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發展之四:
養成主動求學的習慣,學會規劃人生
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是青少年的天職,自主發展的重要外在表現,就是主動學習。父母要 想方設法,儘早把求學變成孩子自己的事。
一般來說,孩子學習主要有兩種動力,一種是人類喜歡探索的天性,屬於內在的衝動, 另一種是生活的需要(包括個人的和社會的),屬於外在的壓力。我們的做法是,把這兩種 動力結合起來,促使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當求學變成孩子自己的渴望和計劃之後, 父母的角色就逐漸由啟蒙者和教練員變成了顧問團和啦啦隊。
在《順應天性之三》一節已經介紹過怎樣把“好奇、愛玩、好勝”的天性升華為好學上 進的內驅力,這裡專門介紹怎樣把生活的壓力和“人的五種基本需要”轉化為主動求學的推 動力。
婷兒6歲之前,已經培養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但剛上小學的時候,仍然被大量抄寫性 的家庭作業弄得厭煩無比。在教學體制無可選擇,也不可能讓孩子熱愛或逃避枯燥作業的情 況下,我們開始把生活的壓力導入婷兒的學習動機,讓她看清楚:適應學校的學習與她的前 途有什麼關係?當時成都鬧市區常有無證小販被糾察人員攆得四處逃竄,婷兒曾多次近距離 地看到過小販們驚惶的表情。我們藉機告訴婷兒,如果不好好學習,沒有真本事,將來就只 能當個無證小販,提心弔膽地過日子。婷兒雖然同情無證小販,但絕不願落到這種下場,從 此再沒有說過不想做作業的話。因為她已經明白了:求學其實是自己的事,不論是從法律的 角度,還是前途的角度。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通過講故事、樹榜樣,鼓勵婷兒刻苦學習,奮發向上。小學階段, 婷兒為了爭取保送重點中學,一直在主動爭當前三名(我們的態度是支持但不要求)。保送 政策取消後,她仍然堅持完成了數學奧校的學習計劃,如願考進了成都外國語學校。申請留 學時,婷兒主動把美國朋友拉瑞建議的申報兩所大學擴大為11所大學,並把難度最大的哈佛 納入其中……不了解情況的人說婷兒的一切都是父母替她設計的。其實,我們的設計就是讓 婷兒事事主動,讓她早早懂得求學是她自己的事,一切都要憑自己的實力去爭取。
婷兒上初中後,自然也開始了青春期的人生探索。在她和我們討論人生意義的話題時, 我們給她介紹了馬斯洛在《人的動機理論》中提出的“人的五種基本需要”。這五種需要依 次排列為:生理、安全、愛、尊重、自我實現。“生理需要”指的是尋求食物等生存必需品 ,以保證能夠活着。當生理需要滿足之後,就會產生“安全需要”,喜歡有規律的生活節奏 ,希望周圍世界是可預測的和有秩序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滿足後,就會產生“愛與歸 宿的需要”,渴望友誼和愛情,渴望與親友和團體保持密切關係。愛與歸宿的需要滿足了, 人又會產生“尊重需要”,希望有穩定的地位,感到自尊,並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高度評價。 這些需要都滿足了,人還有最高一層的需要,即“自我實現的需要”,希望自己成為心中所 期望的人,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甚至超過自己能力的各種事情。
當時婷兒還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但她就此知道了,為了給自己保留最大的 選擇餘地,必須努力學習,使自己有機會成為將來最想成為的人。這種認識促使她更加合理 地利用時間,遇到學習興趣減退的時候,也能幫助她自我激勵,重新振作。此外,懂得人的 五種需要還讓婷兒加深了對人性和各種生活現象的認識,在人際交往中更加理解他人的需要 和心情。這些對孩子的自我發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我們認為,馬斯洛提出的五種需要,囊括了人生的最低要求和最高境界。父母不必具體 考慮孩子今後的職業方向,但應儘早讓孩子知道:只有努力學習,才能獲得最起碼的獨立謀 生能力;要想實現更多的人生需要,還得加倍努力學習,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爭取更大的發 展空間、更多的選擇自由,爭取更充分地自我實現。明白了這些,求學和人生規劃才會成為 孩子主動關心的事。孩子懂得了現在需要為將來的“自我實現”打基礎,時間安排會更自覺 ,面臨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如是否發展一段戀情,或高中階段文理分科、大學選擇專業 等等,也會更理性,更有遠見卓識。
自主發展之五:
養成定期反省的習慣,學會自我促進
詩人海涅說:“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 的機會。”可反省不是人的天性,而是與好勝的天性相對立的社會化行為,怎樣才能讓孩子 學會使用反省這面鏡子呢?我們的做法是,讓孩子從模仿與體驗做起。
A:模仿反省,從模仿道歉開始。
雖然反省不是人的天性,但可以利用嬰幼兒愛模仿的天性讓孩子模仿道歉和認錯,削弱 阻礙反省的抗拒心理。我們家一直流行三句口頭禪:“我愛你、謝謝、對不起”,“對不起 ”之後還會跟着“我不是故意的”,或“我不應該……”等等。大人之間和大人對孩子平時 都坦率地認錯和道歉,可以讓孩子認為認錯和道歉是正常的、自然的,而堅持錯誤卻是反常 的、奇怪的。婷兒1歲多點,連“對”字都說不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一手捫心,邊鞠 躬邊說:“不起——”學會道歉的形式之後,再教她在該道歉的時候應用這個形式,慢慢地 她就真的會道歉了。
B:體驗反省,記住不受歡迎的行為。
婷兒3—6歲期間,受罰的方式就是獨自在廁所里反省一至幾分鐘。幼兒階段孩子很不願 離開父母,這種暫時的隔離能讓孩子意識到哪些行為不受歡迎。不論什麼樣的錯誤,婷兒第 一次犯時均不受罰,只告訴她怎樣做才對,第二次犯就要和她約定再犯如何懲罰,第三次犯 就讓她自己帶着鬧鐘在四壁空空的衛生間關上幾分鐘,想想自己不該犯什麼錯誤。需要注意 的是,現在的衛生間設備較多,既分心又怕不安全,不如讓孩子坐在光禿禿的牆角面壁思過 ——專家的意見是,孩子有幾歲就獨處幾分鐘。
父母事先要和孩子約好:“反省的時間從你安靜地坐下開始計算。”事到臨頭還要提醒 這一點,促使孩子儘早安靜下來。反省結束時一定要抱着孩子說:“你還是好孩子,我們是 愛你的。我們相信你以後會改正。”
有些父母為了讓小孩反省錯誤,一罰就是十天半月“不許怎樣,只能怎樣……”罰上兩 天孩子就鬧不懂了:“為什麼我今天沒犯錯誤也要受罰?莫非是父母不愛我了!”然後就想 出各種招兒來試探父母是否還愛自己。這種南轅北轍的反省方式應該儘量避免。小婷兒也曾 信口提出過此類“長期反省”方案,都被我們削減為“懲罰不過夜”。
C:自我反省,從被動回顧錯誤,到主動尋找不足。
婷兒上小學後,反省性的談話取代了關衛生間。由於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只要孩 子能夠以否定的態度回顧錯誤,就達到了反省的目的。遇到情節生動的錯誤,我們就要求婷 兒寫成日記,讓她嘗試自我反省。
孩子進入青春逆反期之後,獨立思考的能力和願望都大大增強,是培養自我反省能力的 好時機。我們的做法是,為婷兒挑選有針對性的格言警句,貼在穿衣鏡旁讓她自己邊看邊想 。每周5分鐘的沉思默想,都是開啟智慧、發現錯誤、調整心態的反省機會。
隨着整體素質的提高和思想的成熟,婷兒做錯事的時候越來越少,反省的任務越來越集 中在定期尋找自己的不足上。經常發現和彌補不足,就能不斷增長知識積累經驗,推動自己 為下一步的發展打好基礎。可以說,定期反省、自我促進,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在培養反省能力的過程中,父母可以讓孩子模仿的東西很多,比如說,發生衝突的時候 主動暫停,提議大家先冷靜一會兒,待會兒再談——這個冷處理的過程,就是雙方自我反省 的機會。再溝通的時候,不要糾纏發生衝突的過程,而要信任和接受對方此刻的說法,不說 什麼“你剛才明明是這樣說的”,只說“剛才也許是我聽錯了”……這些有利於化解衝突的 做法,都會成為孩子和別人打交道的藍本。
在培養自主發展能力的過程中,我們非常重視意志力和價值觀的培養。因為意志力是自 主發展的推進器,價值觀是自主發展的導航儀。頑強的意志力和正確的價值觀能幫助孩子抵 御世俗觀念的困擾(如愛慕虛榮、攀比享受、敬畏權貴、鄙棄勞動等等),從小就在精神與 行為兩方面成為“自己的主人”。
婷兒從兩歲多學習自己扣扣子開始,便踏上了“從自理走向自立”的路;從8歲多自練 跳繩奪冠軍開始,便不斷“從自學走向自強”……迄今為止,婷兒的成長經歷一再證明着: 優秀素質如果成龍配套,就會綜合體現為“能適應、有理想、會創新”。這種令人欣慰的結 果生動地顯示着:用“順應天性、積極引導、個性化培養、自主發展”的方法培養孩子,效 果健康而持久。
關於整體素質培養的四個基本方法,就介紹到這裡。在這個大框架之下,還有許多具體 的操作方法,分散在《哈佛女孩劉亦婷》和本書的其他章節中。我們認為,“順應天性、積 極引導、個性化培養、自主發展”的培養方法,對任何孩子都適合。至於每個孩子的具體培 養方案,則應根據各自的主客觀條件來考慮。
希望改進的讀者,可以從何入手?
張欣武 劉衛華
與紙上談兵相比,付諸實施無疑要麻煩得多。麻煩不僅在於培養孩子的瑣碎和漫長,還 在於理論聯繫實際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有一定難度。但再難的事情——比如說,人類登月 、克隆生命……都能通過“具體化”分解成一個個不那麼難的細節,然後各個擊破,積小勝 為大勝,相比之下,培養孩子就容易多了。
麻煩不要緊,關鍵看值不值得。再麻煩也比不過破譯人類基因的排列組合吧?(據報道
,單是破譯人體第二小的第22號染色體,科學家就對3350萬個鹼基對進行了測序!)更何況 ,培養孩子的麻煩還伴隨着進步的喜悅和天倫之樂呢?
麻煩是成功之母。不怕麻煩但缺乏經驗的父母和想“自己培養自己”的學生讀者,不妨 按以下建議去嘗試理論聯繫實際。
祝您在再創造的過程中收穫多多!
1.分析現狀,把問題具體化
如果讀者沒有更好的參照標準,不妨用我們提供的各種參照系,仔細分析以下三方面的 情況:
⑴全面分析孩子的表現——哪些方面強?哪些方面弱?孩子本人引以為榮的是什麼?引 以為恥的是什麼?最強烈的願望是什麼?最怕什麼?各自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對身心發展的 影響是什麼?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需要提醒讀者的是,把原因歸結為“天賦”是沒有意義的,不如分析迄今為止的成長環 境中缺哪方面的發展條件,缺什麼補什麼。即使是頭腦不夠靈,通過循序漸進的專項訓練也 能有所改進。
⑵反省父母的教育方法——哪些做法對?哪些做法錯?對或錯的原因是什麼?後果是什 麼?怎麼調整?嬰幼兒如果表現得讓父母很困惑、很惱火,首先要考慮親子依戀是否良好? 孩子的安全感是否有問題?即:孩子是否深信“父母是愛我的”?重視教育的父母要特別防 止“操之過急”。
⑶審視孩子的成長環境——哪些因素好?哪些因素差?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是可改 變的?怎樣改?哪些是不可改變的?怎樣彌補或適應?
2.理清頭緒,把問題條理化
把分析要點用表格或卡片的形式寫下來,可以使問題更直觀,思路更清晰。可以把想到 的所有問題和對策(如果有的話)都列出,然後用以下方法來梳理。
按因果關係排序,找出問題的根源——孩子之所以A,是因為B;之所以B,是因為C…… 多挖幾層,就能見根。
按難易程度排序,選擇突破口——如果一個問題有幾個根源,不妨從容易改變的開始, 先增強信心,再設法擴大戰果。
按輕重緩急排序,選擇優先項——如果同時存在幾個問題,一段時間主要解決一個問題 ,其他方面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就着往前走,多提醒,多鼓勵,少追究,或不追究 。
怎麼判斷問題的輕重緩急呢?既可根據不同時期的培養重點和當前“短板”來選擇優先 項,也可根據利害關係來判斷哪個該優先。一般說來,問題不外乎4種狀態:重要而緊急、 緊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緊急、既不重要又不緊急。如此比較一番,時間、精力和經費的投 向就有了依據。
我們的做法是:凡是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的事,都優先解決提前防範,如疾病、品質、 想不開、人身安全等;凡是錦上添花的事,都要在“於身心無害”的前提下去進行,有害便 放棄。因為“生存比發展更重要,健康比學業更重要,性格比成績更重要,親情比面子更重 要”。
3.分解目標,把措施細化、量化、行為化
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把想要攻克的目標分解為幾個小步驟 ,難題就變得好解決多了。比如說,《哈佛女孩劉亦婷》裡的“變粗心為細心”,就是一個 完整的例子。婷兒的整體素質,也是這樣分解細化後一點一滴地培養起來的。就是看起來神 秘莫測的創造力,同樣可以通過分解其構成、找到具有特定效果的行為,設計可操作的方法 ,進而培養強化(參見下一章《怎樣培養創造力?》)。如果用這種眼光來看我們這兩本書 ,讀者可以找到更多類似的例子。
不少父母都抱怨孩子“皮”,教育效果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父母平時“一般號召多, 具體措施少;空洞訓話多,實際訓練少;貶斥批評多,賞識鼓勵少;警告威脅多,實際兌現 少”(有的是明知不能兌現就不該說的話,如“再怎樣,就打斷你的什麼”之類;有的是合 理約定未能說到做到)。倘若讀者把這“四多四少”顛倒過來,應該大有改觀。
不少中學生知道自己有什麼不足,也願意改進,甚至定出了計劃,但總是收效甚微。原 因之一也是沒有設計“可操作的行為”來對抗慣性與惰性,也需要用“細化、量化、行為化 ”的措施來改進。
4.鍥而不捨,積小勝為大勝
0—18歲的育兒路說起來不長,走起來不短。最終結果如何,一看誰的方法對,二看誰 的心態好。心態好才能堅持得久,因為他(她)能不急不躁,鍥而不捨,願積跬步,終至千 里。
父母急躁或灰心時,不妨重溫這三條:
A:父母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孩子表現反覆是正常的,哪個孩子不是香幾天臭幾 天呢?俗話說“百年樹人”,咱才樹了幾年哪?別說孩子有反覆,父母也會有反覆。比如說 ,要以身作則、要耐心、別發火、別打罵……父母堅持做到了嗎,尤其是輔導孩子學這學那 的時候?
B:期望值要合理、要現實——教育孩子是因為愛心與責任,而不是為了面子,不要因 為虛榮攀比而提出脫離實際的要求。實踐證明,只有可望而可及的目標才能讓孩子獲得成功 體驗,建立起自信心,有自信的人才敢求上進。
另外,也不要用傾家蕩產的方式來培養孩子。比如說,深造和留學是一項有利於長遠的 發展計劃,但如果這項計劃要以砸鍋賣鐵、傾家蕩產為代價,說明這個計劃不現實,不可行 。
希望有這方面困擾的讀者參考一下留學專家徐小平寫的《圖窮對話錄》,書中的《現代 范進情結與未來胡屠精神》一文對此有十分精闢的分析,還有專科生如何迂迴前進實現人生 理想的發展建議。
C:培養目標要“長遠+開放”——容易急躁或灰心的父母,往往對孩子要求過多,並 操之過急,還可能有比較急切的培養目標,比如說,必須考到多少分、第幾名、考上××校 、成為××家……這樣做的實際效果往往是事與願違。我們的做法是不向婷兒提這種具體狹 隘的要求,只是盡力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這個方向就是我們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裡 三次提到過的培養目標:“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幸福生活。”
我們認為,這個培養目標的最大特點是它的開放性,它允許和鼓勵興趣與能力不同的孩 子尋找各自的發展空間。因為“幸福”既是一種個人感覺,也是一種個人選擇,絕對無法“ 一刀切”。由於人各不同,人各有志,無論上不上大學、無論做什麼工作,無論錢多錢少, 都會有人感到幸福或難受。如果學業或職業與志趣一致,人的生活態度會更積極,創新思維 會更活躍,有所作為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就業或自己創業的機會都更多。
如果父母認為自己的想法確有價值,就該在孩子成年(18歲)之前積極地去引導,使孩 子和你有更多的共鳴點,發自內心地喜歡走你希望他走的那條路。就像我們從小鼓勵劉亦婷 “長大要為社會造福”,終於把她培養成了勤奮努力、胸懷寬廣、想為社會造福的人一樣。 如果孩子的志趣和父母的期望不一樣,只要符合“健康合法”的要求,哪怕父母覺得是“不 務正業”或“胸無大志”,也應該允許孩子自主選擇。畢竟,孩子的人生是孩子的,幸不幸 福要以孩子的感覺為準。不論上不上大學,選擇哪種職業,父母都應該理解和認可,絕對沒 有必要為了學歷和職業弄得身心受傷、親子反目。
希望讀者已經注意到了我們反覆強調的培養目標,並鼓勵孩子朝着這個方向走。只要朝 着這個方向走,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好結果,區別只在於收穫的早晚和大小而已。
至於孩子是不是在朝這個方向走,只消看孩子是不是越來越“能適應、有理想、會創新 ”?不是,就需要分析調整;是,就信心百倍地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