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父母如何演繹好三種角色 |
送交者: 善良的小灰狼 2014年02月06日22:10:10 於 [海 二 代] 發送悄悄話 |
嘗試在孩子面前轉換角色,可謂是父母的良苦用心。不過要想做好每一個角色,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我們不妨就拿前面曾經提到過的四種角色來做個分析,看看每種角色中最需要把握的核心內容和容易產生的角色偏差是什麼。 父母角色: 在這個天經地義、與生俱有的角色中,我們可以重點去滿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愛的需要等等。給孩子充足的愛、給孩子創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和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這個角色中最不可忽視的三種責任。 這個角色容易發生的偏差一是不能給孩子充足的、無條件的愛;二是對孩子溺愛。我們很多的父母親在愛孩子的過程中,設置了太多的條件:比如漂亮、健康、聰明、活潑、學習好、懂事等等,一旦孩子與這些詞語不相干的時候,父母的愛就大打折扣。同樣,溺愛,也成為現代父母一種病態的愛。有條件的愛和溺愛都有可能扭曲孩子的心靈。 在《中毒的父母》書中寫到了很多早年經歷中缺少愛和安全的個案,在成年時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而有一項來自美國監獄的統計報告:85%的刑事犯,童年沒有得到愛的滿足。 而在美國心理學家霍妮的《神經症的文化決定論》一文中,也闡述了在早期的童年經歷中,如果一個孩子缺少足夠來自父母的愛,那麼孩子就容易產生不安全依戀、焦慮等情緒情感特點,而這些特點在未來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人際模式、情感關係以及心理健康。 老師角色: 當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去做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師時,我想我們可以重點去滿足孩子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教給孩子生活和自我保護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引導和培養孩子發現、研究、創新的興趣和才能,傳遞人生經驗,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這個角色容易產生的偏差是父母本身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局限性導致無法起到正確引導,更甚者,很多父母使用了錯誤的知識或者錯誤的教育方式泯滅了孩子的天性和求知慾;扼殺了孩子的才能和創造力,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 很多的家長,在孩子做功課或者完成某項任務的時候,會在一旁指手畫腳,一不如意就責備加批評。他們自以為這是對孩子的“認真負責”,素不知,效果往往適得其反。不僅讓孩子學得趣味索然,而且讓孩子變得毫無責任心和自覺性。 在這個問題上,陶行知先生早就看得清清楚楚。陶先生最早把孩子稱作小小研究生、小先生。意思就是孩子的研究和學習能力遠遠超過我們這些成人。陶行知先生曾經批評那些不懂孩子的父母和老師:你這糊塗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愛迪生。 一個不懂得真正的教育的父母如果要想做好教師這個角色,除了自己不斷地學習和提高之外,尊重和孩子的潛能和學習能力,我想是最可靠的做法。而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好書,也是彌補家長在教育能力方面不足的一個好辦法。 朋友角色: 人之所以需要朋友,是因為在朋友面前我們可以平等友愛,可以敞開心扉。所以家長要想做孩子的朋友,首先要滿足的就是孩子希望獲得尊重、友愛、平等的需求。雖然我們創造了孩子的身體,但是他們永遠擁有一個獨立的靈魂。和孩子做朋友,和他們平等地對話,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感受;讓他們有機會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當你和孩子之間出現矛盾和衝突的時候,尊重孩子的意見並協商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個角色容易出現的偏差:用自己的價值觀標準去衡量孩子的世界;用自己的行為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行為。 在一個運用NAC技術進行行為矯正的培訓活動中,培訓師問一位想要改變孩子行為習慣的母親:你認為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母親說:最重要的是好好學習;培訓師又當場問那個孩子: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孩子說:好朋友。這就是母親與孩子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不能說誰的價值觀有什麼不對,而是當父母和孩子的價值觀不同時,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說明孩子一定應該服從父母的。除了彼此理解和尊重,我們別無選擇。 在對待孩子情感問題,隱私問題這些方面,做父母的很容易發生無法真正平等和民主這樣的問題。而事實上,尊重別人的內心世界,包括孩子的內心世界,反映的正是家長們情商高低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很多中國父母應該補上的一堂情商課。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3: | 美國孩子中國年紅包怎樣拿 | |
2013: | 16歲前父親應該教會孩子的事 | |
2012: | 美國幼兒園殘忍的隔離政策 | |
2012: | 父母也要教會孩子不要模仿 | |
2011: | 我都說不出口——兒子的GPA才4。1 | |
2009: | 什麼時候,如何教孩子“金錢”觀念比較 | |
2009: | 網絡玩兩天就得了,這些人怎會玩這麼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