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丁丁家长
万维读者网 > 海 二 代 > 帖子
郑石岩: 父母之爱
送交者: 郑石岩 2005年04月08日15:35:32 于 [海 二 代] 发送悄悄话

>>孝应该是咱成年人对自己的要求 -- 要求自己孝自己的父母。

说的真不错!真是人人都该要求自己孝自己的父母!这里有篇善文,以感谢cust 的提醒:

父母之爱 郑石岩

http://ebud.net/book/book/showbook.asp?no=3492

目录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自序  最近我也经常应邀在国民小学和社会机构演讲,所谈的问题以父母如何教导子女等亲子教育的讲题居多。目前亲子教育不只是学校重视它,一般的父母也都感到殷切的需要。因此,每一次听讲的父母总是济注满堂,发问也极踊跃。我深信大家都渴望著一些新的教导方法或技巧,来应付社会变迁中的家庭教育问题。  我觉得新一代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付出的爱心很多,对于子女未来的期望也很高,但是父母管教孩子,只凭一厢情愿的爱心是不够的。因此,学习正确的教导方法,是做一位称职的父母所迫切需要的。  我们的社会正急速地变迁著,无论在经济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文化现象、价值体系等方面,变化极为迅速。教育的调适发生了困难,以致造成许多青少年问题。我觉得克服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父母之爱“,是父母能提供给子女有能力的爱、能引起孩子身心成长的爱。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正确的教导观念和方法,把父母的爱心化为教导的能力。因此本书不谈繁琐的儿童发展和冗长难懂的心理学理论,而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提出具体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生活在现代的社会里,你再也无法用过去农业时代相传的方法教导孩子,期待他们能在新社会结构中有很好的适应和成就。所以,如果你想好的子女,一定要付出一些心血,付出父母之爱。  作家琦君在其〈一篇旧稿的感触〉文中曾说,“这几个孩子,一直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却能如此正常地成长,真正是非常的幸运。仔细想想,实在是因为他们出生得较早,那时工商业还没像今天这般繁荣,社会形态也没像今天这般复杂。孩子们没有出租的小人书可看,家中没有‘刀光剑影’、‘杀之以灭口’的电视剧可看。西门町也还没有弹子房,没有黑咖啡室,没有电动玩具。社会的引诱小,欲望低,家庭再缺少温暖,也没处跑。如果这几个孩子成长在今日五花八门的环境中,恐怕这位母亲,就没这样好的运气,坐享儿女福了吧!”社会变迁太快,如果父母亲未能有效地教导子女,教导的契机稍纵即逝,以后就很难补救了。  谨以此书献给这一代的父母和教师。我相信它能提供一些良好的教导指引,帮助你发挥父母之爱,同时也可作教师推广亲职教育与学校教学的参考。  第一篇 培养健全的精神力量  提要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成功的人生。但是要达到这个教育目标,并不是一味地鼓励孩子读书、升学和考好的成绩,而是要启发孩子的心智和精神力量。  一个人在生活和事业上是否成功,与学校成绩和学历,并无绝对的关系,真正决定个人成败的关键是精神力量。  所以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从精神力量的培养开始。本篇要告诉你什么叫做精神力量,怎么培养孩子的精神力量。  生活在这么一个竞争剧烈,高度经济成长和工业化的时代里,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否则生活就会面临困难。由于社会变迁太快,价值观念分歧,每个人也必须具有足够的判断力和意志力,否则就会迷失、堕落。因此,父母应该教给孩子这方面的生活能力,好让他们将来能应付日益紧张的生活和问题重重的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教导孩子,好让他们能过成功的生活呢?我想,答案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心智的启发和精神的陶冶。因为只有心智与精神力量,才能保证孩子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游刃有馀。  每一位父母都应该了解,对于子女的教育,并非只有读书。固然不错,读书可以学到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思想方法,但是如果没有好的心智和精神,所学的知识和思考方法,就不能发挥它的功用,实现自己的抱负,过具有创造性的人生。  美国有一本叫创造性教学的杂志,曾专文讨论个人的创造与成功因素,指出学校读书的成绩与未来是否成功,并无明显的关系。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个人人格的特质,也就是我所谓的心智和精神力量。兹举出许多实例,说明许多名人在学时的成绩和表现并不理想,最后却出人头地的成功了。这些例子包括:  ·没有上过学的人:电气之父法拉第、发明火车的史蒂文生。  ·没有耐性读书者:天文学家伽利略。  ·没有受到好教育者: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  ·拼字不及格者:诗人叶慈、戏剧家萧伯纳。  ·数学不及格者:政治家及发明家富兰克林、艺术家毕卡索、心理学家阿德勒。  ·受开除处分者:理论科学家爱因斯坦、短篇小说家爱伦坡、诗人雪莱、X光发明人荣琴。  ·在学成绩不好者:科学家牛顿。  ·全班成绩最差:发明家爱迪生。  ·上课做白日梦:画家高更。  ·冥顽不灵:发明家瓦特、政治家邱吉尔。  ·心智迟顿者:理论科学家爱因斯坦。  从许多研究报告显示,在学成绩与一个人是否成功其关联并不大。也就是说,学业成绩好的人,未必将来就能成功;学业成绩差的人,将来未必就无所成就。决定生活与事业成功的因素在于人格所绽放出来的意志和精神。  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根据心理学家罗伯特(T·B·Robert)的看法,一般人最多只发挥潜能的三分之一。只要你具有好的精神力量,就能有所发挥。  什么叫精神力量呢?做一个尽责的父母,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从爱开始,教给孩子爱心、启发他的思考、引发乐观进取的态度和培养热心与毅力。本篇将针对这些精神力量的培养,提出具体的观念和建议。

第一章 陶冶孩子的爱心  你一定很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融洽的家庭生活。如果是,你一定要及早教给孩子爱心,培养其爱人的能力,学习以爱待人处事。这样才能使他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有归属感和责任感。  爱是孩子们的天性。只要你留意,一定不难发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流露著关怀别人,同情弱者,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不但爱人,而且期待别人的爱和关注。他们最高兴的事就是互爱。我相信人类的天性之一就是爱,最珍贵的感受就是互爱。  爱固然是孩子们本有的天性,但若不加以引发与教导,就不能发展为成熟或有能力的爱,以致成为只能维持短暂时间的狂欢,来得快去得快,或者紧紧地与欲望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剥夺或占有。  事实上,爱的本质不是占有而是给予;是奉献而非剥夺;是互相包容尊重,而非控制与支配;它是在永恒的时空中,表现出来最真诚,最纯美的沟通关系。有了它,孩子的真诚天性就得到鼓舞;缺乏它,孩子就陷于不安和孤立。它能将一个人的人生点缀得光彩夺目,也能给人一种无限光明的前程和希望。  有爱心的孩子不会孤独,不会彷徨和寂寞。他们感受性高、适应能力强、踏实、肯上进,亲子间的关系也比较和睦。  爱,从彼此间的共鸣而引发,因此在教导上,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自己的身教。只要你的孩子每天感受到被爱,就能唤起爱的潜在天性。请注意!真诚地关注孩子,爱孩子,必然能唤起亲子间的互爱。换言之,当父母亲的爱能唤起孩子的共鸣时,才是真爱,才是有能力的爱。如果父母亲施爱给孩子的结果,造成孩子的反叛和憎恶,那么你所给予的爱,一定是有缺陷的或无能的爱。  道德学家或伦理学家都认为爱是绝对的,是人性的最高表现。父母亲的爱也是绝对珍贵。但是心理学家的看法不同,他们认为爱有其一定的品质,如果不检讨这些品质,爱就会失去它的光辉,失去它春风化雨的力量。我认为有能力或健康的爱,必须具备下例几个条件:  (1)随时关心孩子的成长和身心发展的状况与需要。  (2)尊重孩子的个性,维护他的自尊和荣誉感。  (3)基于关爱所给予孩子的种种帮助或作为,必须考虑到结果是否具有正面的意义。  (4)你必须基于正确的知识,确实了解孩子之后,才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协助。  以上这几个要件,是我根据心理分析家弗洛姆的理论引伸而来的。父母如果能根据这些要件去施爱,就是一种有能力的爱,它能引发互爱,是活生生的父母之爱。  关心孩子的成长  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就是提供他们心智成长所需要的环境和机会。每一个孩子的性向、兴趣、经验、天赋和成长速度不同,所需要的帮助也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人,必须根据他的需要适当地给予关心,给予信心,给予照顾和温暖。不过,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教导他,照顾他,启发他,你必须让孩子感受到你在关心他,接受他,了解他,支持他;对他的感情和思想,做亲密的肯定的支持。如果在这方面失败了,对孩子而言,爱就成为支配和控制。  孩子需要你关心他的愿望,但不希望你支配他的愿望;需要你了解他的困难,但并不希望你做太多的干预;需要你的同情和支持,但并不希望你责备和凌辱;他也期待你的协助,但不希望你替他做抉择;需要你的指导,但无法接受你严格的管教和训练。  天下没有一位父母亲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但却有很多父母做出错误的关心;替孩子决定前途,强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结果总是弄巧成拙。  真正的关心是在沟通的行为中表达出来。父母给孩子一个亲抚,孩子报以微笑。父母坐著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觉得受重视。你用温爱的语言对孩子说话,他的创伤得到治愈。你以谅解和宽容对待他的疏忽和过失,孩子才知道父母的关心。你懂得鼓励孩子说出心中的喜悦、伤感、恐惧、失望和爱,分享他们的感受,参与处理生活问题,就是真正的关心。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向父母吐露心中的困惑和消沉时,父母却责怪他无病呻吟,胡思乱想,最后孩子发生情绪上的症状时,父母亲反而责怪他“为什么早告诉我们!?”  有一位父亲告诉我,由于工作忙碌,除了星期假日偶尔陪孩子出去玩外,亲子间很少讲话,更没有所谓亲密的沟通。孩子们平常也表现得文静乖巧。但是到了国小毕业的暑假,孩子却犯了伦窃而被捕。后来,孩子对辅导人员说,他并不缺什么东西,只是忍不住要去偷。我想这就是潜意识里,想要以偷的方式找回父母亲的关爱,要不然就是想藉著偷来报复父母亲的不关心。  孩子得到充分的关心,就能顺利的成长。但是充分的关心,绝非等于无微不至的照顾,太多的照顾是溺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而不是真正的关爱。  对孩子的关心,不是在生日那天买许多礼物给他,而是平常的安慰、了解、同情和互助。父母亲最忌讳用物质来弥补自己未能关爱孩子的内疚,那更容易陷入双重的损害:一方面得不到真正的关爱,一方面养成了物欲的高涨。你希望能有效地关心孩子吗?原则是:  (1)无论你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来跟孩子谈天,从沟通中建立感情,维持亲密。  (2)透过你的语言、动作和姿势,告诉孩子你爱他们。  (3)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赞美,对他们的错误不作轻侮。  (4)你必须对孩子心智的成长随时保持注意,了解他的需要,并予以协助和报导。最好的教导方法是:跟孩子一起学习。  (5)要有机会让孩子了解你的困难,让他们有机会帮助你。这是亲子间亲密和互相关爱的起点行为。  (6)让你的孩子感觉到你重视,同时你要信任孩子,在可能范围内,允许他自由发展。  对孩子的爱,必须投入时间和心血。亲子间爱的培养是在互爱中建立。爱不是现成的欢喜,而是长时间亲密和沟通的产物。孩子获得的爱愈多,人格发展愈健全。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说:要想孩子将来成为巨人,就得给他丰足的爱。  尊重孩子的个性  爱是在尊重对方的条件下,给予关心、指导和照顾。父母亲必须依照孩子的个性、兴趣、性向、天赋及时特有的身心发展状况教导孩子。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相同,必须把他当作独特的个人来教导,才会有好的结果。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因为那会造成错觉和迷失,使孩子失去可贵的自我肯定态度。这样不位容易否定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潜能,而且也会抑制自己的创造潜能。  尊重孩子并非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而是依照孩子的个别需要和条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教导。比如说,许多父母亲强迫不适合继续升学的孩子去补习,一连几年的重考和失败的打击,不但浪费了孩子的青春,未能学会生活所必须的技能和知识,反而影响其身心健康。时下有许多青年,是为了父母亲而在升学线上挣扎,过著茫然彷徨的日子。  尊重也是一种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与态度。父母亲为了教导孩子,由于求好心切,往往失去耐性,在不自觉中,苛责、辱骂孩子,甚至以严重贬损自尊的话侮辱他们。许多父母亲几乎整天在骂小孩子,这些受凌辱的孩子当然在情绪发展上会有不良影响。孩子们在长期的辱骂和训斥下,得不到尊重,得不到温暖和爱,于是投入不良青少年团体。困为那儿可以给他一些自尊和受重视的满足,从此与他们为伍,同进同出,铤而走险。许多人认为那是青年的一种反叛,其实是为了追求受尊重的心理需要求所致。所以,当父母亲不能给予孩子自尊和自重时,孩子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去人别的地方获得满足,那时就很难挽回了。  父母对孩子的谈话品质,决定于是否基于尊重的立场。父母亲如果时时保持冷静的态度,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说话,就能保持相当的理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父母的心中有一个理智的“成人”,孩子的心中也有一个讲理的“成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用你的“成人”去跟孩子的“成人”接触。这样的交流沟通,才能引发孩子心中“成人”功能的不断成长。  亲子之间一定会有不同的意见。竟见不同并没有什么不好或不对。你现在希望孩子对你百依百顺,将来一定要骂他没有出息。没有主见,对别人的说词不加考虑,言听计从。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实际上是好事。  孩子的意见若与父母亲的意思相左,必须加以疏导、沟通。不过,在容许的范围,不妨尊重孩子的意见。父母亲如果一意孤行,经常否定孩子的意见,批评得一文不值,不需多久,孩子们就不愿意把真相告诉你。那就是教导上的最大陷阱。  有一位亲告诉我说,她的孩子到国小毕业为止,一直非常听话,从来不对父母亲的意思打过折扣。但是国中一年级还没有读完,不但不听话,脾气暴躁,而且功课退步。我从这位母亲的言谈中,发现她很忽视孩子的自尊,凌辱与说教的责备,使孩子无法接受,失去沟通的管道。这种亲子关系很像断了线的风筝,母亲已经失去控制孩子的线索。。。。。。。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