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从头到尾,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
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从头到尾,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的,一勺一勺
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时,他一边把围嘴解下来,一边说:“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他端起碗,把碗里的
剩饭倒进垃圾桶,再踮着脚尖把碗放进洗碗池。一切都是那么熟练和自然,一看就知道,他很早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在美国,餐桌教育是育儿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于中国人把喂饱孩子放在首位,他们更重视“吃饱”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孩子能主动吃饭并享受吃饭的过程,能遵守就餐过程中的礼仪,学会在餐前餐后布置与收拾餐桌并学会接待客人等等。
美国孩子从会拿勺子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尽管他们会弄得满身、满地都是饭粒,但是通过几个月的训练,他们的手脑达到平衡,可以稳当地把勺子放入嘴中。孩
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因为,吃饭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主动去吃饭,才会真正享受吃饭的乐趣。而且到点吃饭,逾时不候,如果孩子当时因为玩耍而不肯吃饭,那是真
的要饿肚子的。
这一点对于中国父母来说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能让孩子饿着?看见孩子饿得直哭,父母肯定会很心疼,马上给孩子做饭去。但是也因此,几乎每个中国孩子都
明白,我现在不吃也不要紧,反正家里的厨房24小时为我开着,我饿了自然会有人给我东西吃。他们没有主动进食的概念,也不会遵守严格的用餐时间,这就是为
什么,中国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
大多数美国孩子从两岁起开始学习用餐礼仪,吃饭细嚼慢咽,不能发出声音,刀叉不能敲盘子,就算是不小心发出声响,也必须跟在坐的所有人说“对不起”。
在餐桌上照顾别人的感受,是美国孩子很重要的一课,除了不影响到他人就餐,还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因为喜欢某道菜而放肆吃,这是不被允许的。大一点的孩
子,还会帮助父母做一些餐前准备,餐后收拾,减轻父母负担的同时让孩子有一种家庭参与感,学到一些接待客人的餐桌礼仪。
对于美国人来说,餐桌不仅仅是教育孩子的地方,更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最温馨场所。美国父母非常重视与孩子的就餐时光,无论平常百姓还是国家总统,都
会把和家人的团聚看成是比任何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情。下班回家后,每个人都急匆匆地往家赶,为的就是一家人能早日围坐在餐桌旁,享受一顿愉快的晚餐。
可能我们很多父母都没意识到,一家人一起准备,一起享用,一起交谈,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们很少把要和家人吃饭当成拒绝应酬的原因,相反,应酬是不回家吃饭最理所当然的理由。
中国人的早餐内容丰富,却很少家人一起享用。我们经常在早餐摊上吃,或者把早餐打包带走。即使在家里吃,也经常是孩子吃饭,妈妈忙着收拾书包。于是,美好的早餐时光就这样被匆忙消耗掉了。
美国人的早餐很简单,各种麦片圈圈泡在牛奶里,就是一顿。但是,一家人一定要坐在一起,慢慢享用。尤其是周末的早上,爸爸坐在餐桌旁看报,妈妈给每个
人的盘子里放入一个鸡蛋或几片培根,孩子们给每个人的杯子里倒上橙汁,这是很常见的场景。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谈心、说笑,美好的一天就从
那一刻开始。
孩子从餐桌上,学习到互相协作的精神,感受到彼此之间的默契,享受吃饭的乐趣,更重要的是,相比起一顿美味精致的早餐,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与父母的沟通,和他们之间那份亲密无间。
我们常说,养育孩子是最考验耐心的一件事。但是,美国人会告诉你,耐心,不是等待的时间,而是等待的状态。他们很小就让孩子自己吃饭,面对满桌满地满
身的狼藉,他们能心平气和。他们让违反规矩的孩子饿着肚子,面对孩子的哀求,他们不动声色,他们将工作琐事搁置,期待与享受每一个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这
是一种怎样的淡定与平和。
当我们为了工作匆忙奔走,对于孩子的教育无所适从,急于求成,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先陪着孩子一起在餐桌旁坐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