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用一句話來概括中美教育的利弊,我會說:中國的教育也許扼殺了少數幾個兒童的天才,但保證了大多數普通孩子的基本教育水平,也為優秀的孩子早早打好了基礎(勤奮的習慣和厚實的基礎知識);美國的學校也許是出比爾蓋茨的地方,但對於眾多的非天才兒童,在他們不懂得善用自由時給他們自由,其實是變相的不負責任。
維維才五歲,今年夏天將進入學前班。至今為止,我對美國學校的了解多從書本和孩子的家長。印象中,亞裔的孩子在科學類課程中肯定拔頭籌,在人文類和社交方面缺乏靈活,體育上又比不過非洲後裔。所以在亞裔孩子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學琴,而且很多是小時候學了鋼琴,後又學小提琴。這是因為申請大學時“才藝”和社會活動要算分,亞裔孩子體育上極少領先,在中學階段的社會活動又多半“動手”勝“動口”,所以校樂隊成了首選。而樂隊裡小提琴手的需求大大超過鋼琴手。這種做法其實很有些功利,但又有些迫不得已,很難說對“情商”“智商”會有多少幫助。
我認為,孩子上一個好的大學是很重要的。一個人在特定的階段所接受的人文和技能教育會影響他的一生。但是,“上好大學”應該是一種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結果。比上名校更重要的是:上了以後又怎麼樣?!記得我們上大學時,很長一段時間報紙熱衷於報道“神童”。寧鉑,謝彥波是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里現在都還很清晰的名字。相信當時關於他們的報道也被許多父母用來作為育兒樣板,但實際上並沒有再產生第二個“寧鉑”。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獨特性。能夠看到這一獨特性並加以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和老師的視野。我個人的體會,初中階段的孩子,是人生觀,性,生活情趣的啟蒙時期。如果說,童年為孩子的“情商”打下基礎,初中時應是使之成型和系統化了。
我比較喜歡看一些名人的傳記,他們的成長過程和小時候的生活環境總是會給我一些啟示。我總覺得,傅雷,老舍在文革中的憤而辭世與楊絳,錢鍾書的倖存,除去其他一切外在因素,似乎與他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和教育也有關聯。前者全身心地捲入了那場災難,而後者能使靈魂超然在外,從高處俯視包括自己在內的芸芸眾生。從文風上看,我記得有評論文章說老舍是幽默的,但我認為老舍的幽默和豐子愷,楊絳的幽默又有所不同。這大概就是“情商”吧。在這裡,我不比較他們誰的貢獻大,而是在討論誰生活得更快樂。我是個自私的母親,如果讓我在“社會貢獻”和“生活快樂”作出選擇,我更願意我的孩子“生活快樂”。從心理上我很排斥讓孩子從小就排名次,在這一點上我喜歡美國的方式,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是所有的特長都可以排名次。用學習成績排名次,只能評價孩子的一小部份素質,不能太當回事。我有時甚至懷疑,上名校,排第一,是為了刺激孩子發奮圖強,還是更多地滿足了父母的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