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海外中文教育 (ZT)
送交者: 也是妈妈 2004年02月26日14:00:52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海外中文学校教得了多少中文?                 ·彭小明·   
拜读《华夏文摘》中说中文教育的文章,觉得似乎将海外中文教育说得太轻巧 、太浪漫了。好象这教育过程跟国内教唱儿歌,背诵唐诗那样,孩子就会爱上中文了。而且关键似乎在中文学校和教师。其实刚好相反,依靠海外中文学校期望完成子女的中文教育,十个有十个会希望落空。(孩子的天资特优,或在国内上过好几年学的情况是例外)。我在中文学校教了十年书。这是我十年教学最重要、也最惨 痛的经验之一。   
海外中文教育主要的基地不是学校,而是家庭。老师读没读过鲁迅、沈从文, 是文科专才,还是专攻理科,爱不爱好文学都无关宏旨。普通话尽可能标准、写字尽可能规范,拼音尽可能不错,就好。毕竟儿童必先说话、识字,才能读文学。   
海外中文教育是一场家庭文化命运的争夺战。必须寸土必争,持之以恒,绝不可掉以轻心。比较起来,反而是一些中外夫妇更加注重孩子的中文教育。因为外国人自己学习中文非常不容易,所以更珍视家庭有中文条件,就尽量让孩子充分享用。而双方都是中国人的夫妇却不太珍惜自己家庭的中文优势,结果很多留学家庭的孩子,中文不行,或会讲不识字,甚至有的孩子已经不会讲中国话了。会讲不识字,实际上还是中文文盲。(国内今天还有两亿两千万这样会说不识字的文盲)这绝不是我们出国留学时的理想。理想应该是自己留学之后,子女将学贯中西。   
中文教育最好从十月怀胎的胎教开始做起。宝宝还未出世,就可以开始让胎儿跟着妈妈听中国音乐,听唐诗宋词。呱呱堕地之后,立刻让孩子沉浸在中文的语音环境中,先听中国儿歌,再学中文称谓,体会中文声调的特点。从托儿所开始,孩子的外文环境一天比一天更丰富,中文环境必须始终把篱笆扎紧,抵抗强势的外文侵犯。坚持跟孩子讲国语,绝不要轻易退让。不要为孩子学多种语言担忧,不要怕孩子受不了。儿童都是语言天才,可以同时学习十种八种语言,互不交错。会讲国语,就为以后读中文学校或在家学习中文打下了基础。孩子上外国学校的同时,就要开始教汉字。   
我再重复一次,教学十年的经验是,仅靠中文学校绝对教不好子女的中文。我非常体会中文学校的主办人和教师们的艰辛和奉献。但是我更了解外语大环境和中文小环境严酷的力量对比。周末的几堂课时间,根本抵挡不住外语大环境的强势压力。中文学校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吗?有一点作用。第一,学校的课程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不是他一个人在学这种难写得要命的文字,而是许多小朋友都要学习这种语文。其次,中文学校一般都会有一些中国人的传统活动,孩子们可以借此多少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看到一些中国人的文化娱乐节目。但是要真正学到中文语言文 字技能,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靠家庭教育。父母中至少一方一定要花足够的时间“陪读”。不仅是陪同上学、放学,还要陪念、陪写,解释课文,督促作业,反正是一陪到底。直到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到自觉阅读而后已。没有这番苦心,几乎休想享受将来子女双语流利、学贯中西的硕果。一次生病住院,一次集体旅行,就可以抵消许多中文教学的辛苦努力。许多家庭子女的中文教学失败,就是没有在这方面立下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这一股拼搏到底的韧劲。   
老一辈华侨曾经用皮鞭来逼迫后代学习中文。现在当然不宜提倡。但是教育从来就是一种强制。强制并不一定是暴力或体罚。我们学习外文何尝不是强制的结果?经常的小测验,最后的英文托福、GRE、德文PNdS 考试就是强制手段。 每门功课都要拿学分,也是强制手段。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在海外教孩子学中文一定不能舍弃强制手段。有人说,要通过趣味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是的, 教材、课外读物尽量要有趣些,适合儿童特点,但是是在强制学习的前提之下。没有强制,海外儿童一般不肯自觉学习中文。直到具备基本阅读能力为止。大部份强 制手段只能在家庭里完成。   
中文学校里小朋友之间根本不用普通话交谈。不是教学大纲没要求,也不是老师不注意管束,而是儿童交际用语中很多词他们不会用中文表达。外语当然成了共同语。学校的强制仅限于必须完成作业,用汉语问答。许多字义还少不得借助外语来解释。学校的强制是有限的,老师不能在态度上过于严厉。在家庭中,父母的要求可以比老师更严厉,父母可以假装生气,有的时候也少不得真的生气;可以严厉批评,可以惩戒处罚,不给礼物,暂缓买最爱吃的东西,最喜爱的衣服。学校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家庭却有可能长时期坚持中文文化小气候。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 取消所有的外文氛围。切断所有的外语电视广播,销毁或深藏所有的外语录影录像材料,可以强制在家庭中只讲国语,念中文。把孩子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强行逼入死角、逼上梁山。   
学龄前的重点在汉语普通话。不回答孩子的外语提问,不用外语跟孩子聊天。 一定要让他习惯改口说国语。配备大量中文故事磁带,吃饭时间听故事,睡觉之前听故事,都是国语故事。不让外语故事占领家庭任何空间。托儿所和校园里的外语 灌输已经足够,家庭中尽量保持中文环境。外语电视节目是中文教育的大敌。要孩子学好中文,就必须节制甚至取消孩子接触外文电视节目的机会。   
入学以后的重点是写汉字。中文说话最容易,写字最困难。海外儿童最难的也就是写字。因为跟着父母从小听说话(国语),声调自然会摹仿,哪怕有地方口音,也无大碍。写字却是真工夫。一个一个地认,一笔一笔地写。在国内学习也不容易,何况在国外。最好每天写一点。我要求我的儿子,每周写一篇作文。没有生病,没有特殊理由,绝不允许拖欠。会写的字往往就会认。认得的字多了,就不愁将来能看书。   
学汉字,尽量跟国内的教材同步开始。国外的进度会因各种因素降低,但是仍要努力跟上。最好在十二岁左右完成小学的基本教程。识字阶段完成以后,才能阅读大量书籍,自学能力才能比较自如地发挥。一旦中文阅读的欲求觉醒起来,中文教育就可能产生飞跃了。   
孩子的中文修养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职业前景,多一种语言技能,多一分竞争潜力;而且关系到他们与我们的代沟问题。代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如果语言的犁刀,再将代沟向纵深开挖,那就是雪上加霜的痛苦了。老华侨的许多家庭都已经经历了类似的文化悲剧,(这悲剧两个字里,字字血泪)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留外学人宜当未雨绸缪。   
孩子的中文教育关键仅在父母。中文学校的作用相当有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布置中文环境,节制外文电视,陪念陪写,恩威并施、奖惩分明。坚持不懈,不容妥协退让,耕耘不止,必有收获。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