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丽敏:心与心之间距
家中小孩出生于日本, 自粉樱缀满枝头的小学入学式拉开帷幕之际,亦即小孩开始正式接受日本校园教育之时。作为自幼畅饮浦江水长大的我们父母俩,在家中依然习惯继续沿用沪语进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孩儿虽能听会讲申城方言,却不谙普通话。回想自己从童年起,似乎仅有唱歌与上课等正归场合使用标准语,即使在学校的课余,学生教师相互间均可回归自然,巧合的是,我小学、中学、大学的数学老师皆用上海话进行授课教学,但这些并不妨碍学生时代的我们对语言运用的自动切换,为何如今到了自己孩儿辈却出现那般隐患?是身处的日语大环境淹没了下一代,还是做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待商榷提高? 于是,从国内邮来小学教学课本,试图中日文双管齐下,好多年过去了,一年级语文第一课始终成了最熟悉的台词:开学了,我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
身为华人,一直以为汉语教育尤为重要,那不仅单指语言文字,更应包含民族传统、思维意识、理念情感等方面。日常生活中,我会刻意着重告诉孩儿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吃粽子;每逢中秋,父母会遥送月饼,以寄相思团圆之情;到了最受重视的春节,我则费时费力、且豪不降低成本地自制蛋饺、肉圆、春卷、饺子、馄饨之类的中华食品,欲假感性认识来弥补对孩儿理性认识教育之不足。
有时孩儿偶尔会提及自家的经济状况不如有些日本同学,因其家长任职于日本某些知名企业,年间总收入是我们的翻倍云云,我则以中国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告诫,何况连英文都有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之经典语句,一个人不论贫穷与否,首先得学会自尊,若自己先存自卑,何以得来别人的尊重?再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实属自豪之事。
以前孩儿曾随意间与我谈起,日本学校中有学生因缺乏“仲间”(朋友)而选择退学的事件,并说自己学校也有此事发生,这令我愈发不可思议,因孩儿是以优异成绩考入我们所在地区最好的一所高中的“国际科学”班,但我口头上只轻描淡写地应了一句:可能是觉得没劲吧。孩儿立即认真起来:为何用这个词儿,难道没有更好的?其实我想还是能够理解那些退学学生心境的,逐反问道:那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词组来表达?回复是:孤独。可我总觉得尚欠准确,在我看来,造成“孤独”这一结果,还得视周遭环境,如处于一个荒无人烟之地,是一种寂寞;若在人群有着一定密集度的场合仍有那种感觉,可能是孤芳自赏型或被孤立排斥型,要是那些退学的属后一种情形,想必多少带有些许悲惨色彩吧。汉语的词汇丰富多彩,一些同义词,其表示的程度与内涵亦存有一定的差异,而面对眼前的孩儿,我却倍感词穷,更不知如何贴切地将这些中文译成日语。 与此同时,当其得意地自诩所说的日语为native Japanese时,我心中不免掠过一丝焦虑:一个人不掌握自己的母语,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未来终有一天孩儿会走出家门,无论迈向世界哪个角落,假若父母与子女不能用相同语言进行深层次沟通,无疑成为莫大的讽刺与败笔,那么亡羊补牢何尝不可作为一种首选,祈愿父母与孩儿贴近的心与心之间距,足以温暖彼此遥远的思念!