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丁丁家長
萬維讀者網 > 海 二 代 > 帖子
哈佛女孩劉亦婷5
送交者: bmgc 2004年04月26日15:36:00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各種各樣的照料方式,會使嬰兒和父母形成不同類型的“依戀”關係。美國兒童心理學 家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陌生情境測驗”中發現,嬰兒對父母大致表現 為三種不同的依戀類型: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反抗型依戀。在這些依戀類型中,只有 “安全型依戀”是良好的、積極的依戀,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都屬於“不安全型依戀” 。
  統計數字顯示,形成安全型依戀並不難。只要照料嬰兒的人心理健康,能及時而親切地 照料嬰兒,使嬰兒感到安全舒適,就能自然形成安全型依戀。據瑪麗?愛因斯沃斯觀察統計 ,美國的1歲嬰兒約有70%屬於安全型依戀。據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陳會昌與梁蘭芝200 0年的實驗室觀察統計,中國的2歲嬰兒約有73%屬於安全型依戀。婷兒1—2歲的表現也明顯 具有安全型依戀的特點。
  B:營造愛的氛圍,培植濃郁親情。
  婷兒是在愛意濃濃的環境中長大的,這一點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裡有很具體的描述。 嬰兒時期,因為實行從0歲開始的早期教育,婷兒享有大量與媽媽肌膚相親、感情交流的機 會,建立了很好的親情互動關係。加上有規律的生活方式能讓嬰兒預知大人會怎樣做,也有 利於婷兒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媽媽不在的時候,姥姥和保姆對婷兒發出的各種表情信號( 如哭、微笑、嗯嗯啊啊等)也像媽媽一樣敏感,總是“及時而親切”地做出反應,並像媽媽 一樣經常帶婷兒到戶外活動,指認事物。這些富含愛心的行為也增加了婷兒的安全感和探索 環境的興趣。
  儘管婷兒2歲之前兩次和媽媽分開由姥姥照料,但由於姥姥、舅舅的照料方式與媽媽相 同,並在媽媽的遙控下繼續進行早期教育,婷兒和諸位親人都建立了強烈而深厚的感情聯繫 ,明顯表現出“安全型依戀”的特點——只要有一位天天照料她的親人在場,婷兒就感到足 夠的安全,可以在陌生的環境中饒有興趣地玩陌生的玩具;只要看得見親人就很安心,對陌 生人的反應也比較積極(“不安全型依戀”則相反);當親人離開時,婷兒會明顯地表現出 苦惱和不安(“反抗型”會大哭大鬧,“迴避型”則無所謂);當親人回來時,婷兒會非常 高興地與親人進行熱烈的身體接觸(“不安全型依戀”則缺乏這種表現)。
  用擁抱的方式表達親情,是我們家的老習慣。婷兒在需要父母撫愛的年齡(0歲—青春 期之前),除了寄放在私人幼兒園的那20天,幾乎沒嘗過“皮膚飢餓”的滋味。我們不想讓 婷兒成為羞於表達感情的人,從小就經常對婷兒說“我愛你”,並讓婷兒習慣於把愛說出來 。“我愛你、謝謝、對不起”,是我們家說不煩、聽不膩的口頭禪。每一次愛的表白,每一 次輪流擁抱,都是滋生親情的營養液。
  為了防止婷兒怕親人失望而報喜不報憂,我們經常對婷兒說:“不論情況有多糟糕,父 母都會盡力幫助你。”婷兒很早就懂得:“父母是孩子最可靠的參謀,欺騙父母是愚蠢的。 ”即使在青春逆反期,婷兒對父母的愛也深信不疑,好事糗事都願意講給父母聽,想不通的 問題也會執拗地跟我們平等辯論……我們用愛與民主贏得了婷兒的愛與信任,我們的逆耳忠 言婷兒也能聽得進。
  婷兒也經歷過20天無愛的生活,那種心靈的傷害對性格和智力的消極影響,讓我們深信 “母愛喪失假設”不是危言聳聽。讀者也許還記得,婷兒3歲時,媽媽要到上海戲劇學院參 加考試,私人幼兒園的老師兼老闆滿口答應讓婷兒全托20天,婷兒滿懷着對老師的信任告別 了媽媽,沒想到從此開始了忍飢挨餓的生活。20天后,婷兒餓成了一隻小瘦猴,媽媽接她回 家時連笑都不會了,除了想填飽肚子,什麼都忘了!什麼都不關心!記憶的鏈條明顯斷裂, 從前的各種習慣和本領全部消失!調養了20多天,婷兒呆滯疑懼的眼神才徹底消失。又過了 兩個月,被愛的幸福才重新喚醒了自信……這些年裡,我們總想猜測又不忍猜測:“婷兒從 最初的驚恐到最後的麻木之間,有過多少次絕望的哭泣?”每次想起那些聽不見的哭聲,都 是錐心地痛!——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從反面提醒我們:順應天性,首先要滿足“孩子需要 愛”的天性。
  令人心疼的是,中國仍有將近30%的孩子沒能得到恰當的愛,心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 害。那些用錯誤照料方式造成的“不安全型依戀”的孩子,都需要先療傷,再改進。對尚未 進入青春逆反期的小孩子宜多關注、多擁抱、多讚美,用熱烈的愛溫暖孩子受傷的心;對已 經和父母離心離德的大孩子,父母要放棄成見,多看孩子的優點,找機會向孩子反省道歉, 表白愛心,爭取用真誠的懺悔溶化多年結成的冰……親子關係改善之後,幫助孩子進步才使 得上勁。
  C:兩次逆反期,調整關係渡過親情危機。
  孩子一生要經歷兩次逆反期,一次是1歲半左右開始的嬰兒逆反期(又稱“第一反抗期 ”),另一次是13歲左右開始的青春逆反期(又稱“第二反抗期”)。這兩次逆反期都是孩 子身心發展的重大轉折點,處理不好就會家庭衝突不斷,親子對抗升級,嚴重磨損親子感情 。為了安然渡過兩次親情危機,我們提前了解逆反期的心理特點,預先思考對策,及時調整 親子關係,在新的格局下保持和發展“親情互動”的和諧關係。
  表面看來,這兩次逆反期有不少相似之處,都表現為孩子堅持自作主張,喜歡“對父母 說不”,但分屬不同的發展階段,“說不”的意義完全不同。
  嬰兒逆反期意味着孩子已經“從生理上發現自我”,熱衷於探索和建立“我”與世間萬 物的關係。這是動物水平的獨立性,需要父母用社會規範積極引導,孩子才能學會做人。如 果依舊像對小奶娃兒那樣諸事包辦、百般遷就,就可能造就一個自我中心的“小皇帝”—— 既不知道心疼親人,也不把親人的期望和教導當回事。
  青春逆反期則意味着孩子已經“從心理上發現自我”,熱衷於探索和建立自己獨立存在 的價值,象徵着孩子的獨立人格開始覺醒。如果父母率先給孩子“成人式的尊重”,孩子就 可能把你當作來自成人世界的第一位知己。如果父母無視孩子“我都這麼大了”的心理,繼 續用“權威+保姆”的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就會從此對父母關上心門,也許要等孩子也有了 孩子之後,才會想到“可憐天下父母心”。
  a:據我們觀察,兩次逆反期中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是“教育方法階段性錯位”——該 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硬管,以至於陷入“孩子越大越令人失望”的發展模式。
  獨生子女家庭常見的情況是:1歲半前後,嬰兒發現自己的身體獨立於身邊事物,便開 始探索自己的行為能引起什麼結果,如把玩具東扔西扔、用筆亂畫塗鴉、非要親自做各種生 活上的事等等。嬰兒對自己能有所作為感到好奇和欣喜,樂此不疲地嘗試讓身邊事物服從自 己的意願。當這種探索活動從父母允許的範圍擴展到不允許的範圍時,爭奪控制權的“戰爭 ”便開始了。嬰幼兒惟一的武器就是哭鬧,但這個武器往往奏效。孩子屢鬧屢勝,就會變成 為所欲為、任性自私的“小皇帝”(不少犯罪分子的人生歧路,實際上就起步於嬰幼兒期的 “奪權”成功)。還有些父母心甘情願地放棄領導權,事事請不懂事的孩子做主拍板,孩子 在家如魚得水,出門卻處處碰釘子。
  從小為所欲為的孩子只會“按自己的主意辦”,誰的教導也聽不進去。這樣子長到青春 逆反期,多半都發展得不如人意(因為人的天性是利弊共存,有不少阻礙發展的因素,讓孩 子的素質和能力受損),期望中的創造力不見蹤影,學習成績也讓人嘆氣。父母又失望又不 甘心,本該“放權”的青春期,反倒開始限制孩子的種種嗜好,強求孩子“成績大躍進”。 父母威逼利誘的效果只有一個:骨肉親情岌岌可危。嚴重時還可能釀成親子反目、出走、自 殺或殺親的家庭悲劇。
  另一個極端是父母始終把孩子當嬰兒來照料,什麼都不讓孩子做——有人是用溫柔的方 式,有人是用強硬的方式。結果都是“過度保護”,害得孩子除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別的什 麼都不會,在孩子堆中常因無能而被忽視或被欺辱,嚴重阻礙孩子發展社會適應能力。這些 失誤常讓人想起歌里唱的:“有一種愛叫傷害……”
  b:我們汲取了這些教訓,採取了與此相反的應對措施:在嬰兒逆反期,既發展孩子的 獨立性,又堅持父母的領導權;在青春逆反期,既擴大孩子的自主權,又維護父母的法定監 護責任。
  由於親子依戀良好,婷兒1歲左右就表現出主動探索環境的興趣,兩歲左右就表現出生 活自理的興趣,大人對此都儘量支持和配合,並常讓小婷兒給大人當助手,多管齊下地滿足 她發展獨立性的身心需要。與此同時,大人把起居時間、飲食安排、衛生習慣、安全措施和 購物預算等“家庭生活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手裡。當婷兒嘗試用哭鬧指揮大人時(如兩歲多 在姥姥家非要做那些有可能被燒傷、燙傷的家務事),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試過幾次以後 ,小婷兒就懂得了家裡的規矩是必須遵守的,哭鬧是沒有用的,此後再沒有用哭要挾過大人 。
  這種兼顧發展獨立性和學會守規矩的引導方法,使婷兒的獨立能力和自律能力都發展得 很好。比如說,婷兒1歲多點兒就會自己吃飯喝湯;兩歲起就開始自己洗臉穿衣,模仿做家 務;3歲起便負責收拾果皮果殼;4歲起夏天便自己洗澡;6歲便自學電子琴;8歲起便獨立制 定周末的時間安排表;10歲便獨自上街四處幫爸爸採購治癤子的中藥;12歲半起便開始獨立 制定學習計劃,並自主參與校內外各種學科競賽;16歲出國訪美時,從準備簽證到辦理上飛 機前的所有手續,婷兒都是用“只當父母不在場”的方式獨立完成的;17歲在準備高考的同 時申請本科直接留學,婷兒也是在和父母充分討論了利弊得失之後,自己拍板決定的。我們 所做的只是免除她的後顧之憂:“萬一兩頭落空,我們能接受你復讀或上一個較差的大學, 但是你得無怨無悔地面對自我選擇的後果。”
  c:在發展獨立性的同時,我們從不忽略監護人的責任。
  比如說,3—15歲,婷兒每年夏天去公眾游泳池游泳一般都有大人同去。初一到高二的 寒暑假,婷兒每周2、5晚上8—10點半到錦江橋頭英語角練口語,都有大人遠遠地跟着當“ 保鏢”,讓她能盡興地練習到很晚。其間曾數次遇到混在學生堆里的形跡可疑者,他們有的 會止步於“保鏢”的注視,有的則需要“保鏢”現身給婷兒送水喝,才肯悄然離去。婷兒能 痛快地接受“保鏢”,是因為我們早就明確地告訴過她:法律規定監護人必須教導孩子並保 護未成年人的安全。另外,婷兒也清楚女生夜間單獨外出潛藏的各種危險,很贊同我們的安 全措施:危險的地方不去,夜間不單獨外出。
  在青春逆反期,除了在具體事務方面儘量放權和履行法定的監護責任,我們還做了一件 很重要的事——
  d:改用“模擬同事相處”的方式和婷兒打交道,讓婷兒得到成人式的尊重和平等。
  “模擬同事相處”的方式能明顯滿足孩子“我長大了”的感覺,減輕對成人的反抗和排 斥,使父母有機會在原則問題上繼續為孩子理性導航。當孩子的整體素質基本成龍配套,能 自覺進行“自我理性導航”,父母就大體上完成了監護人的任務,可以放心地讓孩子放單飛 了。這樣度過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很容易和父母從“同事模式”進化為知心朋友,就像婷兒 和我們一樣。
  D:親子共讀,最易增進親情。
  從小到大,親子共讀(包括讀書和講故事)始終是婷兒和親人“親情互動”的重要形式 。它就像一根無形的紐帶,讓婷兒和親人靈魂共鳴,感情交融。
  說到親子共讀,想起了一件讓人納悶的事:有人把“每天捧着名著追着女兒,讀給她聽 ”說成是“劉亦婷的培養模式”——不知是根據什麼歸納出來的?特地提到這件事,是因為 總有一些不看書就評書的人,引用這個無中生有的培養模式,誤導讀者。事實上,《哈佛女 孩劉亦婷》從頭至尾根本沒有“追着孩子念名著”的情景,只有婷兒識字之前纏着大人念書 給她聽的描述,還有媽媽給婷兒“錄故事做獎品”的記述,以及婷兒在日記里多處流露的對 書籍的濃厚興趣。這種興趣和其他興趣一樣,決不可能來自“追着讀書、逼着學習”的錯誤 方式。
  婷兒讀書的興趣,可以說是祖孫三代“親情互動”的結果。婷兒1歲多就開始和媽媽一 起翻書聽故事。婷兒兩歲前後寄居在姥姥家,媽媽千里之外寄來的十幾本彩色圖書,被姥姥 和舅舅作為“媽媽喜歡你”的證明,每天都要讀給婷兒聽。對小婷兒來說,讀書就意味着享 受媽媽的愛,愛書就意味着愛媽媽。姥爺在信中描述的一個細節,真實地反映了婷兒兩歲時 的心理:
  有時,她拿一本書,正經八股地坐在椅子上,嘴裡嘀嘀咕咕,我問她:“婷兒,你哼什 麼?”她說:“我愛媽媽,媽媽愛我……”反覆嘀咕這兩句。
  婷兒上小學之前,最愉快的時光就是每天晚上被媽媽抱在懷裡讀書錄故事;婷兒7—12 歲,最嬌氣的表現就是臨睡之前請爸爸坐在床邊“再講一個書上看來的故事”……多少自然 的奧秘、人生的追求、做人的道理,就這樣溫馨甜蜜地潛入孩子純潔的心田,滋潤着求真、 向善、愛美的種子。
  俗話說:“讀書明理。”孩子從小愛讀書,很容易誘發各種美好理想。孩子的理想幼稚 、多變、“狂妄”都沒關係,關鍵是要“美好”。婷兒幼年朦朧而美好的理想——“長大要 像安徒生爺爺那樣為人類做貢獻”——也是在親子共讀時有意誘導的結果。實踐證明,美好 理想能激勵孩子主動學習,積極進取,逐步形成強大的發展後勁。
  我們在培養婷兒讀書興趣的同時,也不忘“理性導航”,即一起選擇好書;及時交流讀 書心得——或者是複述情節要點和中心思想;或者是談論人物性格、主題思想、寫作技巧等 。這些活動能促使孩子較早形成是非觀念和分析能力。具體表現為:愛讀好書;喜歡做好事 ;不肯做壞事;對不好的書和消極的社會現象也能較早具備批判能力。
  婷兒的接受能力和批判能力都特別強,與“親情互動+理性導航”密不可分。有父母理 性導航的孩子,很難發展成問題兒童。因為重視長遠發展的父母不會隨心所欲地溺愛或苛求 孩子,也不會讓孩子的潛能像野草一樣自生自滅。一個“身體好,頭腦靈,性格優”的孩子 ,既容易順利施教,又能夠親情日增。
  E:教育孩子的時間,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儘管我們非常愛婷兒,但並沒有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孩子上。因為雙職工家庭的育兒 時間十分有限,這正是我們摸索“高效低耗”育兒法的動力之一。再說,孩子也更佩服具有 敬業精神和專業特長的父母。事實上,培養婷兒在我們的業餘時間裡大約占1/3的比重,另 外2/3用於學習和其他事務,只不過《哈佛女孩劉亦婷》是一本分享育兒心得的書,我們生 活的其他方面沒有寫到育兒書裡去。
  婷兒上幼兒園和小學時,我們上班期間每天有1—2小時直接用在婷兒的教育上,有時還 包括做飯和吃飯時的交流在內。婷兒12歲住校後,周末回家的時間通常不足24小時,還要洗 澡、補覺、學習,全靠周六晚上擠出時間和父母交流1—3小時不等……只不過,我們和婷兒 相處的每一分鐘都非常有效,即使是我們和婷兒不在一起的時候,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對女兒 的愛與期望也仍在婷兒心間,激勵着婷兒自覺地奮發向上——這種“愛是動力”的現象遠不 止我們一家呢!
  “親情互動+理性導航”的影響力讓我們深信:父母用來教育孩子的時間,質量比數量 更重要,只要親情濃,方向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主動性,1小時就比10小時還頂用。
  “順應天性”之三:
  優化三大天性,培養成才的內驅力
  孩子是否好學上進?能否自主發展(包括很多父母所關心的能否自覺專心學習)?“成 人”之後能不能“成才”?關鍵在於有沒有強大的內驅力。
  除了“利益驅動”的本能之外,青年和成人的內驅力主要來自理想、志向和責任感,孩 子的內驅力主要來自人類的三大天性:好奇心、愛玩心和好勝心。父母要做的,就是把孩子 的原始天性引入好學上進的軌道,促使孩子形成有益於社會的理想、志向和責任感,獲得自 主發展的內驅力。
  培養孩子的內驅力,相當於給汽車安裝發動機,對成功培養整體素質十分重要。培養內 驅力的過程,就是優化原始天性的過程。因為“好奇、愛玩、好勝”的天性既有促進發展的 一面,但也有妨礙發展的一面,需要揚長補短,興利除弊,才能持久推動孩子前進。下面具 體介紹我們對“好奇心、愛玩心、好勝心”的利弊分析和引導方法,供讀者參考。
  好奇的天性,需揚長補短
  怎樣順應好奇的天性?我們的做法是:認清好奇心的利與弊,通過“激發求知慾”和“ 磨練耐煩心”,既培養廣泛深入的探索興趣,也培養不單憑興趣做事的習慣與能力。
  好奇心的利弊分析:
  利——好奇心來自人類本能的探索衝動,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食物和觀察環境是否安 全(引自《裸猿》)。好奇心是創造性活動的原始動力,它讓人天生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 有利於學習新知識,探索新領域,發現新事物、新規律,促成發明創造,豐富人類文明。好 奇心的驅動力十分強大,為了滿足由此而來的精神需求,不少科學家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
  弊——好奇心使人類喜新厭舊,喜新厭舊使人的興趣很容易轉移。如果放任自流,求知 的興趣就會停留在原始狀態,樣樣淺嘗輒止,難以形成鍥而不捨深入研究的能力。中國人對 此早有認識,祖祖輩輩都在告誡孩子:“不要學猴子掰苞谷,邊掰邊丟。”好奇心還驅使人 類單憑興趣做事,任性往往衝垮理性,這也是“聰明的人不少,成功的人不多”的重要原因 。
  好奇心的引導方法:
  A:激發求知慾——把身邊的每件事物都變成知識寶庫的入口,吸引孩子深入探尋。
  柏拉圖說:“好奇者,知識之門。”不論是探索未知領域,還是學習現有知識,這句話 都適用。可有的孩子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有的孩子好奇心弱,求知慾淡漠。造成這種差 別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對身邊事物的態度不同。如果父母把身邊的每一樣事物都變成知識寶 庫的入口,經常帶孩子進去尋寶探秘,孩子的求知慾就會越來越強,好奇心也越來越敏銳。 如果父母對身邊的事物熟視無睹——比如說,不少人不知道天天走過的林蔭道上長着些什麼 花草樹木,也很少教孩子觀察認識周圍世界,孩子的好奇心就會在熟視無睹中麻木消退。
  我們的做法是,從0歲開始教婷兒認識身邊事物的名稱,並逐漸擴展到用途、屬性、特 點和來龍去脈,通過“層層揭秘”的辦法,把生活中的每件事物都變成相關知識的大門。比 如說,一個普通的玻璃杯,就可以引出:玻璃杯和陶瓷杯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玻璃透明陶瓷 不透明?人類是怎樣發現玻璃的?玻璃還有什麼用?為什麼普通玻璃易碎鋼化玻璃不易碎? 玻璃製品是怎樣生產出來的……有關玻璃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引起孩子對玻璃杯新的好 奇心。這些引向縱深的提問不是為了考婷兒,而是為了吸引注意和啟發思考。隨着認識的事 物越來越多,凡是叫不出名稱的東西婷兒都感到好奇,知道名稱之後還想知道更多的相關知 識。只要是看得到、聽得到、聞得到的事物,婷兒都要探究一番,總想搞清楚這事物“是什 麼?像什麼?有什麼不同?怎麼來的?有什麼用?會怎麼樣……”。經常這樣問來答去,孩 子就會養成探究和討論的習慣。
  從幼兒園到小學,我們還帶婷兒做過不少小實驗,如水的三態;酸鹼中和;鹽的溶解與 結晶等等,激發婷兒對自然規律的好奇心。我們曾買來顯微鏡,讓6歲的婷兒開眼界,用肉 眼看不見的微觀世界激發她對未知領域的好奇心。我們常帶婷兒外出遊玩,有意用一連串的 “你知道為什麼……嗎?”激發婷兒對世間萬物刨根問底深入探求的興趣。上中學時,婷兒 對知識疑點窮追不捨的勁頭,給老師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初中數學老師曾經反映她“不知為 何總是追問一些旮旮角角的問題,不問主要的知識點”。婷兒解釋說:“不問是因為懂了呀 ,不懂的地方才問嘛!”高中英語老師王紹洪則說她是“追根溯源,決不隨便放過一個疑點 !”這些表現很自然地讓我們回憶起婷兒小時候的一個習慣:每見到一種不認識的植物,至 少要查出它的名稱。
  在激發求知慾的過程中,科普讀物始終是婷兒的好朋友。從兩歲起,姥姥和舅舅就開始 給婷兒讀彩色的低幼科普書。可以想象,《小水滴旅行記》和《美麗的四季》之類的小畫冊 ,讓尋常事物在婷兒心目中變得多麼神奇。上學後,奶奶送的《十萬個為什麼》和爸爸的《 辭海》分冊成了婷兒常用的工具書,還有5份月刊1份周報:《幼兒畫報》、《少年科學畫報 》、《科學畫報》、《現代新科技》、《青年文摘》、《南方周末》,像接力賽一樣不斷滿 足和引發婷兒的求知慾。
  就這樣,婷兒的求知慾從關注事物的名稱起步,發展到關注事物的特點、功能、屬性和 來龍去脈;從渴望了解身邊的世界是怎樣構成、怎樣運轉的,發展到渴望探索自然界和人類 社會的種種奧秘……我們深信,不老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將長期推動孩子與時俱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