孩劉亦婷》的內容。造假者還盜用我們的名義向讀者推薦假譯著。除了侵權之外 ,這本東拼西湊的假譯著存在很多科學常識上的錯誤,比如說,經常讓19世紀初的老卡爾? 威特運用他死後才問世的各種科研成果。這本假譯著謊稱是“從原著翻譯”的,卻連原著書 名——那是一句長長的德文——都不知道,只好用英文杜撰了一個假書名《Garl Weter's E ducation Law》放在封面上欺騙讀者。用這個假書名在網上查不到任何出版記錄,可見是造 假者杜撰的。如果用哈佛圖書館收藏的原著英譯本書名《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在網上搜索,則可查到多次再版的信息。英國心理學家邁克爾?J?A?豪教授1999年在劍橋 大學出版的學術著作《解讀天才》裡——見中國青年出版社的中譯本,也提到了卡爾?威特 的早教方法,並在參考書目里列出了原著英譯本《The Education of Karl Witte》。
中國現代教育的先驅陶行知、鄭宗海和陳鶴琴都看過卡爾?威特原著的英譯本,且評價 很高——見《陶行知全集》第一卷579頁。這些中外專家和老卡爾?威特有一個共識,那就 是:“教育比天賦更重要”。讀者若想更多地了解卡爾?威特的早教方法,請直接參閱河北 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的《早期教育和天才》。此書濃縮了1818—1914年好幾本早教文獻的精 華呢。
另外,《0歲方案》的創始人馮德全教授的《0—6歲優教工程方案》和早教專家區慕潔 的《中國兒童智力方程》0—3歲分冊和3—7歲分冊,給中國父母提供了比《早期教育和天才 》更全面、更實用的早教指導。很多讀者向我們諮詢的胎、嬰、幼兒培育問題,如果在我們 的書裡沒找到答案,一般都能在這兩位專家的兩套書裡得到詳細而具體的解答。)
“順應天性”之二:
從0歲開始,用愛培植親情
確定了培養孩子的思路之後,如何順利施教?也是讓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我們對婷兒 的教育進行得較為順利,主要得益於這種教育模式:
親情互動+理性導航=順利施教+健康成長
所謂“親情互動”,指的是父母和孩子互敬互愛,彼此都儘量做讓對方高興、受益的事 。比如說,父母疼愛孩子,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講究教育方法;孩子依戀父母,重視親人 的期望,努力好學上進。可以說,《哈佛女孩劉亦婷》描繪的就是“親情互動+理性導航= 順利施教+健康成長”的具體過程。
在通常情況下,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總是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但孩子對父母的親情卻是 有的愛、有的煩、有的恨……所以會有這句亙古之嘆:“養兒才知父母恩!”這種現象提醒 我們,孩子對父母的親情不是天生的,需要有意培植。我們深信,只有讓孩子愛父母,而不 是怕父母,孩子才會看重父母的情緒和期望。為了贏得婷兒發自內心的愛,也為了讓婷兒成 長為“可愛又會愛”的人,從小到大,我們一直不忘用愛培植親情。
A:“及時而親切”的照料,讓嬰兒信任父母。
嬰兒出生的時候,腦力和體力都遠未發育成熟,只會用情緒表達和身體接觸與成人進行 交流,如餓了難受就哭,飽了舒服就笑。父母(或其他照料嬰兒的人)對嬰兒哭與笑的反應 ,是嬰兒與這個陌生世界最初的互動方式。這種互動方式會伴隨着大腦和情感系統的發育進 程,逐漸內化為孩子的情感交流模式,成為與社會適應能力相關的個性特徵之一,如是否樂 觀開朗,是否關心對方的感受等等。
如果照料者對嬰兒發出的信息很敏感,總是“及時而親切”地幫嬰兒滿足生理需要或消 除恐懼心理,嬰兒就會信任為自己帶來舒適感的照料者,並把這種基本的信任感延伸到其他 人身上,形成發展人際關係和健全人格的心理基礎。如果照料者不能“及時而親切”地幫嬰 兒滿足生理需要或消除恐懼心理,則會妨礙嬰兒建立對成人和環境的基本信任感,對智力發 育和性格培養都有不利影響。因此,自從英國兒童精神病學家鮑爾比(J?Bowlby)在20世 紀60年代提出“母愛喪失假設”開始,當代心理學家們越來越重視兒童情緒、情感的發展過 程與健全人格的關係。
註:前兩段的觀點主要依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布列瑟頓(Dr.Inge Bretherton)的研究 成果。“及時而親切”是我們用通俗的語言歸納的最佳照料方式。
專家們發現,如果嬰兒在0—1歲缺乏“及時而親切的照料”,其後果跟嬰兒逆反期的“ 過度保護”或嬌縱溺愛一樣,都能妨礙孩子形成優良性格。例如:
有些父母因為種種原因對嬰兒不太關注,也不夠親切,對嬰兒難得笑一笑,抱一抱,嬰 兒不哭到一定程度就沒人理。久哭才來人的嬰兒,就會把哭鬧不休當作吸引大人注意、滿足 自己欲望的基本方式,這種令父母頭疼的互動模式顯然不利於增進親情。久哭也不來人的嬰 兒更慘——在需要幫助或渴望交流的時候不被理睬,嬰兒經常體驗的不是愛,而是冷漠無情 ,就會把冷漠麻木當正常,對父母的感情淺而淡,既不相信父母會幫助我,也不會把父母的 教導和期望放在心裡。
有些父母雖然能及時照料嬰兒,但總是大驚小怪、或毛手毛腳、或怨氣衝天,搞得嬰兒 更加害怕或更不舒服,嬰兒就會本能地想迴避照料者,信任感和依戀感都無從談起。還有些 父母不注意自我調控情緒,態度喜怒無常,標準忽寬忽嚴,對孩子忽愛忽嫌(或是因為對孩 子要求過高、或是因為自身心理不成熟)。這些孩子無法預測父母的行為,無從建立基本的 信任感,常為猜妒有人“奪愛”而生氣哭鬧,對新環境和新事物都充滿戒心。還有些孩子在 陌生的親友面前膽怯退縮或挑釁攻擊,不是因為沒禮貌,而是因為安全感不足,如果父母不 安撫孩子,反而斥責和脅迫孩子“聽話”,親子關係便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