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眼中的獨生子女問題 |
送交者: 蘇珊·紐曼 2004年06月04日16:38:28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為什麼只要一個 不像我們的前輩,今天的美國夫婦——不管是否年輕——正在選擇只生一個孩子。這大多出自於個人的現實的原因,其中包括撫養孩子的艱辛,以及對寧靜、簡單的家庭生活的追求。> 勞拉·迪克森29歲時生了個兒子。“盧克是我們的獨生子,我們很高興作出了這樣的決定。擁有盧克就擁有了完整的快樂和有意義的生活,但是這需要很多時間的投入。我們很樂意為盧克付出,但是,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孩子,我們就會忙得不可開交。我們需要留一些時間給我們自己。” 約翰對只要一個孩子有更實際的理由:“我們倆都有自己的事業。我們裝修公寓的時候,只給一個孩子留下空間,一個孩子比較容易負擔。” 在再婚的人當中,第一次婚姻中已經有孩子的男人很少願意再生孩子。已經養育過孩子的男人,在他們第二次婚姻中打算生孩子時必須權衡自己日益增長的年齡。一位再婚的丈夫說:“我第二個孩子長到18歲時我已經70歲了。我六十多歲還要照料女兒,這樣的生活真是糟透了。我的年齡是我們不再要孩子的主要原因。” 只要一個孩子的選擇是一個決斷的、理性的選擇,一個未曾預料到的利益的選擇:你實際上是把給多個孩子的好處給了一個孩子。在你決定再生孩子之前,你應該反省自己,問自己這些問題:對我來說什麼是最好的?如果有兩個孩子,對自己或對他們來說生活的道路是否會更簡單?如果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他(她)會對第二個孩子的出生有恐懼感嗎?更多的孩子會妨礙你的事業嗎?自我感覺如何?我們需要搬到更大的住所去嗎?我們想再次改變自己的生活嗎? 正如你一旦作出決定就無法後悔,再生孩子將再次改變你生活的方向——這是無法挽回的改變。在你決定生第二個孩子之前,研究一下獨生子女的狀況,了解一下再生孩子會有多少壓力,再考慮一下你對孩子的需要,思考一下你對生活的希望。 商業領域和學術界一樣,有一個無形卻是深刻的定律:“只要工作,就會成功,就會得到褒獎和尊重。”而在家庭中,生孩子是無償的,沒有提升,沒有讚揚、榮譽和褒獎。你生一個孩子和生兩個、三個孩子沒有什麼區別。400名大學生——他們是下一代的父母——當被提問到他們對沒有孩子的、一個孩子的、兩個孩子以及八個或更多孩子的母親的看法時,要一個和兩個孩子的數量比例是相同的。有意思的是,大學生們不再“誇讚”有八個孩子的母親,不再覺得沒有孩子的生活是有缺陷的。有一個孩子,你可以做家長教師協會的主席,多一個孩子並不會增加你父母身份的背景,改善你的履歷,或者魔術般地把你變成更優秀的父母。 在過去十年中,傳統的大家庭已經戲劇性地分化了。你曾經生活於其中的典型的家庭已經被新的、更多樣化的家庭所替代:單親家庭,同居家庭,未婚家庭,同性戀家庭,等等。無論什麼家庭結構存在,無論什麼傳統的說法流行,獨生子女家庭已經勢不可擋地成為新型的傳統家庭模式。 今天的獨生子女比起前幾代的獨生子女,顯得更加幸運。由於獨生子女比比皆是,他們不覺得孤獨。一切都變了。16歲的薩繆爾·巴倫說:“獨生子女不稀罕了。我最好的朋友是獨生子女,我們班上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 大多數人選擇獨生子女的原因與他們對於養育和生活方式的選擇密切相關。這不是自我放任的享樂主義,而是理性的思考,他們和越來越多的人一樣,了解了獨生子女是最好的選擇。 把朋友變為親戚 “我目前並不覺得我兒子作為獨生子女有什麼不好,但是,以後當聖誕節到來的時候,他會覺得很孤獨。”黛比·迪爾-坎普已經在為她兒子的將來着想,而她的兒子才剛剛學走路。 在一個大家庭消失的年代,父母們開始用新的方法來補償兄弟姐妹的闕如,來延續人們都感興趣的對自己家庭和傳統的了解。當孩子的表兄弟姐妹和家庭的其他成員分散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而難以相聚時,去和有孩子的朋友或者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的孩子發展關係是有好處的,就像斯蒂夫·凱茲,以及他妻子及12歲的女兒一樣。凱茲的家庭狀況,表明了老的大家庭的傳統正被新的東西所代替。“我們有一位很親密的朋友,他的女兒比我們的小兩歲。我們經常在一起,所以拉娜對他們就有了家庭般的感覺。這些是她可以依靠的人,他們的女兒就是拉娜的半個妹妹。” 而今,這對於兒童來說已經很正常了——不管家庭的規模如何——都會叫他們父母的朋友為“阿姨”和“叔叔”。把朋友變為親戚,儘管是象徵性的,也會填補獨生子女交往上的空白。勞莉·卡瑪辛說:“雖然我們在俄克拉荷馬州沒有家庭成員,但我的兒子有許多和他關係密切的、可以叫‘阿姨’和‘叔叔’的大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與富有同情心的朋友的關係往往比我們的兄弟姐妹更密切。 當獨生子女的數量繼續上升時,獨生子女和他們的父母將會越來越依靠朋友。朋友之間的關係將完全是(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是)實在的,至少能和最堅固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相比。 培育援助體系 儘管在孩子長大之前,父母就雙雙去世的概率是不大的,但是這樣的情形並非完全不可能,因為老年父母的數量在增加。因此,如果你有未成年的孩子,你應該寫一份遺囑——無論你的年齡有多大——為你的孩子指定一個法律上的監護人。 孩子的監護人不一定非要是家庭成員。弗里達·布魯克納·戈登就是選擇朋友而不是家人做自己孩子的監護人。“我們的女兒有一位表姐,”她說,“我們努力讓她們互相發生興趣,但是很難。她們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幸好我們有朋友可以互相幫助。我對他們說,‘如果我們不在了,就請你們來照料艾米麗。’” 知道一旦你不在了,你的孩子可以和與你的興趣、價值觀、生活方式相同的人在一起生活,你會很放心的。獨生子女孤身一人,所以,確定究竟在哪裡才能使他儘可能地快樂地生活是很重要的。 獨生子女的主要困難是將來成人後要面對他們衰老而又多病的父母。如果你因自己的獨生子女要承擔如此重大的責任而產生恐慌,你就要想一想,就是在多子女的家庭,當父母最需要照顧的時候,孩子們會不會都在身邊。沒有人敢預言,孩子們一旦獨立生活,他們會互相照顧,或者會來照顧你。 希恩認為:“對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建立援助體系是很好的,但是我要的是那些我所喜歡的人,以及和我在各方面都志同道合的人。我不認為家庭能擔保一切。” 西爾維亞·薩爾茨斯坦博士發展了希恩的想法:“過去,家庭是人們主要的保障,家庭成員互相幫助。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必須這樣。現在,人們已經明白他們能夠選擇自己親近的人來幫助自己。你不一定要把血統關係作為自己惟一的依靠。” 有了兄弟姐妹並不能保證他們一定會分擔責任。獨生子女的父母不必擔心自己老了或死後,他們的孩子沒有人可以依靠。除了父母建立的援助體系,孩子長大後,也會和最好的朋友、配偶或伴侶建立自己的援助體系。如果你認為,你的兄弟姐妹對你孩子是一個現成的、絕對可靠的援助人,你就必須讓他或她成為對孩子能經常施加影響和督促的同伴,這樣,一旦需要的時候,就能提供幫助。 “親近的朋友的確是一個好的情感援助體系,”伊夫琳·沃爾夫提出了這樣的看法,“不過,這要等到具體產生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才發揮作用。” 像伊夫琳一樣,當你老了的時候,你的獨生子女將承擔起決定性的責任,而且,她還能夠依靠很強的援助網絡。你現在就可以為他將來的援助體系打好基礎。 當你漸漸變老 從某些方面來說,獨生子女最終要對他們父母的生活負有責任。獨生子女的父母,在他們還有能力的時候,應該考慮和計劃自己的晚年生活。 蒂娜·紐肯的話代表了很多父母的看法:“我不想成為孩子的負擔,我不想讓他覺得好像他總是圍着我們轉。我也不想讓我的兒子覺得,如果他不圍着我們轉就會感到內疚。我希望他能夠獨立,能夠向前,能夠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感到非要和我們在一起不可。” 在你漸漸變老的時候,卻難免會發生許多忙亂、病態和突發的事情。對這些事情的關注現在就應該開始,這是為它們將來的出現做好準備。這樣,當你的孩子面對着你生病或者逝世的悲傷和重壓時,就將感謝你仍在幫助他走出這樣的困境。 在漫長的生命旅途中,知道有很多事情都會被你如願把握,你一定會感覺良好。一旦你有可能,你應積蓄一點錢,以支付以後可能要用的醫療費或住房用費。當你老的時候,你可以尋找你喜歡的住處。 “在美國,照顧父母不是孩子責任的一部分,”莫娜·布魯姆警告說,“法律不能強迫孩子承擔年老父母的債務或者提供照顧,無論父母或孩子的經濟狀況如何。” 布魯姆告訴她的委託人,在給孩子錢的方面,不要過分慷慨,因為她也想留一點錢以備日後需要。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帶着成捆的錢去支付基本醫療費,那你就不要孩子歸還你的錢了。 無論如何,你應該在生活中的威脅成為問題以前,處理好你的一切事務。告訴你的成年孩子,你今後想接受何種特別的醫療條件,並準備一份“活遺囑”,說明你在失去自主能力的時候,你想採用何種治療。這個文件必須經過法律公證,能根據各州的法律有效地執行。 “我的兒子(剛剛20歲)不喜歡討論這個問題,”律師霍華德·沃格爾說,“但是我們告訴他如果我們有什麼意外,他應該怎樣做。” “還在我十歲剛出頭時,我母親就坐在我的面前,”朱迪·琳·普林斯說,“她對我說,一旦發生了意外,我應該怎樣做。她告訴我,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甚至現在,她已經七十多歲了,不管什麼時候她去旅行,還總是提醒我要用食用卡給她買飛機票,因為一旦飛機墜毀,它能提供附加保險。”如果經濟狀況還可以,而且能夠控制醫療費用的話,獨生子女會樂意滿足父母不斷增長的需求的。 等到你的獨生子女到了要照顧你的時候,他將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也可能會得到他所在城市、州和政府的援助。可以進入你所在的州、地區和城市老年護理指導的網頁,去尋找就近的老年中心、護理院,實行家庭護理的機構、醫院,以及其他求助機構,它們甚至能幫助你評估父母的需求,以及通過遠程機構協助有關護理工作。 大多數成年獨生子女的想法都很善良,他們會很負責任地盡他們應盡的義務。托尼·法爾伯博士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擁有獨生子女是能夠得益的,因為他不能逃脫自己的責任。” 摘自《獨生子女歡樂與挑戰》[美]蘇珊·紐曼著 賈明譯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