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希望孩子心理健康,但是到底怎麼做孩子心理才能健康?不懂心理的家長可能覺得無從下手。
培養孩子的心理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則和方法,比如不要壓抑孩子,不要給孩子過高的要求,不給過大的壓力,形成合理的習慣性思維等。
其中最簡單的一個原則是:不要讓孩子帶着糟糕情緒入睡。或者說,及時幫助孩子緩解不良情緒,不要讓它積累。積累起來了,可能會爆發,可能會扭曲孩子的性格或心理。
一位初中女孩和父親發生了衝突,究其原因,是父親要求太過死板,強逼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
來。孩子很生氣,摔了碗,然後拿起碎片使勁在牆上劃。父親震驚了,認識到自己的方式存在問題,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可能會發展到自殘,所以和孩子道了歉,
孩子也向父親道了歉。不過,父親要求孩子以後要克制,不要摔東西,不要劃牆。媽媽在我這裡諮詢,我告訴她:孩子生氣了,有了劇烈的情緒,不讓她以某種方式
發泄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她用其他無害的方式發泄,比如摔枕頭,布藝玩具等,宣泄出來,不良情緒就不會醞釀發酵。這種情況下,父親道歉和及
時引導孩子宣泄是需要的,不要讓孩子帶着糟糕的情緒入睡。
還有一個事情,孩子因為在家裡做實驗險些釀出事故。母親當時很生氣,覺得很危險,就大聲批
評了孩子。孩子覺得媽媽在吆喝她,就和媽媽吵起來。媽媽想治一下孩子,幾天不理她,也禁止她在家裡做實驗。不過,孩子喜歡做實驗也是好事,不能禁止,我們
要先肯定她,然後想出合理的方式減少實驗的危險。我建議她不要讓孩子帶着情緒入睡,及時和孩子溝通,也可以為自己的過火行為道歉,讓孩子的情緒及時恢復平
靜。
這種想“治”一下孩子的想法很普遍,父母有時會故意讓孩子難受,故意不去理她,期望等孩子
反省。我們只需要想辦法去解決孩子的問題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讓孩子不痛快。不知道孩子是否會因此改變,但至少會讓孩子的心理留下一點陰影。每一次小陰影看
起來好像都不起眼,但是積累多了,其結果就是很明顯的。是否幸福快樂,就在於每一天,每一件事情上。
每次都及時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孩子快樂了,慢慢地就成了幸福快樂的孩子。
不理睬孩子的不良情緒,任由情緒積累發酵,孩子的性格心理就逐漸扭曲,成了不幸福快樂的孩子。
我們不想給自己找不痛快,那麼何必要給孩子找不痛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