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電視報紙及其他媒體上看到有關教育孩子的報道。比如,今年9月1號某學校開學典禮,半小時內竟然有5名學生相繼暈倒。原因是孩子們在家過了一個太舒服的暑假,開學之後不耐高溫以至暈倒。還有《實話實說》裡報道的一個叫洪軍華的男人,為了自己的兒子賁賁將來有出息,從5歲開始,就對孩子進行了一系列的“魔鬼式訓練”。賁賁每天都要在爸爸的嚴格監督下,進行長跑、空翻、拉吊環等訓練。2002年到2003年,洪軍華帶着賁賁利用寒暑假,先後騎自行車到過北京、廣州和拉薩等地,進行了長達一萬多公里的拉練。 還有一位寫過《我只養你到十八歲》這本書,叫老周的家長,在孩子13歲的時候就直接把孩子從學校接回家中,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和目的單獨對孩子進行教育。這些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對是錯,是愛孩子還是害了孩子,是值得公眾嚴肅思考和熱烈討論的話題,筆者作為一個10歲男孩的家長,也有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 孩子就像一棵小樹苗,需要精心的呵護和關愛,需要不時地澆水施肥修枝打杈。但同樣,孩子也需要一個完全自然的生長環境,按照四時的不同需要陽光雨露的滋潤,也需要霜雪冰雹的洗禮和歷練。這樣他才能夠長成挺拔有力的參天大樹來抗禦未來生活的挫折和打擊。但有些家長未必能懂得這個淺顯的道理,他們用溺愛和放縱人為地為孩子搭起了一個玻璃溫室,把孩子當小太陽圍着,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小皇帝。天稍轉涼就趕快加衣服,天一熱就開空調,恨不能一年四季讓孩子生活在恆溫的環境裡才算放心。孩子只懂“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輕柔,卻無法理解“風頭如刀面如割”的殘酷,這樣單一生活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在離開家庭,走上社會之後,將面臨自我照顧,自我保護方面能力的缺失,嚴重者將影響到他的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我們不是已經看到有不少的名牌大學的學生,因為生活上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被迫回到家中的例子嗎?所以家長們,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當孩子離開襁褓之後,應該儘量讓孩子有一個自然生長的環境,讓他接受自然賦予的一切恩惠和歷練,來應對將來複雜的社會環境和可能遇到的各種殘酷考驗。
二.孩子也有獨立的人格,尊嚴和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利,家長應該盡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但沒有權利包辦孩子的一生。更沒有權利把自己一生未竟的理想和抱負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代替自己去完成。因為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你沒有權利讓孩子來幫你彌補自己今生的遺憾,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人生非常短暫,幾十年轉瞬即逝,一個人從幼兒,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每個年齡段都有其特定的幸福和快樂。我們不能以犧牲孩子前二十年的幸福來換取他的後幾十年所謂的保障和榮耀。可有的家長就不顧孩子的天性和意願,以過來人自居,越俎代庖地恨不能把孩子一生都畫下明確的路線,讓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標和路線去努力,一旦孩子偷懶或者考試沒有達到要求,便惡語相向,拳腳相加,不顧惜孩子的自尊和感受。更有甚者完全剝奪孩子接受大眾教育的權利,把孩子領會家中,讓孩子完全脫離集體這個大環境,在與世隔絕的狀態下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難以消除的陰影,性格造成扭曲,完全把孩子當成了滿足自己心理願望的工具,這樣的做法看起來似乎是為了孩子的將來,實則是極為自私和殘酷的。孩子在沒有獨立的自主意識和明確的分辨能力之前,家長為孩子做些合理的規劃和引導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興趣和天性,在孩子自覺自愿的前提下進行。如果孩子堅決排斥,即便成功了又能怎麼樣呢?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嗎?孩子學畫或者學鋼琴功成名就,但談到感受時最不能原諒的卻是為他付出最多的家長,因為如今的名利換不回他少年時期失去的快樂。
二. 孩子的天性最喜歡玩,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家長應該給孩子留出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讓他們順應自己的天性盡情的玩耍。生活在現在的孩子無疑是幸福的,從物質和精神的滿足表象來看,電視 ,電腦,遊戲,音樂會,各種新奇好玩的玩具,太多好玩刺激的現代化的東西,可我覺得現在的孩子也很可憐,他們每天的任務就是上學,放了學就是家庭作業,好不容易到了星期天又被家長拎着輾轉於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之間,學英語,學畫畫,學樂器,有些孩子甚至同時要學習兩三種特長。家長都難以承受的壓力,卻讓孩子稚小的身心超負荷地承受着,幾乎找不到可以無憂無慮和小夥伴玩耍的機會和時間。這樣的孩子們缺少自然生長所需要的原生態的土壤,氣候和空間,被隔絕在一個人為製造的環境裡,變成了一個流水線製造出來的產品,在他們的生活日誌中,除了學習孩子學習,這樣的童年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魯迅先生在《我們應該怎樣做父親》一文中,諄諄告誡“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理解,“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於孩子的發達”。因此,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民主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加強和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特定的心理和渴望,給孩子創造孩子無拘無束的成長的環境和條件,讓孩子的天性得到完全的解放,天賦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形成健康的體魄,健全的性格,獨立的人格,成為一個對家庭社會和國家真正有用的人才,這才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夜讀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文中那個長安郊區的種樹大王郭羅鍋談到種樹經驗時,說得一席話特別引人深思。他說,我的樹種的好,不是因為我有能使樹高大結果並繁茂的秘訣,而是因為我依照了樹木生長的自然規律而使它按自己的習性成長罷了,一般說來種植的辦法是:根要舒展,培土要平,應保留一些原土,種好後周圍的土要砸結實,做到這些,就不要去管它了。栽移的時候要像撫育子女,種好後要像扔掉一樣。有的種樹人就不是這樣了,或過於愛惜,或過於擔心,早上看看,晚上摸摸,剛剛離開又馬上回來照管。更嚴重的是還要用指甲抓破樹皮來檢查她們的死活,搖動根株來觀察是鬆動還是結實,這樣就日益背離樹木的生長規律和本身的習性 了,雖然表面上是愛護它們,實際上是損害它們,表面上是擔心它們,實際上是仇視它們。 十年種樹,百年育人,種樹和育人,歷來都是相提並論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一千多年前一個大字不識的郭羅鍋種樹的經驗,值得生活在高度文明社會裡的現代人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