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上大学要上名牌 |
送交者: glory 2004年08月09日15:00:49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
很多现象,其实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有机会上大学的没人会放弃,没有人有机会上北大清华的不要,偏要上平顶山煤炭学院。但这些行为背后的道理并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 当你问为什么要上大学,有些人会这么说,别人都要上大学所以我就要上阿。也有人说,名牌大学不过一个虚名,说出去好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可上大学是要成本的,十年寒窗苦,上名牌大学更要付出比一样同学更多的努力。用跟风虚荣这样的理由显然是不能解释这些现象。 当然,关于上大学上名牌说的最多最广泛的说法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上名牌是因为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些都毫无疑问是对的。但问题是,也有不少同学反映,感觉自己上大学四年其实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名牌大学也没比普通大学多教多少内容。更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反映,到社会上工作,除非搞科研,基本上运用不到什么专业知识,往往从事一些中专或高中毕业生都能胜任的岗位,更没有特意为名牌大学生设置的工作。所以增进知识之说,至少不是上大学的全部理由。 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给看似显然却不甚了了的人类行为提供一个完整和合理的解释,透过本质看现象。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了Michael Spence,他的主要得奖工作成果就是用有益信息(productive signalling)理由来重新诠释教育的功能。他在自己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中就提出,大学或者根本上说教育,最大的作用实际上不在于教会了你什么东东,大学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就业市场提供了一个筛选机制,distingiush yourself。 商品经济,就业市场上,有那么多的求职者,雇主们怎么可能自己一个一个去考察谁有能力,productive,谁没有能力,unproductive。这些能力是一时半伙能考察出来的么?怎么办?那就逼着大家都必须接受教育吧。所以学历教育就出来了,教育普及化就推广了。通过对大学入学或者说高学历的竞争,把有能力的人和较没有能力的筛选出来。推而演之,名牌大学就是通过更激烈的竞争,把最有能力的和相对能力弱的筛选出来。 这样雇主们就很轻松了,在家里等着,看看简历上的学历和学校牌子就基本能够决定要不要这个人了。同等情况下就会提出看看成绩单,得奖纪录,各类技能证书,这些东西也都是有效信号。你看一般看成绩单只是看名次,至于成绩单的课程内容倒不是那么重要了,就是这个道理。 聪明的雇主都会这么做。你看麦肯锡高盛这样的大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往往就在当地几个最名牌的学校招聘,在中国只在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大开。对他们来说,培养一个员工很贵,当然风险越小越好,需要最大化地利用市场上已经有的信号和信息,从而最大化的节约自己的雇佣成本。有些公司说,我们不唯文凭论,什么人都可以来应聘我们的工作,那这样的老板,一是没有经济头脑,二是可以断定对员工不会下本钱。 当然有人会说了,大学入学的能力难道和胜任工作的能力是一一对应的?的确有不少大学生干活还不如高中生,名牌大学生不如普通大学生,被指责了很多的所谓高分低能现象。但核心是,概率。是低学历成功的多,还是高学历成功的多。是高分高能的多,还是高分低能的多。是名牌有更高成就的多还是非名牌的多。 整个事情的核心在于,胜任工作的能力是不可观察,unobservable,如果雇主相信自己的眼光那么准,一眼直接看出这个人能干不能干,那一切免谈。但凭眼光看人走眼的时候还是太多,风险太大。只有借助市场上已经有的信号。经验表明,在枯燥的学习中,能不能自控自己的情绪,在学习有阻力的时候,会不会调整方法,在压力很大的高考中能不能正常发挥水平,都很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和潜在能力。 学历,学校牌子,就像商品分级和牌子,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经过无数市场考验的。即使不是理论上最优的能力显示机制,也至少是市场上公开信息中最次优的。如果雇主需要更多的信息,就需要自己的投入了,比如面试和考察期,等等。直到信息获取投入和收益的均衡。 对于经历高考挫败的人来说,当然也是还有很多机会。因为大家也是知道,大学入学的能力和胜任工作的能力确实不是一一对应的,只是很粗躁的近似相关。但这需要自己下更多投入,通过努力,distingiush yourself,显现出你的卓然不凡能力的有效信号,credible signal。 以上都在讲第一次找工作的信号机制,也所谓敲门砖作用。长期来看,在大公司就职的经历,突出业绩,这些也都是有效信号,因为通过市场考验得来,被雇主们更加看重。但学历和学校牌子的信号作用在长期也还是存在的,同样业绩,高学历和名牌毕业还是多些机会,因为普遍会认为你的潜能还没有发掘。就像北大去卖肉了,也会惊起当地政府首先反思自己是不是不会用人,呵呵。 关于大学和名牌的其他作用,比如大学里的相互影响和促进,毕业后的关系网络互助,也有很多好的讨论,这里就不多说了。任何一个理论都只能有一个侧重点。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