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體貼照顧親人,習慣於分享和負責任。
相比之下,預防孩子自私可比預防孩子任性容易多了。我們的做法很簡單,也很有效: 一是從小避免讓婷兒吃獨食;二是從小讓婷兒分擔家務活;三是從小讓婷兒體貼親人的特殊 需要。
據我們觀察,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往往也是習慣吃獨食的孩子。在一貫獨享美味的過 程中,孩子學會了忽略他人的存在和需要,變成了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人。我們的做法與此 相反。在經濟不寬裕的時候,媽媽克制着心疼堅持和婷兒分享數量有限的糕點和水果。經濟 寬裕一些了的時候,父母高高興興地和婷兒分享比較稀罕或昂貴的美味佳餚。分享美味的做 法讓婷兒從小就認為:“分享是理所當然的事,獨吞是可恥的反常的行為。”習慣於分享的 人,也習慣於考慮他人的權利和需要,喜歡追求雙贏——不自私的孩子自然容易被夥伴擁戴 和歡迎。實踐證明,在崇尚協作的現代社會,互利互惠才能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自私的 結果往往是自損,而不是自利。
我們還觀察到,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懶。他們習慣於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經常需要為掩蓋懶的後果而撒點小謊,最嚴重的則會發展到詐騙、偷竊或貪污。為了防止孩 子將來走邪路,我們堅持不讓婷兒用不勞而獲的方式得到基本生活需要之外的東西。凡是額 外的好處,我們都要婷兒用事先約定的某種好表現來換取,並堅持讓她分擔家務勞動。
其實懶不是天生的。那些小懶蟲在2—3歲的時候也會搶着做家務活,但不少父母嫌小孩 幫忙是添亂,沒有及時給予扶持。更常見的原因是,孩子的新鮮勁兒一過就對家務活沒興趣 了。有鑑於此,我們在婷兒搶着幹活時鼓勵她參與做家務,在婷兒已經厭煩時說服她繼續分 擔家務。我們的體會是,分擔家務的習慣,能讓孩子意識到“我對家庭負有責任”。這種分 工協作的行為習慣,也會遷移到孩子今後的集體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在時間安排上,我們 約定“先公後私”,即每個人都應該先做服務大家的事,不要讓自己承擔的部分妨礙家庭正 常運轉。比如說,父母要保證按時開飯和及時維修家用電器,婷兒要保證地面和桌面是乾淨 的,並及時清空垃圾桶。當然,我們也沒有忘記告訴婷兒:父母的主要責任是掙錢養家和教 導孩子,孩子的重要責任是努力學習,健康成長。
體貼親人的特殊需要,能讓孩子懂得“人各不同”,並體驗到為他人着想的快樂。婷兒 3歲的時候就開始承擔幫媽媽“消氣”的責任,媽媽生氣的時候,婷兒用唱歌、背詩、講故 事等方法為媽媽消氣,轉眼間就能讓媽媽笑逐顏開。婷兒上小學時,家裡的一室一廳是個不 隔音的套間,假期里,為了照顧爸爸睡午覺的習慣,婷兒和媽媽總是“躲進”廚房,關上門 說悄悄話,或靜悄悄地看書、畫畫、做作業。等到爸爸醒來發出召喚,媽媽和婷兒還要前去 關心一番:“爸爸你醒了?剛才眯着了嗎?我們吵着你沒有?”爸爸滿意地微笑着說:“沒 吵着,眯着了,乖女兒!”婷兒就會調皮地誇獎道:“爸爸好乖喲!”——這些親子之間相 濡以沫的行為方式,也會遷移到孩子今後的集體生活和家庭生活之中。
D:怎樣捕捉“提前輸入”的好時機?
提前輸入有益信息,可在生活中隨機進行。我們的體會是,只要父母心中有這根弦,就 能見縫插針,遇到什麼點撥什麼。比如說,遇到缺胳膊少腿的流浪乞討兒童,就是培養同情 心和“預防孩子出走”的教育機會。婷兒快上小學時,和媽媽在路上遇到一個失去雙臂的可 憐乞兒。媽媽在看得清又不太近的地方停下來告訴婷兒:“……知道他的胳膊到哪裡去了嗎 ?是被拐騙小孩的壞人故意砍掉了。這些壞人專門拐騙小孩,然後把小孩弄成殘廢來乞討賺 錢。如果討不到錢,壞人就不讓他們吃飯,還要打他們。你想不想給他一點錢,好讓他少挨 一點打呢?”“想……”婷兒又憐又怕地跑過去把錢丟進乞兒的討錢罐,又跑回來問媽媽: “警察叔叔為什麼不抓那些壞人呢?”這也是媽媽的困惑,媽媽只能回答說:“警察叔叔正 在抓這些壞人,但還沒抓完。所以你要特別小心,千萬別離家出走。離家出走的孩子最容易 遇到壞人,你說離家出走危不危險啊……”媽媽還告訴婷兒,政府為了保護孩子不落到壞人 手裡,還專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不許爸爸媽媽把孩子趕出家門,誰讓孩子從家裡 滾出去,就是犯法!
提前儲存這類信息,有利於發展維權意識和自衛意識。從小到大,婷兒一直認為離家出 走是愚蠢的行為,還勸阻過別的孩子離家出走。那時候婷兒就十來歲,有個女同學跟父母鬧 矛盾,告訴婷兒說準備離家出走嚇一嚇家裡人,婷兒趕緊用離家出走的各種危險說服她打消 了出走的念頭。我們真心希望每家父母都提前讓孩子知道離家出走的各種危險,在開始矯正 孩子的不良習氣之前,先預防孩子離家出走。
在青春逆反期,婷兒和別的孩子一樣,本能地排斥父母的教導。爸爸便想出了一個“間 接輸入”的辦法:抄錄一些有針對性的格言警句,貼在大衣柜上,請婷兒每周回來獨自看看 、想想這些充滿人生哲理的話。抄錄的內容定期更換,效果非常好。我們還在假期里選一些 健康有趣的電視劇,和孩子一起同看同議,寓教於樂。記得是初二暑假,我們和婷兒一起觀 看美國電視連續劇《成長的煩惱》。有一集的情節是講一個讀高中的男孩去參加同學聚會, 有許多同學聚在一起吸毒,並邀請他也吸。這個男孩心裡很矛盾,是從眾和大家一起吸呢? 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吸?最後他硬着頭皮選擇了不吸。看到這裡,我們由衷地讚賞道:“ 這個男孩真有勇氣!其實很多學生都知道不能嘗試吸毒,但往往因為害怕朋友和同學的嘲笑 而放棄了原則,不像這個男孩這麼有主見,有頭腦。”
這種評價劇中人的話,和孩子沒有直接關係,不容易引發抗拒情緒,即使婷兒由於逆反 心理對父母的讚賞不以為然,也會心有所動,從而使這個情節和那男孩戰勝從眾心理壓力的 榜樣行為更加難忘。當孩子面對若不同流合污就可能陷入孤立的困境時,那些提前輸入的觀 念和榜樣就會成為拒絕走邪路的心理依據。
現在可以很方便地租到或買到各種故事片和電視劇的光碟,做父母的如能有意識地選擇 一些,抽時間和孩子同看同議,可以趁機輸送很多有益信息。更機動的辦法是請孩子閱讀父 母挑選的社會新聞,然後找時間一起分析討論,這是我們更常用的提前輸入法。
E:提前輸入=預約成功,需要信心和耐心。
既然是“提前輸入”,就意味着需要等待;既然是“預約成功”,就意味着成功在將來 。在漫長的等待中,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當你親切地給只會吃奶的嬰兒“輸入詞彙”的時候;當你抱着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微笑着 對陌生人說“你好,再見”的時候,心裡不要嘀咕:“這孩子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而要 堅信——孩子的大腦正像數碼相機一樣攝取你提供的信息。
當你一本正經地跟小學生分析“為什麼男老師讓你一個人去他宿舍的時候要一律拒絕, 不要去驗證‘他是好人還是壞人’……”的時候;當你心平氣和地跟中學生討論“被判死刑 的貪污犯怎樣才能避免走到這一步……”的時候,心裡不要自嘲:“我的孩子怎麼會遇到這 種事?”而要堅信——我正在給孩子打造終身有效的“護身符”:危險的地方不去(成年後 的職業需要除外,因為在擇業時已經選擇了承擔特定的風險);非分的利益不要;見不得人 的事不做。
在日積月累等待飛躍的日子裡,孩子心智發展的進度只需跟平均水平比,以便及時發現 孩子各方面是否正常?有沒有需要醫治的身心疾病?只要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孩子開竅的時 間早點晚點都沒關係。你只要堅信:提前輸入的有益信息就像地里的種子一樣,正在悄悄地 吸水、發芽、抽莖、長葉……然後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開花結果,而且一定是“種豆得豆,種 瓜得瓜”——因為這是規律,是規律就會起作用。如果老拿別人的長處比孩子的短處,難免 會操之過急、拔苗助長,就會事與願違。
“積極引導”之三:
高效利用教育資源
藝術大師羅丹有一句名言:“對我們的眼睛而言,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多年 來,我們一直在用“發現”的態度挖掘和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讓婷兒在有限的條件下獲益 更多。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A:注意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培養孩子的探索興趣。
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為我們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各地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蹟 、風土人情、自然環境、氣候特點、風俗習慣,都可以成為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對象。如果 只是走馬觀花一晃而過,那就浪費了這些寶貴的資源。如果能把每一樣事物都當作一扇知識 的大門,即使身在窮鄉僻壤,也能把它變成最生動的課堂。
在利用這些教育資源的時候,我們不是做居高臨下的考官,而是用興致勃勃的情緒和平 等的觀察者身份吸引婷兒參與,這樣就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婷兒小時候,我們更注重引導 孩子學習觀察事物的順序和觀察事物的區別。例如,先遠看整體像什麼是什麼,再近看局部 是什麼像什麼;或者先看最明顯的特徵,再看還有什麼特徵;或者比較這個和那個有什麼相 同、有什麼不同等等。婷兒大一些之後,則更注重引導她追根溯源,深入了解事物的來龍去 脈,以及對當時和後代各方面的影響。
與外出旅遊相比,利用當地的教育資源時間成本更低,所需經費很少,還能培養孩子對 家鄉和祖國的熱愛,增進對自然和歷史的了解,何樂而不為?需要注意的是,以增進知識為 目的的出遊,以小家庭為單位較好,若有需要應酬的人同行,孩子和大人都很難專心地觀察 和討論。如果是與單位同事和親友一起出遊,不如把出遊的教育功能定位在培養人際交往能 力方面,大人想讓孩子有什麼樣的表現,正好利用這種機會,給孩子做出可以模仿的榜樣。
另外,與各年齡段孩子相關的教育機構和公用設施,也應該了解清楚。父母可在經濟條 件允許的範圍內,以“教育理念第一,硬件設備第二”的標準,去考察和選擇早教機構和藝 體培訓班,最重要的是看老師喜不喜歡鼓勵學生。住家附近的公園和體育設施,更要充分加 以利用。
B:注意利用自家的教育資源,採用有自家特色的育兒方法。
自家的教育資源,包括可用於培養孩子的時間、金錢、活動空間、地理環境、父母學識 、職業、技藝、親友的職業與教養等。這些資源不會自動轉化為孩子的素質,父母的教育能 力也不與擁有的金錢成正比。父母不論貧富,均可充分挖掘自家的各種有利因素,統籌兼顧 ,因地制宜,想出切實可行的育兒辦法。
以開發音樂智能為例。不論條件優越或簡陋,只要培養起孩子對音樂的熱愛,和對節奏 、音調、旋律及音色的敏感性,都能達到開發音樂智能的目的。有錢的孩子可以選擇去現場 看演出聽音樂,沒條件的孩子跟着收音機的歌聲拍手、跳舞或哼唱也不錯。有錢的孩子可以 選擇學鋼琴等昂貴的樂器,學不起鋼琴的孩子可以買價錢較低的笛子、二胡、小阮或口琴, 甚至可以讓孩子自製樂器,如用線把大小不一的玻璃瓶吊在架子上當編鐘(婷兒試過把大小 不同的碗放在桌上當琴敲),用水把音調準確,一樣可以演奏樂曲,而且更有特色,更富創 造性。跟着錄音機學唱歌或跟老師學唱歌,更是豐簡由人。
再以開發肢體動覺智能為例。不論採用什麼方式,達到培養協調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 就行。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選擇學體操、跳芭蕾、打網球或高爾夫球,沒條件的家庭可以讓孩 子跳自編舞、跳繩、做操、跑步、游泳、打籃球、乒乓球等。經費多的孩子可以學習製作遙 控汽車、航空模型,沒有經費的孩子可以採集製作昆蟲標本和植物標本。讓孩子嘗試烹飪、 種植、編織、刺繡、木刻、泥塑……都是培養綜合能力的好途徑。婷兒小學階段參加的正式 藝體項目不多,分工的家務活倒幹得不錯,她的動手能力和實施計劃能力,至少有一半是得 益於不少父母不願讓孩子做的家務活。
家中老人和親友,都是教育資源。熱愛孩子的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是孩子的寶貴財富 ,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晚輩宜針對老人關心後代前途的心理,說服(或培訓)老人接受先 進的教育觀念。對不方便說服的老人,不妨先教孩子會說和會認老人的名字,老人會在驚喜 之餘,減少對早教的排斥心理,贊同甚至參與開發孩子智力。
對實在爭取不過來又不能分開住的老人(或配偶),可採取“避免談論育兒方法”的策 略,以免因育兒觀念不同而家庭失和,孩子損失更大。但可協商合理分擔家務活,讓負責教 育的人有可能吃完晚飯就把孩子帶出去散步,在外面看到什麼教什麼(或帶到另一個房間講 故事或玩益智遊戲等),哪怕只有一個小時,孩子就能大大受益。等教育的成果逐漸顯現, 對方的態度就有可能轉變,畢竟,誰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聰明懂事有出息呢?
當今中國,各地的經濟文化發展程度差別較大,各地擁有的教育資源差別也較大,各個 家庭擁有的財力差別更大。親友之間互相走動,讓孩子了解不同的城市和行業,參觀不同的 工作場所,可以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對孩子來說,這可比僅僅和親友在一起吃飯、客套 有價值多了。
C:注意了解政府的教育政策,為順利求學早做準備。
中國的國情是人多底子薄,教育設施不足,教育質量好的學校十分緊缺。在現有條件下 ,憑實力競爭入學機會是惟一公平的資源分配法。這一點說起來讓人心酸——求學競爭來得 太早了,孩子還沒有成熟到適合參與生存競爭的地步,就要提前面臨無情的選拔和淘汰!
面對普通老百姓無力改變的現實,我們的主張是積極適應。富裕的家庭通常是用錢幫孩 子一把,財力薄弱的家庭可以像我們一樣,用認準方向勤學苦練的辦法來彌補教育經費的不 足。為了減少盲目性,婷兒上學前我們便考查了遠近合適的中小學有哪些?質地(教育理念 、教學方式、師資水平、校風校紀、學生出路)如何?特別想讀的好學校入學條件是什麼? 競爭的激烈程度如何?競爭的方式和規則是什麼?可以提前做哪些準備工作?以便提前創造 條件,爭取求學成功。
婷兒上小學時,競爭比現在來得更早,小學畢業時只有成績最好的幾個尖子生有機會保 送重點初中。我們了解到,當時小升初主要靠數學拉開考生差距,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得獎還 可以加分,便把提高數學能力列為突破方向。我們把求學的途徑告訴婷兒,激起她接受挑戰 的學習熱情,同時又通過轉學為她提供了爭取插班上數學奧校的條件。後來在報考成都外國 語學校的激烈競爭中,婷兒的數學能力幫助她通過了筆試關,得到了在面試中展現綜合素質 的機會,順利考取了她最想讀的學校。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能上重點學校當然好,上不了重點學校也用不着悲觀,想想每年都 有農家子弟從窮山溝里考上清華、北大、人大、復旦……還是應該相信“事在人為”這句話 。如有可能讓孩子到窮鄉僻壤去看一看比一比,有助於孩子產生珍惜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並感悟“窮則思變”的強大動力——自家也許不窮,但幫助同胞擺脫貧困的願望,也能激 起孩子發奮努力的決心。孩子如睡獅,一旦覺醒,完成目標合理的求學計劃應該不在話下。
D:注意了解學校的長處和短處,與學校互動互補。
孩子一上小學,與家庭的關係就進入了半獨立狀態。但孩子的優秀素質體系尚未形成, 父母只有與學校形成互動互補的關係,才能順利培養起要在6—18歲重點培養的五大素質: “知識廣、品德正、能力強、後勁足、發揮佳”。
為了與學校形成互動互補的關係,先要了解孩子的學校有什麼長處和短處。我們一直通 過參加家長會、了解教學大綱、主動和老師交換意見等方法,了解學校對學生和家長有什麼 要求和希望,以便積極配合,形成合力,推動孩子前進。另一方面,我們提前培養起孩子與 父母的交流習慣,始終關注着孩子的情緒和行為,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 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
婷兒是在應試教育大環境下讀的中小學,因為她學習能力強,沒吃那種在考試中反覆體 驗失敗的虧,但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不可避免。有鑑於此,我們採取了很多措施,來降低應 試教育的負面影響。比如說,學校偏重於德育智育,家裡就補上體育、美育、勞動和各種課 外活動;學校重視灌輸知識,家裡就補充探索性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學校實行分數掛帥, 家裡就強調“平時要努力,考試允許得0分”;學校缺乏性教育,家裡就主動提前進行;學 校的某些觀念和我們有衝突,我們就讓孩子學會“既要有主見,又要與外界保持協調”;孩 子和老師發生矛盾,家裡就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遇上老師過量布置作業或懲罰過界(以“能否維持孩子的正常生活”為界),我們會用 維護教師威信的方式,既改變老師的指令,又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比如說:婷兒轉到商業 場小學之前,二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前夜,班主任居然要學生把本學期的語文課文全部抄一 遍!如此不合理的命令,我們當然不會讓婷兒執行。但我們對婷兒解釋的時候,既不作評價 又不帶感情色彩,只是公事公辦地說:“我們會給老師寫個條子,說明是家長安排你不抄課 文而聽寫生字,因為你生字的問題更大,老師一定會同意的。”
——說到這兒,想起2001年東北有位小學生被罰每個生字抄1000遍的事,那孩子的家長 和鄰居只想到幫孩子一起抄,沒想到找校方投訴,結果孩子因絕望而自殺,讓人心痛不已!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國的學校正在大力改革,與時俱進。現在的家 長與學校的關係,比我們當年更加多樣化,但“家庭與學校互動互補”的關係,仍然適用於 每個渴望愛與優秀的孩子。
基本方法之三:我們怎樣實施“個性化培養”?
張欣武 劉衛華
實施“個性化培養”,首先要考慮的是:家庭教育的個性化培養與學校教育的個性化培 養是不是一回事兒?我們的體會是,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弄清兩者的區別,才有可能 完成家庭個性化培養的特殊使命。
個性化培養之一:
家裡的個性化培養,任務與學校不同
小學和中學的個性化培養,主要是指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提供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 。大學本科的個性化培養,主要是指允許學生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進度自由選課。顯而 易見,學校實行個性化培養,是對學生入校之前“已經形成的個性”表示尊重,並按學生已 有的個性因材施教。
那麼,學生入校之前的個性是在哪裡形成的呢?答案只能是在原來的學校和家庭。學校 難免會換來換去的,父母和家庭卻要全程參與孩子的個性成長。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個性 化培養承擔着兩項任務:一是培養好個性,這是目的;二是因材施教,這是方法。
與學校的因材施教相比,家庭的因材施教個性化程度更高,可以做到“用量體裁衣式的 方法培養孩子”。至於培養好個性與學校的關係,傳統的說法是:“父母要為學校提供可教 之材、易教之材。”這種說法雖然點明了家庭教育的任務,但不能揭示學校應為學生服務的 關係,不如換成更實在的說法:“父母要幫助孩子形成最有發展潛力的好個性,爭取在每個 教育階段,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和社會提供的教育資源。”
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已經被人們說濫了的“個性”究竟是什麼?有沒有可能幫助孩子形 成最有發展潛力的好個性?
“個性”究竟是什麼?簡而言之,“個性”就是個人在氣質、性格、智能結構、興趣愛 好和行為方式等方面具有的傾向性和穩定特徵。那麼,個性是怎樣形成的呢?這些讓孩子區 別於其他人的個性特徵,究竟來自先天遺傳?還是來自後天環境呢?
據紐約大學20世紀中期一項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發現,人的氣質特點——如“活動量、 節律性、趨避性(對新刺激是趨近還是迴避)、適應性、反應閾(什麼程度的刺激量才能引 起反應)、反應強度、情緒本質(通常是愉快友善的還是相反)、注意力分散度、堅持性” 等,主要受先天因素影響,從出生到成年變化不大。近年來的科學研究進一步發現,一些被 認為是先天遺傳的氣質特點,可以從胎兒期的母體影響得到解釋。比如說,孕婦恐懼或過於 激動會引起大量釋放神經介質兒茶酚胺,導致胎兒缺血缺氧窘迫驚懼,經常如此就會妨礙孩 子形成“安樂型”氣質。與此相反,孕婦安詳的情緒;愉快地說話和唱歌;輕柔的撫摸胎兒 ;適當且未被污染的飲食……卻有助於孩子形成“安樂型”氣質。
這些發現給我們的啟發是:先天的概念應分為“遺傳基因”和“胎兒發育環境”兩部分 ,單從孕婦的心情對胎兒氣質的影響來看,胎教就值得嘗試——但需要非常慎重,應儘量采 用天然的、非器具的方式,以確保胎兒的安全。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除了先天形成的氣質,個性的其他方面,如性格、智能結構、興趣 愛好和行為方式等,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更大。
這些研究成果,說明孩子的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塑的——不是被父母有意塑造,就是 被環境無意塑造。與其把跟孩子命運相關的個性塑造交給禍福難測的偶然性,不如用科學方 法和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引導。
個性化培養之二:
形成理想個性的三個途徑
我們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實踐,歸納出幫助孩子形成理想個性的三個途徑——A:利用母 體對胎兒氣質的影響,孕育一個安樂型氣質的孩子。B:利用環境對孩子興趣的影響,薰陶 孩子的情趣、胸懷和理想。C:利用有益活動對孩子價值觀的影響,形成建設性的個性特徵 。
A:利用母體對胎兒的影響,孕育一個安樂型氣質的孩子。
孕婦要做“理想型母親”。只要你沒選擇終止懷孕,就應滿懷欣喜地期待小生命的孕育 和降生。婷兒的媽媽是從孕前就開始學習優生優育優教的知識,有意給胎兒創造理想的生長 環境。孕婦通過合理的營養;安詳的情緒;愉快的歌聲、笑聲、說話聲;輕柔的撫摸等自然 的胎教方法,有助於胎兒形成“安樂型”氣質。
丈夫要想方設法讓孕婦保持好心情。做不到這一點的話,以後會很麻煩。韓國有位兒童 心理科醫生,小兒子是好養育的“安樂型”氣質,大兒子卻是典型的“磨娘精”,敏感、多 疑、退縮、挑剔……為什麼同父同母的孩子天生氣質卻截然相反呢?因為母親兩次懷孕時的 處境和心情完全不同。第一次懷孕時,准媽媽正在繁忙勞累的實習期,她從上司和丈夫那裡 得不到任何照顧,整個孕期多次陷於絕望、焦慮、憤怒和失望的情緒之中,多年後寫到當時 的情景,還忍不住激動和憤怒。這些強烈的負面情緒會引起血管收縮,讓當年的胎兒反覆陷 入缺血缺氧的窘迫驚惶之中。一有新信息就讓胎兒陷入難受,自然會形成敏感、多疑、退縮 、挑剔的反應模式。後來這個媽媽想了很多辦法,才讓這個“磨娘精”變成了快樂的小學生 。另外,據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布列瑟頓研究發現,嬰兒的情緒類型在1歲前有很大的變動空 間。天生的“磨娘精”也有可能被“及時而親切的照料”改變成一個“安樂型”的孩子。
氣質問題不是智力問題,也不是品質問題。父母可以細心觀察,尋找孩子容易接受的引 導方式,慢慢調理。比如說,孩子抗拒陌生的新衣物,那位韓國媽媽就先把新衣物在孩子熟 悉的舊玩具堆里放幾天,等孩子看熟了,“脫敏”了,再給孩子用……不過,為了避免這份 麻煩,還是從孕期保持好心情更省事。孩子在娘肚子裡不遭罪,出生後就會讓父母少遭罪, 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也會少遭很多罪,有利於形成富有親和力的好個性。
B:利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薰陶孩子的情趣、胸懷和理想。
提到成長環境對孩子個性的影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在前兩 次搬家之後發現:家在墳地旁,孩子就喜歡模仿送葬儀式;家在集市中,孩子就喜歡模仿做 買賣。她本能地意識到,環境對孩子的興趣和理想影響很大,為了讓孟子喜歡讀書上進,她 決定把家搬到學者聚集的學宮(書院)附近。結果,這個談書論禮的環境引發了孟子讀書報 國的興趣,這個興趣最終促使孟子成為了提出“仁政”學說的“亞聖”。
孟母用改變成長環境的辦法,成功地調整了孟子兒時的興趣愛好,是家庭個性化培養的 典型範例。(順便說一說,我們認為,引導孩子胸懷大志與教育孩子熱愛勞動人民並不矛盾 。比如說,孟子雖然脫離了勞動階層,但他提出的“仁政”學說就包含着對勞苦大眾的愛護 與體恤。在社會精英與普通民眾的關係方面,古人給後人提供了極好的處理方案:“達則兼 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中國知識分子的這一生存策略和精神守則,我們是在高一的一個 星期天告訴婷兒的,有趣的是,當晚的語文測驗就有一道題是“補齊這句話”,全班惟有婷 兒填上了空缺的那半句。這個巧合也增加了剛渡過逆反期的婷兒跟父母交談的興趣。)
在環境影響孩子個性方面,更常見的例子是:愛說笑的父母孩子也愛說笑,善交際的父 母孩子也善交際,父母做事馬虎孩子更馬虎,畫家的孩子更容易愛美術……這一類在父母和 子女之間傳遞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而成的,甚至連父母的表 情、腔調和走路的姿態,也會通過耳濡目染成為孩子的印記。
由此可見,父母想讓孩子形成什麼樣的個性,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給孩子做個活榜樣” 。內向的父母若想讓孩子具有外向的特點,最佳選擇就是:在家裡帶頭傾吐內心感受;在外 面主動與人問候交談,讓孩子有機會模仿這些外向的行為模式——有些內向的父母就這樣培 養出了活潑外向的孩子。如果父母在孩子缺乏模仿對象的情況下強迫孩子表現懂禮儀、愛交 際之類的優點和能力,只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