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陪着彤彤從"Trouble One" 、"Trouble Two"走至今天,很多時候我倆就猶如齒輪一般,處在相互磨合的狀態。每天陪伴着孩子一起生活,少不了經歷喜怒哀樂,我得想方設法去了解她最近的發展區並對症下策,比如:執拗期、肛欲期、物權敏感期來了應該怎麼辦等等。彤彤是性格有點急躁的孩子,有幾分固執,使性子時跟同年紀的孩子一樣,哭鼻子上臉的。而我也是屬於性子急那一類型的人,所以彤爸經常提醒我,對待彤彤得時不時端着點,不然我倆準時不時火山爆發!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一樣,都是心存善念的孩子,彤彤也是,典型的“吃軟不吃硬”性子。很多事情,若跟她好好商量,給她一點時間緩和,多數能皆大歡喜。所以在我家,有一個能讓彼讓雙方舒服的辦法,至少管用50%的事情哈;那就是我們跟她說“給你兩分鐘”或者是彤彤主動請纓“給我兩分鐘”。其實,彤彤壓根不懂什麼時間概念,她也不知道一分鐘兩分鐘具體是多長時間,只是能給她“兩分鐘”能讓她有一個期許的緩和期,心裡舒坦而不至於太沮喪。她見到自己的請求有商量的餘地,自然而然地調動起內心的自我規則。天生善良守信的孩子,在“兩分鐘快到”時,多半會自覺地停止手裡的活動,一副心滿意足地模樣響應我們的號召去做下一步該做的事情。
之前,我提過彤彤喜歡刷完牙拿洗手液玩泡泡。這估計是看了小貓噹噹《洗澡澡玩泡泡》後受啟發,覺得玩泡泡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模仿着做。但讓我苦惱的事情是,她擠了洗手液搓出泡泡後不是馬上沖水,而是反覆搓呀搓,若要讓她無拘無束地玩,估計沒半個小時候肯定不會主動結束。玩泡泡不是很糟糕的事情,但主要是長時間讓小手接觸這一些化學溶劑,對小孩子還是不好。這個時候,若我強制着讓她洗了馬上沖水,她肯定少不了大哭大鬧,而且強硬着和孩子對着幹,是對他們探索和感知物質世界是一種否定。所以用對方法很重要!剛開始,我試着溫柔地對彤彤說:“彤彤,捲起你的袖子,沖小手的時候就不會濕喔。”然後先打住,不囉嗦了。下一次,我繼續說: “彤彤洗了一會兒了,小手洗乾淨了吧。”她肯定會瞧瞧自己的手,說:“沒洗乾淨,再沖一衝就乾淨。”這一次,她肯定玩的時間比上一次縮短了。經過幾次的緩和,最後可以用殺手鐲了,玩之前跟她說好:“刷完牙後可以用洗手液洗手,但只洗兩分鐘”。果然不出我的猜測,彤彤肯定是認認真真把自己的手搓了搓沖乾淨就屁顛屁顛跑出來,得意洋洋地在我面前炫耀一番:“媽媽,你看,我洗乾淨了。”
這幾天晚上,彤彤都玩得比較晚才肯睡覺,讓我火冒三丈。這事其實也不能全怪她,我們這裡春意綿綿是容易犯春困的時候。下午她的午覺時間睡得好長,持續三四個小時,到了晚上讓她九點上床睡覺,對本來不好眠的孩子真是一件難事。我不是耐心超級足的媽媽,若是九點帶她上床睡覺,等她到十點還沒有睡着,我就開始有點情緒化了,特別是她在床上翻來翻去,左右翻騰時,我就特別想揍她。昨天晚上,她爬上床好久還是睡不着,非拉着爸爸說要去玩積木。我是沒給同意,這該睡覺時間玩什麼積木呢?彤彤這會開始哭了,“我只玩兩分鐘,玩兩分鐘就睡覺。”無奈,彤爸帶着她出去客廳玩了。只聽見玩了一小會,彤彤跟爸爸說:“玩兩分鐘了,我們回去睡覺喔。”在屋子裡聽到彤彤這麼一說,我覺得有點內疚,做大人的我幹嘛那麼急躁?着急起來只知道一味地拒絕孩子,讓孩子有消極的情緒,而自己又情緒高昂,到頭來得不償失。
其實,我們大人在給孩子兩分鐘時,也算是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在即將急燥時安靜下來,在即將發脾氣訓斥孩子時,讓自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緒。無論在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多給孩子兩分鐘,讓自己有受重視和尊重的感覺,孩子也將會越來越自律,我們與孩子的交流將會更暢通無阻。
(彤彤麻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