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同意你的基本觀點。
近來正好同一些朋友談到中國家長的問題。我發現很多高知家庭的朋友都在講一個現象,那就是,當我們很成功很得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是高興的人群中最高興最自豪的。但是當我們很倒霉很失敗的時候,往往給我們最多壓力,最多抱怨,難得拉我們一把的,往往還是我們的父母。(這在沒有太多文化,或對兒女期望值不是那麼高的家庭到不常見)。中國傳統文化常說“無不是的父母”。在“我還不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後面,孩子的願望往往被泯滅了。兒女希望父母為他們安排前程,父母希望兒女有出息光宗耀祖。在這種交互的壓力下,父母愛孩子成了單純的望子成龍,孩子孝順父母,成了道德的要求。
另一種方式是有的,那就是愛。單純的愛。單單是望子成龍那不是愛。父母覺得成龍是好,兒女是這麼覺得麼?有沒有父母可以和孩子說,孩子,當別人都喜歡你的時候,我是他們中最喜歡你的。當世界上沒有人喜歡你的時候,我是唯一喜歡你的。(我前幾天對我兒子這麼說了,他給我一個big hug, 希望他一直記得這話)。人是這麼一種奇怪的動物,愛得越不計回報,換來的愛越是真誠。父母兒女之間的愛本身是這麼自然的東西,用道德來約束,不是太虛偽了麼?
關於中國古代孝道的虛偽,魯迅先生和柏楊都有過論述,不是我可及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