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大来美国时她4。5岁,刚到美国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她变成一个十分害羞,“封闭”的孩子,除了家里人以外谁也不理,有朋友来家玩,她马上躲进自己的卧室,说什么也不出来,一旦出门她要么躲在我身后,要么让我抱着,要让她玩什么,最好四周没人或很少的人,为了能让她“开放”一些我真是伤透了脑筋。千方百计打听,终于找到一个也是从中国来才一个月的男孩,那个男孩比女儿大2岁(我们比较幸运,这里中国人还不少),我和那家的妈妈约好一起到playground,到了那里,起初女儿不玩,躲在我身后,我也没强迫她玩,只是和那位妈妈聊天儿,后来她探出个小脑袋,看看那位小朋友,试着上去玩,玩着玩着,发现那位小朋友说中文,两人就开始一起玩起来,后来就越玩越熟,再后来就几乎天天都在一起,开始我带着她一起去,后来我尝试着让她自己去(我们住的不太远,前后楼,我远远的看着,她不知道),她的胆子慢慢练大了,不怕外出找朋友玩了。好多年以后我们又见到那一家,我才发现那个男孩其实是个颇内向的孩子,不太爱说话,和女儿的个性差得很远,不过那时的确是“共同的语言”让两个孩子“走”在一起,度过了两个小孩子最初的“艰难”时光,我到现在还能清楚的记起那个画面:两个5,6岁的孩子,在朦朦的月光下(7点左右),坐playground的滑梯架上兴致勃勃的聊着,聊着。。。,当时觉得真是又好笑,又温馨。
3个月以后我们搬了家,尽管女儿满心不乐意也没有办法,当时是夏天,当搬家车停在新公寓的门口时,围上来一群好奇的,在外玩耍的孩子,我发现一群孩子中有2,3个似乎和女儿一般大,我马上想到应该让女儿结识他们,这样女儿以后就可能有玩伴了,我热情的“邀请”那几个印度小孩帮我们“搬”东西,然后给他们糖果,几趟下来,彼此都有了“感觉”,尽管女儿不懂英文,那几个孩子也不可能懂中文,但比比划划大家似乎也有交流。由于我最初的热情,几个孩子以后经常来家找女儿玩,开始玩是在我们家,我偶尔给翻译,解释一下,有时随他们去,让他们比比划划,他们玩的很好,好像没有语言障碍似的,后来他们就一起到外面去玩,挖土,刨坑,骑车,滑旱冰,扔球,playground上登高等等。我或者家里的老人只是远远的看着,保证孩子在视线以内没事就行,女儿玩的好开心,语言大长进,性格也开朗许多。这时女儿离上kindergarden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试图教女儿一些英语,但是女儿从她的朋友那里学会的英语已远远超过我教她的,所以尽管女儿在美国没有上过一天Daycare,但是等她上Kindergarden时她的语言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再加上几个夥伴差不多同龄,上学也在一起,她很容易度过了最初上美国学校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