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琴童 |
送交者: asamom 2004年05月26日16:25:34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家有琴童 keynes2000 原帖: (寫於11/2/2002 11:26:05 AM) 文章的題目為《家有琴童》,但是媽媽在電腦上敲打這些文字的時候,家裡只是有一個擁有鋼琴的兒童,而不是一個會彈琴的兒童,甚至還沒有給這個兒童正正式式請個老師開始學琴,但是關於學琴的故事早已經開始了。 學琴的理由 關於學琴的理由,媽媽的理由要比美美的主觀意願多得多。 爸爸所在的部門,同事們都是養女兒的,而且養的女兒個個出色。爸爸總結為——部門的風水好,但是媽媽取經後得到的結論是,他們的女兒個個都是學琴的,雖然沒有一個在藝術方面發展,但是學琴的功底衍生出的諸多優點在這些已經十七、八歲的少女們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眼見了身邊的實例,媽媽也通過各種渠道搜索了一堆理論依據:“首先,鋼琴的練習和演奏都是一種“生動的動態系統”,始終要求聽覺的專注、敏感,十個手指各自獨立前提下的積極活動,雙手不同動作及其與全身肢體的協調配合。在這生動的動態系統中持久的鍛煉,必然對人的生理、心理和思維的健康成長產生有益的影響。其次,演奏鋼琴需要相對熟練的技術、技巧,需要有規律的、科學的、恆久的訓練。這種訓練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氣。所以,鋼琴學習對於培養堅強的意志、頑強進取的品質,以及踏實、嚴謹、科學的作風,都有良好的作用。這兩個特點帶來的結果,就是人的整體能力的提高” “學習鋼琴,就如同進了音樂學校一樣。而且,這還是一所完整的音樂學校。因為在這裡學到的,將不是單一的、某一側面的音樂知識;而是要學到構成音樂藝術的所有最主要的基本原素,理解音樂思維所應用的詞彙、語言和語法。這裡有旋律知識、和聲知識、復調知識、曲體知識和音樂史等知識,還有音樂形象、音樂內容、音樂意境和音樂風格等音樂美學知識;也有這所有的方方面面如何綜合為一個有機整體的知識。實際上,在鋼琴學習中學到的,將不只是鋼琴,而是全面提高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維力。” 總之,學琴的種種好處堅定了媽媽的信念:女孩子是一定要學琴的,而媽媽對美美學琴的期望就是長大後美美一舉手一投足,十足一個淑女。 就美美的主觀意願來講,目前對學鋼琴是充滿了憧憬的。美美有一個玩具小鋼琴,雖然是一個歷經兩代人的舊玩具,居然音色、音準都還不錯,美美常常饒有興趣地彈弄這架小鋼琴,沉浸在自己是一個淑女或者公主的幻想中。 美美4歲了,學琴的計劃日漸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媽媽誠惶誠恐,不知道在什麼樣的時機、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始美美的學琴生涯比較好,因為關於琴童練琴、考級的種種艱辛屢屢見諸報端,媽媽很疑惑這些艱辛難道是兒童學琴不可避免的一個組成部分嗎?我家美美從小在爸爸媽媽營造的民主自由的空氣中散漫慣了,這樣的學琴生涯會不會適得其反呢? 於是媽媽就象祥林嫂一樣,遇見一個琴童家長就探聽虛實:“你家孩子愛學琴嗎?每天練琴自己願意嗎?你們打孩子的手嗎?”得到的答案有一個共同點:小孩子一定是不喜歡練琴的。於是一個個大問號在媽媽心中升騰:如果孩子是被逼着學琴的,那音樂對她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這不是違背了媽媽想讓美美學琴的初衷了麼?但是小孩子的天性是貪玩的,如何讓她明白學習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如何引導美美養成學習的好習慣呢? 於是媽媽和美美又轉到了地下室,隔着玻璃窗,可以看見游泳班的小朋友們正在池子裡撲騰。美美一下子來勁了,將額頭和鼻子緊緊地帖在玻璃窗上,堅定地說:“媽媽,我要上游泳班,拜託,給我報游泳班吧。”“你想清楚了哦?”“恩,我想清楚了。”這會兒美美又恨不能立即跳到池子裡去了。在媽媽看來報個游泳班也很不錯,游泳,界於學習和玩耍之間,而且美美生來就愛玩水,每次帶她去游泳,都玩得很開心,不懼水。於是媽媽給美美報了游泳班,心滿意足地回家了,美美即將要開始她一本正經的學習生涯了... 第一次上課,美美雀躍着一溜小跑地進了泳池,迫不及待地下了水。第一堂課,4歲美美的學習內容是悶水,第一節課結束的時候,美美那張興奮的小臉明顯地耷拉下來了。 第二次去上游泳課的時候,媽媽費了許多口舌才將美美帶到了少年宮,在進泳池之前,媽媽對美美應允了若幹個承諾,其中包括去對教練說:今天不學悶水。於是美美的小臉蛋上掛滿了淚珠,被媽媽拖進了泳池。這次果然不學悶水了,但是美美受到了一個意外的打擊,可能是對美美膽怯、或是意志薄弱的懲罰,泳池邊的一個助教走過來,將美美的頭按到水裡,僅僅1-2秒的時間,美美的頭就重新冒了出來,但就是這短短的1-2秒時間將美美對游泳的熱愛徹底地擊打得粉身碎骨。 第三次上游泳課,美美在更衣室里哭着懇求媽媽不要送她進泳池,游泳課都過半了了,美美還沒有停止哭泣和請求。美美的游泳課就此劃上了句號。 游泳課的打擊讓媽媽非常困惑,為什麼美美不能適應游泳班,是哪裡出了問題?難道爸爸媽媽一直以來貫徹的自由民主的教養方式教育出來的、對大千的世界充滿了求知慾的美美適應不了正常的學習生活? 總結下來,反正不是美美的問題,是教學方法的問題,是對幼兒的自由民主的教養方式與中國目前的教育現狀嚴重脫節的問題。 看來,媽媽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美美如何學琴的問題,還有美美將來入小學後如何適應短期內很難改變的我國的教育現狀。 雖然,求學的過程挫折叢叢,但是並沒有動搖媽媽讓美美學琴的決心。同事的女兒醉心於古典音樂,鋼琴過了十級。媽媽決定讓美美每星期到姐姐家裡去薰陶薰陶,先看看美美對音樂對鋼琴的感覺,然後再作進一步的打算。姐姐沒有教授鋼琴的經驗,但是耐心很好,美美和姐姐一起,在鋼琴前象是一對小師徒,離開鋼琴就象一對好朋友。每次離開姐姐家,姐姐也一本正經地要求美美回家做功課練琴,開始美美是在自己的玩具小鋼琴上饒有興趣地練習,後來媽媽決心給美美買一架真正的鋼琴。 大鋼琴搬回家,美美激動極了,迫不及待地坐上去就彈,沒想到,鋼琴的音量有那麼大,加上美美地激情發泄,高聲歌唱,嚇得媽媽趕緊關閉了家裡所有的窗子,爸爸考慮要在門口放上一根木棍,好在鄰居打上門來的時候能夠抵擋上一陣子。 既然有了真正的鋼琴,媽媽免不了要求美美規規矩矩地練琴。一旦對練琴有了要求,美美和媽媽之間就免不了有了磨擦,同時媽媽對學琴也有了進一步地感性認識。 首先是練琴的時間問題。鋼琴剛搬回家的那幾個晚上,美美幾乎是整晚上都在摸鋼琴,雖然大多數時間是在亂彈琴。沒幾天,隨着對新鋼琴熱情的減退和對枯燥的練琴功課的反感,美美索性一晚上都不願意碰琴了。怎麼辦呢?首先媽媽和美美約定好,如果該練琴的時候不練琴,那晚上接下來的時間裡,媽媽也不願意陪美美玩了;然後媽媽減少了美美的練琴時間,從原先的15分鐘減到5-10分鐘。美美接受了和媽媽的約定,在練琴時間這一點上媽媽和美美總算相安無事。 然後是練琴的情緒問題。有一次美美彈着琴,然後對媽媽說:“媽媽,為什麼我每次彈琴的時候,喉嚨都會很難過呢?”“怎麼難過法呀?”媽媽關切地問,“就是一種想要哭的感覺。”媽媽聽了,細細地體味了一下,真是又感慨又感動。感慨的是,練琴真的是一種很枯燥的事情,尤其對美美這樣的小孩子。比如,就彈琴的手形要求,媽媽花兩分鐘就能做到的事情,但對美美來講卻困難重重,這樣的一個小小的軟軟的手,好不容易擺出個樣子,一旦要動起來去按琴鍵,注意了手形,就沒有力氣彈出聲音,如果用了力氣,手形難免就走了樣;然後,就是始終面對那幾個剛剛起步的單調的音,這和驅使美美學琴的那些美妙的樂曲,絢麗的幻想一點都沾不上邊。在這樣一種無聊無奈的狀態下,旁邊還有個人嘮嘮叨叨:“注意手腕啊,注意手指啊。”身險這樣一種處境之中,難免有欲哭無淚的衝動,而我的小小的堅強的美美呀,居然忍住了,沒有哭,媽媽真的很感動。 為了緩解美美練琴的煩躁,媽媽請美美做小老師,教奶奶學琴,美美很樂意接受這樣的角色轉換,不厭其繁地為奶奶講練琴的理論知識、做示範動作。通過教奶奶學琴,媽媽發現美美的理論知識掌握的非常好,也就是說,道理美美什麼都懂,只是做起來的確是存在客觀上的難度。由此,媽媽不禁思考,孩子是否應該這麼小就開始練琴,小孩子的音樂教育怎麼開展才更合理,更符合孩子的特性。 由於媽媽對美美學琴心存種種疑慮,所以對美美的要求比較鬆懈,沒有了壓力,美美也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坐在琴凳上亂彈琴。 在美美亂彈琴的過程中,總是嘗試着為自己在幼兒園學的歌曲配上伴奏。一開始,美美追求的是流暢,她瀟灑地晃動着小身子,手指飛快地在琴鍵上滑動,其結果可想而知,鋼琴管鋼琴發聲音,美美管美美扯着嗓子叫。 顯然美美對這樣的伴奏效果自己也很不滿意,她不得不放慢了速度,一個琴鍵敲下去,然後聽聽和自己唱的音是否一樣,如果不對,就一個鍵一個鍵的去嘗試,直到找到一個比較接近或完全正確的音為止。起先媽媽並沒有注意到美美在這方面的努力,直到有一天美美得意地讓媽媽聽她的自彈自唱,雖然還不是非常準確,但明顯已經是經過努力的結果了。 美美自彈自唱的自我陶醉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那就是大大提高了美美的聽音能力。美美剛開始去姐姐家接受薰陶的時候,姐姐嘗試着讓美美聽音,美美十之八九是亂猜,她甚至根本不理解聽音是這麼一回事。可是,現在美美常常會在胡亂按了一個鍵後,興奮地大叫:“媽媽,咪——,媽媽,咪——”。 美美學了“哆——來——咪”,媽媽就嘗試着讓美美看簡單的樂譜來彈琴。剛開始時,媽媽一邊唱,一邊和美美一起彈。美美始終處於一種被動狀態,於是,媽媽建議,我們先將樂譜唱熟了,然後再彈。美美不耐煩了,對媽媽說:“媽媽,拜託,你別唱了,讓我自己彈吧。”那好吧,媽媽閉了嘴,也不再指指點點,在旁邊看着這個小人兒。美美目不轉睛地盯着樂譜,好半天,落指敲個音,然後再等半天,再落指敲個音……雖然時間是久了點,但每一個音都是準確的。幾天敲下來,美美基本上已經能夠以正常偏慢的速度看譜彈琴了。 美美的學琴序曲使媽媽堅信,只要給美美充分的空間,充分的時間,美美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握一切。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