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红霞:小学三年级演讲训练 |
送交者: 天边的红霞 2012年04月18日10:12:26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我们接触的美国人中绝大多数生性格开朗乐天向上,喜好拉呱爱吹牛皮。不光彼此私下交往时侃侃而谈,话“雷”得能把死人说活把活人说精神;即使在正式场合大庭广众面前同样能言善道,极善表现自己,其宣传造势的本领似乎可以将一分本事摆活成十分能耐。 像我们这些七八十年代在国内完成小中大学教育、九O年前后移居美国的中国人则不同,骨子里浸透了严谨务实的孔孟理念,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现实生活中,我们勤于埋头苦干;实际工作上,我们却疏于社交传媒,下意识地摈弃了许多看似多余其实非常重要的言辞表达。光鲜的业绩烘托不出来,也就无法直接触及大众的耳目,更谈不上影响社会的视听。因此,我们这种少言寡语的一贯作风很容易把十分成就埋没为一分功劳。 当然,水有源头树有根。美国人的张扬和中国人的谦逊本性上固然差异很大,但两国之间不同的教育方式势必导致如此鲜明的处事风格。 记得在国内,无论七十年代的中小学教育,还是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涯,我们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以演讲(Presentation)为专题的正规教育。事实上,只有当背诵课文或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我们才能借助简短有限的发言机会来表现一下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对交叉学科的掌握程度。虽然三言两语应对答案只不过是课堂的一种日常练习,但毫不夸张地讲,这恐怕是我们接受的义务普及教育中所获得的最基本的“演讲” 经验。久而久之,我们宁可多“做”情愿少“说”,不好意思宣扬自己的思想。 相反在美国,例如宾州地区,公立小学从三年级起,已经正式将演讲训练纳入教学大纲之中,学校把它当成综合考核学生科学和社会学两门副科学习的头等大事来抓。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一位学生从罗列提纲摆出论点开始,经过收集论据拓展题材内容等中间环节的学习,逐步进入比较论证及考查结果阶段,最后将求证的材料一一归纳总结成文,整个过程前后差不多需要花上一个月的课外时间。 就拿孩子最近刚刚完成的“文化传统”演讲课题(Heritage Study Project)来说,班主任凯丽蔻太太(Mrs. Kalikow)明确提示:首先,在地理属性上,学生需要具体罗列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特征;其次,在传统意义上,学生必须从文化角度着手,详细描述用来反映衣食住行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在历史发展上,学生应该着重文化起源和史书记载;最后,在评判打分上,学生的讲解功底──眼睛对视大家,口齿吐字清晰,嗓音声调宏亮,姿态手势恰当,正身面对观众等,全部标有严格的行动规范。 孩子一共有23位同班同学,其父母祖先分别来自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因此,反映老一辈创业先驱身世背景的中国、南韩、日本、印度、以色列、伊拉克、智利、英国、威儿士、爱尔兰、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文化传统,自然成为小伙伴们共同关心的主题。因为孩子唯一代表“龙的传人”,所以演讲的当天,我特意起大早,将孩子外婆事先手工包好的猪肉白菜馅饺子用白开水煮熟,待凉透后再过油煎炸至外焦里嫩,及时赶在上课之前亲自送进教室,让大家在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品尝到颇具现代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 像这样的演讲活动,孩子已先后参加过三次。从第一次紧张无度,到目前自由发挥,孩子越来越享受演讲的快乐。 【附:评比标准】 1. Geography: Included many details about 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county. 2. Tradition/Celebration: Included many details about the traditions of the culture. 3. History: Included many details about the history and/or interesting facts about the culture. 4. Presentation: Demonstrates strong presentation skills including appropriate eye contact, speaking loudly and clearly, appropriate posture, and facing towards the audience.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愚人节)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11: | 哗哗:有没有带孩子回国过暑假的? | |
2011: | 给孩子买零食要选小包装 | |
2010: | 伍加:老师打学生屁股犯法吗? | |
2009: | 幸福人生讲座(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 |
2009: | 面对孩子感受的常见问题 | |
2007: | 对VT凶杀案带来的心理分析的质疑-- | |
2007: | 朋友, 当你看到那多无辜的孩子死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