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小龙虾之死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3月14日15:53:47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八月底从中国返美,孩子尚未开学。小儿在中国时即求我带他去海里钓鱼。可一个夏天积累起来的工作太多,实在找不出整块的时间出海去钓鱼。盘算一下,大鱼大蟹不能去捉,仍可去河边看看小鱼儿,让他望梅止渴。便择一下午,带他到伯克利校园里的小溪旁。  我们首先来到大桉树林下。光线幽暗,小河由于整个旱季都未下雨,仅剩潺潺细流。加上平时冲积的树枝落叶,隔段距离就形成一道小坝,积满水便成一个小水池。这样,小溪便由一个个小浅水池连成。稍深一点的池中可见小鱼,可人走近立刻惊恐地四散游离。其中,大点的鱼儿也不过食指长短。小儿见鱼,立即来了精神,上窜下跳,找来枯枝,沿着河边东探西刺,步步向上游走去。溪旁时有灌木和杂藤生长,所以我们不得不绕来绕去。  看着他兴致极高,我就索性带他到生物图书馆外一段经过修葺的溪边。那里水稍深些,有砖石堆砌的河堤,掩盖在垂柳和一些其它针叶和阔叶混杂的树下。突然,我们在一个大点儿的水池里,看见一条红色的鱼儿缓缓游动。若在中国的公园里这也不足为奇,因为那里常养些鲤鱼,有不少是红色的。而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却让我感到十分新鲜。于是对儿子断言这里一定有稀有颜色之鱼。儿子听得如此一说,更加兴奋,小脑袋瓜里想到这里还不知有何等奇珍异宝,恨不能就跳到水中,一试身手。可惜他是城里长大,又受我研究水中寄生虫的熏陶,对一般河流不敢轻易涉足。他不断地问我,水里有无寄生虫。我自然以有来威胁,他当然没敢下水。突然,只见对岸长满青草的浅水处,一股泥烟从水中腾起。我俩驻足趴下,向水中望去,不禁喜出望外。只见尺许深水底的泥石之上,趴着大大小小的数只小龙虾,大的呈暗红色,一指多长;小的呈灰白色,或有中等大小的呈紫红色,它们行动都很缓慢。这下可把小儿高兴坏了,他拿着枯枝轻轻去撩拨离岸近处的小龙虾。怎奈小枝未到,小的龙虾便缩缩尾巴向后退逃,大的有时伸开长钳,似要等到枝头挨近便加以回击,可大多不等枝头近身就跃开了。姿势千篇一律,缩缩尾巴迅速向后退却,有的藏在石下;有的藏到枯叶之下;似乎只要见不到我们它就安全了。  小龙虾又名螯虾,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是它的原产地。我最早认识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南京读书时,人们常从市面上买回家蒸煮或油炒,是一道当地的美食。现在,或许是因为受到北美大西洋的海龙虾和澳洲大龙虾的影响,小龙虾在中国已是到处可见的餐馆佳肴,多以油炒加麻辣的四川烹法面世。近年来,已被包到月饼里,行销祖国各地。后来才知,在美国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处的新奥尔良,小龙虾也是一道盘中珍膳美馔,当地人称它“Crayfish”。近年来,研究生物入侵,才知小龙虾是世界各国颇受争议的外来物种。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所到之处,常反客为主,以当地鱼虾为食,在自然中竞先,减少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它的一双力钳,又称鳌足,打洞能力极强,故对堤坝等破坏严重。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它随侵华日军进入中国。据说,当时东洋人用它做为生物吸收重金属污染,或做生物试验。现在,它是人们喜爱的美食,又是农业和水利工程部门头痛的危害物种。伯克利地处加州中部,也算小龙虾天然栖息地的北端,所以我们的校园也可算它的原产地。  起初,我们父子俩还只是观赏逗乐,也还守着爱护自然的规矩,不带来一土一石,也不拿走一草一木。可是小龙虾着实可爱,儿子慢慢提出希望捉得一只方可回家。想着自己平时没时间讨好小儿,也就管不了那么许多了。看看没有标牌明示不可捉鱼,就起了邪念,真的伸手到浅水里,慢慢向近处的小龙虾逼进。所幸它们大都未等手到就东躲西藏,不断向深处逃逸,也就只得罢手。但在稍微下水处,儿子又看到了几只小龙虾,欢呼雀跃,呼唤我去捉拿。等到我过去后,发现那边水浅,小龙虾们由于受到惊吓,已躲藏起来。经过在水中仔细搜寻,突然发现一只个头挺大的小龙虾在那里挺起双钳,无所畏惧地向我示威。我一时兴起,顺手用原来装纸的塑料袋,向小龙虾扑头盖去。手一抓,不偏不倚,逮个正着。我把它捏住,将袋子一翻,再到浅水处盛点水,一只可爱的小龙虾就这样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  小儿此时欢天喜地。初时想让他看看就放掉它,儿子哪里肯干,只得将它带回家来养。至此,这个小龙虾由于强做出头虾,不幸被擒。儿子回到家还在欢呼雀跃,把捉拿的全过程如数家珍地告诉哥哥和妈妈。虽然,他们没多大兴趣,却也不减小儿半点兴致。他给小龙虾取名“小龙”,自此我们便这样称呼它。  我们给小龙找了一个半尺方园的玻璃碗。小龙进到碗中,惊恐万分,不断地收缩着身子迅速向后退缩。可惜碗底是圆的,它只能在水里打转,像小船的螺旋桨弄得水波涟涟,我们戏称小龙这一手为“凌波微步”。初时,只要我们一挨近玻璃碗,小龙一改在河中相遇时的勇敢,不断地凌波微步。  开始,我们试着给它一块小面包吃。小龙见了,立即用两个巨钳拽去,拽到口下边又用小手抱住,撕扯着吃了起来,颇有狼吞虎咽之势。想小龙在河里只能吃到些树上落下来的枯叶和野果,或是死后落在水里的蜻蜓等昆虫,也许费尽心机能逮着只小鱼,来到家中,应让他着实享受一番。在这里小龙有吃有住,又无需惊风避雨,还不知有多自在呢!这么一想,感到自己颇有点成了小龙的大恩人,沾沾自喜起来。原来置它于自然的想法也就抛到脑后。  小龙着实给小儿和我带来很多乐趣。我下班回来,小儿放学回家,必先去看一眼小龙。就像老朋友几天不见,便想得慌一样。儿子还把小龙的照片带到学校,告诉老师和同学,小龙是他的宠物。让大家对他羡慕不已。  不过,小龙似乎在吃上面很喜新厌旧,昨日给它的面包今天再给它,便不吃了。我们坚持一个原则,尽量给它自然食物。试着给它一点西瓜瓤,小片桃子之类。首次给它,它都津津有味地品尝,不过不吃第二次,甚至第一次尝尝也就不吃了。慢慢地,我们就又要寻思其它花样。为此,小儿真是费尽心思,还从后院里逮来小蛾、苍蝇之类供小龙享用。投给它的小蛾尚活,扑打着翅膀,震动着在水面打转,掀起层层波纹。我们想看看小龙是否喜食,它却缩在水里一动不动,偶尔把长长的触须缓缓移动一下,似是对所投之物无甚兴趣。次日清晨,小儿再去看时,突然欢呼,小龙把小蛾吃了。待我去看,果然只剩下水面上漂着的双翅。于是小儿找来小盒、小沙网,放学回来趁着院子里太阳光亮,就在院中搜捕小蛾以喂小龙。  小龙一天就能把水弄脏,为了使它有清洁自然的水,我们到离家不远的小溪中取水一桶,可用一周。取水时,顺便想捕捉小鱼,以备小龙食源。几番努力,果然捉得两条肚子乌黑肥大的小鱼。我说这鱼腹中有卵,小儿见它们都携卵待产,所以就放弃用它们去喂小龙,而在水桶中试养起小鱼,只是每天从水桶里取些水给小龙换换,偶尔给小鱼儿们点面包渣。由于是深绿色水桶,水又深,加上平时都在傍晚换水,所以很少留意这两只见人就躲到底部的小鱼。  如此养小鱼有一周许,忽一下午,在办公室接到小儿电话,不胜激动地告诉我:“爸爸,咱家的小鱼生小鱼了,好多好多,黑的白的都有,快回家看呀。”我说这不太可能,鱼是需要产卵的,可是儿子看得真切,确认无疑,并称两条鱼的肚子都消下去了。等下班回家,小儿引领去看,果然水中无数的星星点点的黑白小点,没有身形,只有两只大眼和一个小尾,在水中不断游动,也不怕人。两条老鱼果然肚子消了。我也兴奋不已,小儿调皮,舀到一条刚出生的小鱼放到小龙的玻璃碗中,几日下来,小黑点在里面活得甚好。连日忙碌,几天后再去看水桶中的小鱼时,水中少了不少。原以为它们可能在水底休息,并没在意,还把小龙处的小黑鱼放回水桶,以免其孤单。 第二日下午,收拾房间,将水桶放到院子里,再借着阳光仔细一看,坏了,一条小鱼都不见了。小儿和我得此发现,十分遗憾,想是两条大鱼产后营养不良,将自己的后代吃掉了。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只叹这等鱼辈确是低等动物。后来想想,不禁恍然大悟,高等动物,如狮类,在饥荒年间也会将弱小狮子食之。据说在大跃进时代,人们无以为继,也有易子相食的。每思至此就后悔未能将婴鱼与成鱼分养,以至于使它们幼小生命生而即死,如此短暂。小儿和我不免伤感一番。  后事不忘,前事之师,越发对小龙小心饲养。为给小龙增加自然之感,多些嘻耍,我们到后园取了几块鹌鹑蛋大小的石子,把水垫浅,可使小龙爬到石上,露出水面直呼空气。小龙似乎早就盼望这些石头的来临,尽情地在上面戏耍,又喜欢地把石子前推后移,在碗底做个空处,以便让自己待在中间休息。再过段时间去看它,他又动一动石子,弄出许多花样。它掀起石子,落底有声。言其有力,略见一斑。有次去看,吓了一跳,小龙侧身漂浮水面,尾巴弯曲,两个大钳搭拉在水中,竟以为它死了。等走近,小龙立即沉入水中,翘起两个长触须,显出一幅很神奇的样子,让人好不喜欢。 小儿发现小龙不再害怕我们。看着它东倒西歪的姿态着实让人开心。小龙似乎也能分辨敌友,生人靠近还会竖起两钳示威,只是凌波微步慢慢少了。唯一让我们放心不下的是它的饮食。  小龙获擒三周时,父母来访。父亲是个昆虫专家,也喜爱鱼虾。加上我工作很忙,照顾小龙的事,开始不如以前上心了,由着老父和小儿去拨弄。只是去溪边打水,捉小鱼之事还是我同小儿去,而且收获不少。小儿终于将半个小指大的鱼儿弄到小龙的玻璃碗中,他激动地告诉我,亲眼所见小龙如何用力钳夹住了小鱼儿取食。有小鱼可食,小儿又高兴起来,因为此前数日小龙未曾进食。有了这一发现,我们就将水桶里养的小鱼置于后院门外,以备小龙食用。  忽一日凌晨下起大雨,我被拍窗的雨滴打醒,想起那鱼在后院,怕落雨满桶,让小鱼儿们趁溢水之机逃游桶外。又一想一场秋雨,不可能下得多深,不至于使鱼溢逃,便懒得起来。清晨开后门看水桶,水未溢,小儿和老父均说鱼的数目少了。我未在意,对儿道,有本事的鱼儿可以沿雨滴向天上游去,再从天上找到河湾落下去。小儿将信将疑。此后不几日,听小儿说,鱼儿全没了,也不知何故。大概是野狸或者邻居家的猫儿们夜里捕捞做了美餐。  给小龙换的水又没了,傍晚与小儿去小溪取水,不知是几日前落雨的原因还是上游工程,水浑浊浊地,本不想打了,后想或许只是些悬浮泥土,打水回去在桶中沉淀一夜,或许可用。天渐渐冷起来,蛾儿也不见了,小儿为了喂小龙着急起来。一日,老父去鱼店买来新鲜鱼,想起小龙食肉,就投喂了些给小龙。此后我出差了两日,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时分,去看小龙,水浊浊的,水中似散发些臭味,细看小龙,无反应地趴着,尾巴向身下卷缩着,用食指去触它,再无反应。 呜呼!赶紧唤过小儿,通报小龙死讯,小儿近前时,我已捞小龙出水,全身和两个巨钳搭拉着,无半点生气。小儿几欲哭起来。这个给他和我带来多少欢乐的小生物,就这样静静地离去了。  小龙之死实怪我的大意和自信,各物自有其生存之理,若是不捕来伺养,或许小龙不至于这么快就死去。又想若擒它时,它若不勇敢挑战,却快快逃跑,也可躲过被俘一劫。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