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區一天下暴雨。 上午小女校車嚴重誤點。社區一老媽自願送三家孩去學校。 小女把一把特大號新傘忘在了那媽後車廂。
放學後她告訴俺不知怎樣要回。 哈, 俺鼓勵她自己去表達要回。就這,是花了三天才完成。 之後我還是表揚了她。哈,孩子怎樣於成人交流的確不易 。
在美國學校教育中, 總體感覺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即怎樣做更好公民。這包括: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心理素質。
在學習態度及聽令方面,絕大部分華裔孩比其他族有過之而無不及。哈,原因是俺們的文化重點是在學業上不甘人後。 個體自我要求高,當然是好事。 可家長們在育孩過程中,不能忽視個體能力,交流及心理部分。
個體是在社會中成長及學習工作。個人能力的表現,不僅僅是智力及學分就可以決定好壞於否。 個人在社會中的行為表現則包括了交流,心理,才智,能動等綜合體。
美國學校從小學入學直到高中的教育中對這個綜合教育花費了相當大的師資,金錢。
小學教師三分之一的教學時間是花在學生行為,心理及學習方法,態度及社交方面的。 對於這一點,不少華家長不太了解及理解。認為教師們是在浪費學生的時間。 事實上在小學階段,個體如沒有建立好良好的心理素質及學習方法,思維方式,交流能力等到中學後,個體再想改變及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會非常有難度。而中式教育對環境及社會適應能力卻鮮有涉及。 這對個體成人後更好的發揮自我才能是不利的。
希望更多的家長於孩子進行更多的交流,除在他們學習考試及競爭方面之外, 多於孩子溝通。聽聽他們對問題的意見及看法。 增加個體自信及多包容接受不同的個體想法於行為。 多鼓勵孩子清楚表達自我要求及想法。這對成人後無論工作及生活都有無限益處。
Sent from my 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