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涟钢的童年 |
送交者: 万湖小舟1 2019年07月25日20:26:53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小舟按: 读了朋友逍遥乐的这篇文章后,感到语言朴实,诙谐和生动,很有画面感。能引起那个年代过来人的共鸣,见证了火红时代的变迁,是海二代父母的童年。 我向诵读家汪蓉蓉老师推荐了这篇文章,并做了个视频,还对文章略做了一些文字上的编辑以便更适合诵读。 汪老师精湛的诵读和逍遥乐提供的照片使这篇文章不仅有抚今追昔的视觉感,还有听觉艺术的享乐感,也看到两位知性女性业余生活的爱好,兴趣和追求。视频末尾有作者和朗诵者的简介。 制作者水平有限,表达不到之处见谅。 --------------------------------------------------------------------------------------- 逍遥乐 谭家山的小伙伴们孩提时是穿着开档裤一块儿长大的。长大后海内,海外,各奔东西,失去联系大约四十年了。感谢小妹张罗,又让我们欢聚一堂。小饭馆内一片欢呼雀跃,伙伴们亲切地用乳名呼唤彼此,仿佛回到了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谈笑声中镜头回到了湖南娄底,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涟钢。它始建于1958年那个火热的大炼钢铁年代,号称十里钢城,婉延秀美的涟河将钢城分为东西二城,河西为厂区,河东为生活区,那座用钢索绳悬空吊起的吊桥是连接东西二城的主要通道,走在桥上晃晃悠悠的,宛如记忆中妈妈轻晃的摇篮。 涟钢那时有一座露天电影院,颇有钢城特色,都是钢筋筑造的水泥板凳。电影院位于河西,一有电影小伙伴们都会结伴而去。大的牵着小的,有的还背着更小的。不记得有谁家孩子会跟着父母去看电影。河东的篮球场定期也会放露天电影,小伙伴们早早的就搬着自家长凳,抢占最佳的位置。凳子下面还垫上砖头,增加高度,以便弥补小孩子身高的不足。这样晚上就可以美滋滋地享受不知看过多少遍的电影。若占不着位子,就坐在地上从银幕背后看,依旧看得兴致盎然。
当年涟钢有四大居民区。 洪家州,谭家山和汽车队三个区位于河东,黄泥塘区位于河西。洪家州和黄泥塘各有一所小学,那是二小和三小。谭家山和汽车队共享一所小学,那是一小。我们家住谭家山,现在一般来讲谭家山包括后来扩建的基建一公司以及涟钢的那些三层楼建筑。早一些的谭家山特指涟钢最早建成的六栋平房以及平房前的那栋四层楼。依稀记得平房的后面有一片茶树林,结很多茶果,茶果用来生产湖南特产茶油。茶花盛开的时候,小伙伴们用稻草管吸啜花蕊中的甜汁。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摘食一二片清脆甘甜的茶泡,茶泡状如茶树叶,但非常肥厚,色泽嫩绿,藏于茶树叶中,很难觅得。 春天到来时,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咀嚼杜鹃花辨亦是一种美味呢。还有很多其它野果,比如"洋米饭"类似于蓝莓;"救兵粮"是红色的果子。据说古时候有一溃败的军队靠采食它才得以生存,故而得名;还有蔷薇玫瑰的嫩茎,以及麦子咀嚼而成的"泡泡糖"都是儿时的美味。记得有一年当时大约三,四岁的小妹,秋秋和华华,误食路边被认为有毒的"蛇泡",满嘴乌黑地回到家里,把三家父母吓个半死,赶紧送医院"急救"。好在虚惊一场,原来"蛇泡"并非如传说中的有毒。三个傻宝贝居然还用衣服包了一大包,带回家准备与哥哥姐姐们分享呢。如果有毒那可就祸害不浅。小妹,秋秋和华华稀里糊涂地做了一回"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 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家家都有几个孩子,父母上班,年龄稍长的孩子,也就七岁左右,往往成了脖挂钥匙一族。他们放学回家要负责做好米饭,摘洗蔬菜,等父母回家炒。由于上下班时间一致,家家户户基本在同一时间段开饭,孩子们喜欢端着饭碗窜门,谁家有好吃的,肯定也能尝尝鲜。记得我家旁边一栋有位复姓欧阳的叔叔,是位捕蛇能手,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上山捕蛇。在宰杀烹饪前,都会在屋前的大草坪里让蛇表演,蛇在他的指挥下翩翩起舞,真是太神奇了。对于谭家山的孩子们来说,欧阳叔叔指挥的蛇舞绝对是不容错过的精彩。有一次正逢叔叔家吃蛇,欧阳妹妹从她碗里夹了一大块蛇肉放到我的碗里,看着那白乎乎的筒状蛇肉,立马联想到舞动的蛇,吓得我把碗一扔,飞奔似地逃回家里。真是冤枉了我的大龙的生肖,居然害怕小自己百倍的同类动物。确切的说,所有的爬行动物我都怕,最恐惧的便是蛇。 那时的孩子都是放养型,也没什么家庭作业,除了晚上睡觉各自回家,其他时间都跟自已年龄相仿的孩子们混一块儿玩,过家家,躲迷藏,摘野果,采蘑菇,捉泥鳅,摸螃蟹,跳房子,跳皮筋,翻纸折叠的方块板,转陀螺,遛钢圈...整天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邻居家的孩子里比我小的居多,我便成了孩子王。小朋友们都亲切地叫我"二姐姐"。我特别喜欢领着妹妹们唱歌跳舞。夏天的夜晚,我们会为纳凉的大人们表演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为了做套"演出服",我们捡废钢废铁,步行几里地把它卖了,然后去布店买最便宜的纱窗布,请家长帮我们做成小裙子,用红墨水蓝墨水染上颜色,穿着自己劳动得来的小裙子,感觉一个个变成了美丽的小天鹅。后来上了大学,跳舞的兴致依然。假期回家时便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在上海学来的太空舞,三步转,四步旋教给妹妹们。 小孩子最容易有样学样,也许我们《鸡毛信》看多了,打小就有"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记得有一年传闻贵州的一帮流窜犯可能流窜到了涟钢,小伙伴们很自然地决定要保护自己的家园。我们找来棍子做红缨枪,二,三人一组守在交叉路口外,遇到陌生人就拿电筒照人家,终于惹火了一人,追着吓唬我们。家长们知道后都吓坏了,连连说就凭你们几个小毛孩愣头青,真碰上了坏人还不让你们缺胳膊少腿的。我的"士兵们"真是好样的,在父母的"逼供"下,居然没有人"出卖"我。够义气! 现在涟钢建厂已经六十周年了,儿时的伙伴们早已为人父母,我们的父辈们也步履维艰了。可是父辈们为之付出的毕生心血有了丰硕成果,涟钢现在连续多年入围全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在涟钢的辉煌中有作为省劳模的我的父亲,曾经连续七天七夜的大战钢铁。奶奶千里迢迢来看儿子,在工地上找到浑身泥土的父亲,可没说上几句话,爸爸居然站着睡着了,把奶奶心疼的不得了。印象中父亲永远都是以厂为家的,作为涟钢电站的主任,担负着为全厂供电的重任,不能有丝毫的疏忽。他对电站每台发电设备都了如指掌,每个螺丝都能如数家珍。多年以后我带先生和孩子们回涟钢,厂里的姐妹特别自豪地带我们去涟钢体育馆看介绍厂里历代省劳模的光辉事迹展览。我们站在爸爸巨大的照片前摄影留念,有点儿追星的味道。只是这个"大明星"是我们亲爱的爸爸。向您致敬,我们亲爱的爸爸。涟钢曾经有非常多像爸爸一样的中流砥柱和辛勤的建设者! 涟水河畔,生我养我的地方,一生眷恋的故乡。这里有我挚爱的亲人,亲爱的童年伙伴,授业解惑的尊师,我的梦就开始在那里。 衷心祝福涟钢与时俱进,永远朝气蓬勃。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