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對怎麼與孩子交流產生興趣。因總體感覺不少美國孩子在語言交流能力比較強。而我們這族大部分家長解釋這一現家為語言環境的問題。
在這些年學校接觸大量老師教學和各族家長後,才領悟到我們大部分華孩交流能力弱源於家長從小對他們這方面能力的培養缺失。
具體比較有效的方法是: 從三歲後開始先讓孩子表達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家長再加以分析。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決定權在家長手上。即使孩子不理解,給予耐心解釋後,如還不接受,就需要讓其照做。這樣一,培養孩子思考,分析能力。二,他們學會傾聽別人意見。三,建立家長與孩子平等,信任關係。而不是家長式強勢教育。四,養成即使自己的意見不被釆納也必須服從成人的命令習慣。五,這可以提高孩子交流能力。六,對家長,成人及他人的反面意見有所了解,有利於提高判斷能力。
在學校上三年級之前,老師也是引導學生這麼做的。但大部分工作還得家長在家庭中長期引導。這樣做後,孩子們不管在語言能力,還是在獨立性,能動性上都會有很好的發展。這和家庭哪種語言背景無關。
家長對孩子的社會性培養與成績培養如能同樣重視,那他們就會成為比較均衡特點的獨特個體而在心理上,感情上,能力上更加適於激烈的社會競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